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政法大学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

编者按

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的认定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课程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本文汇总了中国政法大学2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课程思政示范课

普通本科教育

《民法总论》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于飞

《民法总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必修课,主讲教师为于飞。

于飞自2004年入校以来,长期为学校本科生讲授民法总论,教学效果好,曾两次被学生评为“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

入选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之后,于飞老师在学院、研究所及其他学科教师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探索。


一、课程设置概况

该课程以民法体系中的总论内容为基础,将民法中的基本规则以提取公因式的方式,总结排列在民法体系最前面,对民法各分编及民事特别法,都起到统率及一般法的作用。

民法研究所教师一同进行民法总论的集体备课,充分研讨民法总论当中的思政要素,探索将思政要素与专业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研究通过民法知识讲授使学生自然深入地接受思政内容的路径。以上集体备课对民法总论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作用。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民法总论课堂教学情况



二、《民法总论》课程的德育目标

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民法总论》课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在民法基本原则及民法具体内容中的体现,理解民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地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也是民法的本质

02

通过《民法总论》课程,使学生通过民事主体制度的学习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制度特征,认识到人是民法的目的,是法律的目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的。


03

自由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


通过《民法总论》课程,使学生通过法律行为制度的学习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深刻认识人的意思自由在市场经济顺畅运作中的价值。


权利受保护与权利受限制的平衡

04


通过《民法总论》课程,使学生通过民事权利及诉讼时效制度认识到权利及权利保护对主体的重要意义,同时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无限制的权利,权利需要与相应限制及责任相结合,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责任心。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三、教学中与思政元素的结合

2020年秋季学期,于飞老师在法学一年级学生民法总论课程中,进行了法学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积极探索。


01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


《民法典》第1条规定,我国民法的立法目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民事基本法律的典型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法典的直接结合,使从民法总论角度阐述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直接的法律依据、正当性及丰富内容。在课堂上,于飞结合民法基本原则体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度阐发;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也使民法实施受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受教育。


在民法基本原则讲授中突显高度思政性

02


我国《民法典》第一章“基本规定”中有七个基本原则条文,其中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直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他如权益受保护原则与以人为本直接关联,公序良俗原则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关,绿色原则与生态文明及绿色发展相关。以上民法总论课中的重要思政要素,在民法总论课程上得到充分发掘和充分表达,使学生在学习民法基本理论中得到思想品质上的提升。


03

法律行为及代理是民法总论的核心内容


在该部分中,特别能够体现自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而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及其运行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市场主体能够依自己的自由意志追逐自己的个体利益,这种自由意志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法律行为制度,自由意志所获得的利益也靠法律行为来保障。民法总论的一半课时,都在围绕法律行为及代理展开,充分阐释了“自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案例教学与思政教学的结合

04


思政教学容易流于空洞,而民法的根基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及处理案例。因此,民法总论课程探索将案例教学与思政内容相结合,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及其妥当解决,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理解并把握应用思政要素,深刻理解领会平等、自由、公平、诚信这些法律价值和思政要素如何实现于人间,实现于社会的技术路径为何。民法总论课程结合案例进行了思政研讨,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民法总论课堂教学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努力发掘民法总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品质与法律职业技能密切结合,努力培养出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高素质法治人才。


课程思政示范课

普通本科教育

《政治学原理》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庞金友


《政治学原理》自2019年12月获批中国政法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示范课程以来,依据专业培养基本目标和课程建设中心任务,在确保课程内容专业性、知识体系完整性和教学过程规范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加大了思政元素融入的力度和幅度,推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2020年6月,本门课程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01

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和目标

庞金友老师在进行课堂讲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政治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政治思维和素养,为进一步学习政治科学及其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任务、“新文科”建设理念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本课程将建设目标逐渐转向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系统讲授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比较完整的现代政治学科知识体系。

第二,强化政治学方法论的学习,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

第三,突出中国政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紧密关注政治实践,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设置课程内容重点关注如下四大关键问题:

一是重点解释政治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问题。借助基本理论的阐述,详细介绍政治关系、政治主体、政治行为、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内容、特征和历史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容量。

二是重点分析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阐释人们对于政治的理性认识和最高层次的思辩,从深层次把握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

三是重点挖掘影响政治发展变化的核心因素,如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历史影响、宗教传统、民族文化等对政治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在整体和比较的视角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和政治素养。

四是重点结合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准确理解西方政治文化、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指导作用。

02

进一步确立课程德育目标


庞金友老师在做时事点评


本课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本课程始终坚持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本课程始终坚持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学将知识、思想和思政合理融合,教师将学业导师、思想导师和人生导师的有序结合,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03

进一步加大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力度


受历史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宏观把握,也缺乏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与文化的直观感受,这就需要将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导向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导向有机结合,要将政治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的阐释与分析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有机结合,强调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主性与独特性,突出中国道路与中国发展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课堂讨论后的合影


此外,本课程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去阐述政治学基本原理的内容和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政治原理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在讲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和理论时,都要结合历史或现实中的政治事件,具体分析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与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关系。尤其注重围绕影响百年中国的核心概念,比较详细地阐述这些核心概念在中西特定历史背景下和特定语境下的涵义和历史演变过程,从而科学地吸取西方政治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避免盲目地照搬照抄。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04

系统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同学们课堂讨论后的小组展示


本课程始终强调以问题意识为逻辑线索,开展启发式教学,通过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和系统理论的直观了解。以现实议题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式教学,探讨重大历史和政治事件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因素。以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加入课堂。在加深理论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增深家国情怀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力、理解力和思维力,本课程策划了“闻道阅读”计划,由教学团队成员亲自撰写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书目的导读,整理相关拓展阅读材料,开展小型读书会和读书报告竞赛活动,供学生阅读、参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关注公众号“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及资料。

组织学生先后阅读了《君主论》《政府论》《社会契约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每个学生撰写并提交5篇近2万多字的读书报告,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探讨、阅读分享、报告评优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参与动力。同时。为弥补政治学基础知识的丰富性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的矛盾,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邀请北京市和外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开设“政治学前沿专题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推出一系列将思想性、前沿性和思政性有机结合的课堂内容。


庞金友老师在进行课堂讲解


从一年的建设工作来看,本课程还存在若干不足与缺陷,如缺乏标志性教材、前沿讲座数量不多、教学互动的时间分配不足、学生学习的热情动员不够等问题。这些不足将在未来的建设工作中重点解决,为建设好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丨中国政法大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2年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课程名称

持续更新

线上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分阶段推进系统实战班

4月23日

线上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应用与课堂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

4月23日

线上

青教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环节备赛要点与呈现技巧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精品课程

推 荐 阅 读

96项教学成果奖汇总(附74份申报书+10份PPT)

65份教学创新大赛资料汇总(附13份报告+35份PPT)

22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汇总(附17份申报书+25份PPT)

吴岩司长2022-2018年报告汇总(可下载)

80+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合集(附37份PPT)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