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开大学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

《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视频

任课教师:张伟刚,南开大学电光学院教授

课程类型:通识选修课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简介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及其修养,即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专业的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历程。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将会对国家的长久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课程从素质与素养的基本含义、概念差异、主要特点入手,阐释科学素养的基本概念,论述问题层次分析方法、大学各阶段特点、研究性学习科研、科研方法和策略、创新思维训练等重要观点和内容,不仅传授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更注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方略的传授和有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施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着力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创新型人才。本课程的面向对象是全国各类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企事业的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学习者。


思政元素设计

典型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公民科学素养与中国发展

所属教学内容:(1)科学素养调查;(2)专业技能及培训;(3)科学素养提升案例

教学过程描述:

1. 问题提出与思考(1)教学内容:简介一个南开大学毕业生入职后不平凡的发展故事,提出三个基本问题:如何尽快适应新岗位?如何高质量完成新任务?怎样成为团队的骨干?进而提出自查自省的求解方式。(2)教学设计:①思政元素:诚信守则、知行合一、道德修养等;②教学方法:问题引入法、启发式讲授、典型案例分享等。2. 素质、素养及其关系(1)教学内容:素质、素养的含义,素养的特点,素养与素质的关系。(2)教学设计:①思政元素:调查研究、创新思维、科研方法等;②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质疑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等。3. 科学素养层次及价值(1)教学内容:科学素养含义、科学素养要素、科学素养层次、科学素养价值。(2)教学设计:①思政元素:创新思维、辩证唯物、调查研究等;②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质疑辩论法、自主探究学习等。4. 公民科学素养与中国发展(1)教学内容:国家综合实力因素探索、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重大成果、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价值及科学素养普查。(2)教学设计:①思政元素:调查研究、辩证唯物、知行合一等;②教学方法:社会实践调研、专题调研报告、对比分析法等。5. 科学素养培育提升的探索(1)教学内容:公民科学素养培育的背景、公民科学素养培育的意义、科学素养培育提升的方式、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成果(以研究性教学团队为例)。(2)教学设计:①思政元素:道德修养、诚信守则、爱国敬业、工匠精神等;②教学方法:角色轮换法、课程大作业、社会实践调研等。6. 给同学们的几点参考建议(1)教学内容:转变思路、探索学习、掌握方法、加强修养、注意细节、团队协作、耐受挫折。(2)教学设计:①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诚信守则、知行合一等;②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角色轮换法、社会实践调研、网络答疑法等。

教学效果:

该案例已实施 4 个学期,教学效果受到选课学生们的好评。其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重大成果选辑、基于 10 次全国抽样的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图给全国高校选课大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社会评价度很高。2021年3月,根据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重新绘制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图,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10.56%,这是一次质的飞跃,首次超过了10%,我们期待着该指标的进一步发展和上升。今后,本课程还将继续及时补充我国最新的科技重大成果和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最新抽样普查的结果,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育人水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