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典型案例汇总——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
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案例一 中国人民大学
一、新体系
全面构建大类培养体系,整合本科专业,形成理工、人文、管理、经济、法政与社会5个培养大类,每个大类统一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学院、选择专业的大类分流机制。
二、新模式
设立明德书院和明理书院,探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与学生学习生活社区三位一体的特色书院模式;推进文理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成立数学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促进文理工融合发展和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转型升级;设立荣誉辅修学位项目18个、跨学科跨学院双学位试验班15个,全面放开辅修限制,整合建设70个模块413门跨学科专业选修课。
三、新课程
重构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根基上的通识,明确重根、求理、力行、有我的通识教育理念,精准把握融通、识得的核心内涵,重点打造100门通识核心课程。面向新理论、新技术、新需求,建设学科交叉及前沿课程100门。
四、新平台
推进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新文科平台建设,获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培育建设项目9个,建设数字清史、数据法学、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大数据、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国古代文化体验与实验中心等新文科主题实验室,建设11个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研究实践平台和一批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整合集中性物理空间6000平米,建设虚拟现实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和学生创新中心。
案例二 清华大学
一、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科发展态势良好
清华大学共有22个文科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的13个,其中A+5个;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中,文科设有9个学科群及1个重点学科。
二、编制实施“双高”计划,打造文科新格局
2017年,制定《关于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推进文科建设“双高”计划的实施意见》,在创新学科方向、重点基地建设、影响力提升计划及软科学研究计划等领域开展数百个项目。
三、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协同创新中心成绩突出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共立项11项,1项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结项优秀;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全面开展,2018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建设绩效评估,专家现场评价优秀。
四、清华简专项工作稳步推进,研究成果显著
已举办9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成果发布会;清华简《算表》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唯一一项一等奖。
五、文科科研学术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国内前列
文科科研经费在全国高校文科中名列前茅;“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0项,2016、2018年立项数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名列第二;共有60项成果获第八届高校科研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为历次获奖总数最多。
案例三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面向世界一流定位,通过制定多学科交叉计划、打造跨学科团队、建设跨学科课程等举措,全面强化思维和能力教育,实现超越知识点的学习,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人文学科创新发展。
一、多学科协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文系“元化班”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以文史哲大类培养、多学科导师、新形态教学模式运用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共植“人才之树”。
历史学系“思勉班”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探索“历史+”TSM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时间”“空间”和“人”塑造现代历史学科的本位认知,利用“跨”+“超”(超级课程、超越课堂)+“多”(多语种、多导师)的复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团队精神、拥有科学认知、时刻关注心灵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高端研究人才。
“新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联合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具有规划新闻传播实践业务前沿发展能力、具备数据科学研究者能力和新闻传播业务领导者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新技术融合,打造引领性金课
商周古文字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文化、历史、思想等融入商周古文字教学,在三维场景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升认知、释读与分析能力。
江南市镇历史调查虚拟仿真实验,利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和多媒体技术,复原浙江省杭县临平镇1930年代历史场景,打造交互式学习体验。
三、第二课堂助力,构建跨学科平台
依托“大夏书院”连接人文社科类8家院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多元化、综合性发展平台。
案例四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科艺交叉 开放融合的新文科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以文、工、艺为主体,管、经、法、理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小综合”特色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坚持学科与专业交叉融合,建立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育人平台,不断探索开放融合育人新模式。
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求,进行全媒体人才培养,与索贝·华栖云、艾迪普合作建设全媒体运行中心。2018年1月,中心正式启用,总面积700平米,由融合媒体指挥中心及多平台发布系统、全媒体交互式新闻演播室系统、融合媒体虚拟化生产平台3部分组成,实现对融合新闻、融合内容生产、互动运营发布等多种业务、多种场景实践和教学活动的全流程生产、演示和监控,并对发布运营效果进行实时响应和反馈。
图 | 学生参加全媒体中心内容制作
图 | 全媒体中心实时数据呈现
进一步深化AI虚拟主播与情感计算关键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示范研究,探寻5G媒介生态下的基于动画影像、AI情感计算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产品、新应用与新场景,建设AI虚拟主播实验室。2020年毕业季,受疫情影响,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利用实验室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毕业设计展。启用三维动画虚拟角色“小小”作为虚拟主持人,与主持人现场互动交流,通过运动捕捉技术完成对真人演员动作的实时复刻,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
图 | AI虚拟主播实验室实时抠像
2019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以人文学院为依托,成立新文科建设研究平台,进一步强化新文科建设人文底蕴。2020年7月24日,学校举办“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辽宁等地近1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 | 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现场
二、使命驱动 学以致用的新文科建设
紧紧围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方针,坚持使命驱动、关照中国现实,在新文科建设中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学以致用、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光明影院、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数字文化中国等项目,探索文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新生态。
图 | 光明影院70年·70部收音机项目
电视学院联合北京歌华有线、东方嘉影,推出“光明影院”项目,为视障人群讲解优秀影片,并通过全国覆盖的公益推广,让视障人群共享电影文化成果,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气象,为国家公益事业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自2017年底项目创立以来,已制作完成208部无障碍电影作品,数百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制作,在全国举行170余次放映,两万余人次参与观影。
图 | 视障人士现场接受无障碍电影捐赠
为切实推动抗疫精神进校园,激励新闻学子坚定理想信念,邀请40余位记者围绕共同的“抗疫”主题,录制40堂视频课程,构建了一门案例鲜活、剖析细致、讲述深入、手段融合的大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
图 |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录制现场
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创新数字化、移动化、影像化的文化呈现形式,用数字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营造了一个全程、全息、全效的数字文化空间,创建“数字文化中国”项目。共研发4款数字文化产品,包括融视频微导览、文化短视频、掌上图书馆、传播文创产品设计等,具备创新文化传播、拓展视频形态、数字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深耕区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等特征。
图 | 数字文化北京新媒体设计
来源丨全国新文科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课程↓↓↓
笃行教育精品线上课程
获取更多课件、行业资讯
可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关注公众号,分别回复:关键字+数字,可下载系列课件
工程认证回复:认证系列课件1-16
师范认证回复:师范类专业认证1-15
课程思政回复:课程思政系列1-15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