无数父母反思:暗示的可怕力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欢迎关注 《教师文苑》
无数父母反思:
暗示的可怕力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作者:鱼爸
来源: 语文好教师
来源 | 养育男孩
ID | breedboy
前几天,几个老朋友年末相聚在一起聊天。
有一个朋友谈起我们一个小学同学最近被人追债,结果打伤了人,被关了。
记得在很多年前,我们还一起去河里捉鱼,一起去勤工俭学。
只是,跟着他一起出现在我们记忆里的是他妈妈那张从没笑过的脸。
好像有发不完的脾气。
说实话,当年我们都怕他妈妈。
他也怕,而且从来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夸奖。
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
他跟着妈妈过。
可是压力繁重、脾气火爆的妈妈从来就没有表扬过他。
反而常常跟人抱怨说他不听话,人又懒,不给家里做事。
还说他像他爸爸,很笨,不指望他会读书。
其实当时他在班上的成绩非常好。
而且智商也跟朋友们差不多,人挺聪明的。
但是由于家庭的变故,加之妈妈的否定,让他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他跟我们说,“反正我很笨,不是读书的料,不读了。”
最后被校园边上那些小混混瞧上了,于是加入了他们。
中学毕业就被学校退学了。
如果他的妈妈当初能多鼓励他,而不是否定他。
那他的人生会怎样呢?
可惜的是成长无法重来,而人生也没有假如。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在小的时候,会听到大人们对我们的评价。
好的评价,差的评价都会有。
但是每个孩子几乎都会想要好的评价。
我记得自己那时候作文写得好,有一次获奖了,在学校的公布栏里公布。
我们那有一个走门窜户卖豆腐的老伯看到了。
每次经过我家就会跟我奶奶说:
“你家孙子真不错,作文写的真好,好好培养,以后会有出息的。”
奶奶喜笑颜开,我听到也心里美滋滋的。
一定要继续努力,并且我自己也认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多了一份自信。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阶段。
他们会开始评价自己,在心理学的发展角度说就是“自我概念”的发展。
而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自我呢?
心理研究是发现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最直接的影响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行为和语言暗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比如父母常常说孩子“你真笨”。
孩子做作业做错了,就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孩子跟其他小伙伴在外边玩的时候起了争执,如果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了,父母就说“你真笨!为什么每次都是你被欺负,你就不会去打回去啊!“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说“你真笨!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
孩子自己在内心觉得父母都说自己笨,就会变得畏畏缩缩。
做什么事都怕,因为怕人说自己笨。
可怕的是,孩子到了最后,也会真的觉得自己笨。
原因是父母和周边的人都说自己笨。
有一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讲过一个案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10多岁的孩子找到他说“我的孩子是早产,而且生的时候又是难产,医生说当时可能对孩子的智力有影响。我也觉得他有点那个’笨笨的’,学习成绩也很差。”
站在一旁的孩子眉清目秀的,一直低着头听妈妈讲,不敢看医生。
也许他也觉得自己天生脑子有问题。
他后来跟孩子谈了很久,发现这个孩子的反应速度和逻辑思维都很好。
不可能是他妈妈说的笨孩子。
进行智力测试发现,孩子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
他成绩差是因为妈妈一直以来的心理暗示,说他是早产儿,大脑也受到了伤害。
他就觉得自己理所当然不会读书,不如其他同学。
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这个孩子解除了这多年来困扰自己的心结。
后来成绩越来越好,升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很多的父母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而且往往在不经意间犯错。
自己一时之间还察觉不了。
而等察觉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受到了伤害。
父母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改变的话,就会让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融入你贴的这些标签。
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我发现快4岁的儿子已经在不断地评价自己。
前几天他跟外公说,“我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捉迷藏时,我躲起来,你们都找不到我。”
“还有一次我跟爸爸在菜市场走散了,但是我没有动,一直等爸爸找到我。”
他就是通过自己的这些经历进行自我评价。
而我不希望他过于强调聪明,而是要努力才好。
有时候我听到他说这些的时候,就会说“爸爸也觉得你很聪明,但是觉得你不够勤快,有点懒。”
而且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跟孩子说“你有点懒”。
这样的话看上去真没什么,可是无形之中我就在打标签,在犯错。
孩子怎么做才是勤快?
为什么要给他贴一个不勤快的标签呢?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大人的主观评价,而实际上真相并非如此。
我仔细想想,发现只要我带着他一起,教会他如何做。
小家伙挺勤快的,比如洗菜、择菜、拖地,样样能做。
只是有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一件事当然不能坚持很久。
而我却用要求大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无数的不良心理暗示。
治标得先治本,孩子变坏变差,根源还是父母。
往往是父母本身需要改变。
孩子都会积极地寻求赞许,得到认同。
很多孩子到了2岁就有了很强地客服困难的动机,希望获取大人的赞誉。
比如我们会看到一个2岁的孩子成功地组装了一个小机器人,会微笑着扬起头,跟父母说,
“快来看呀!这是我做的。”
这个时候,他们在寻求来自父母的赞许。
而这样的赞许会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状态。
孩子需要可以为他们当安全港、关爱、负责的父母,这样才能让他们面对生活及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不会害怕和焦虑。
在早期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两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好奇心更强,也更加独立。
进入小学之后也会对解决问题更感兴趣,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信。
而一直拥有安全型依恋状态的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交往和婚姻家庭生活中都会更加自信平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偏见,或者总是说些负面的话,孩子就很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以,与其主观的打那些标签,不如实实在在的陪伴和引导。
请少一些责怪,多点鼓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 / END / ————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
作者简介: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上海砍人惨剧后,富人雇保镖送孩子上学,我们该咋办/ 醉卧蘭亭
安徽省教师招考遇冷:当没人愿意去当老师,民族的香火谁来传承?!
教育界的“彭宇案”?: 北京某大学教授被学生诬告宣扬“精日言论”受学校行政记过处分!
【教师文学-专栏】睡莲 / 作者:小微
【教师文学-专栏】 我的母亲 / 文:江枫渔者
【教师文学-专栏】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儿童文学-专栏】玩芭比娃娃 / 文:蒋菁玲;指导老师: 郑向阳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儿童文学专栏
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5.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本刊不接受微信投稿)
1) zhongshisheng2018@163.com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教师文苑”交流群:
3. “英语同行”交流群:
4. 朗诵专家团队: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