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竟有近三成人士不知道怎么在新加坡捐血”

新加坡眼 2021-02-09

  |点击左上方,关注《新加坡眼》微信公众号|


编按:日前《新加坡眼》写了一篇关于捐血的文章,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表示都不了解新加坡捐血的过程与规定。


在《新加坡眼》非官方投票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读者表示自己想捐却不知道怎么捐……


(点击以上,阅读原文)


对此,《新加坡眼》总结了各路资料以及网友亲身经历,带大家了解详细捐血流程。

 哪些人可以捐血 


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设置了捐血的身体要求:



 1. 16—60岁(18岁以下需要提供父母签署的同意书) 2. 体重至少为45公斤 3. 身体健康(血压要达到基本要求,低血压不可以) 4. 过去的至少一周内没有任何传染病的迹象,比如喉咙痛、腹泻等。 5. 过去的至少三周内没有发烧。 6. 女性的血红蛋白水平至少为12.5g/dl,男性为13.0g/dl。
满足以上条件基本就可以捐血了。但有关部门也针对种种特殊情况作出过规定。例如,新加坡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因为在英国疯牛病爆发期间曾长居英国,因此不能捐血。


为了防止血液中带有会导致艾滋病或艾滋病毒感染、肝炎吸毒者、梅毒、疟疾的病毒,劝请存在高危行为的人不要捐血,包括:有过男性同性性行为的人,性滥交者及从事与性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同时,对最近从监狱释放、海外旅行、处于怀孕或月经期、经历过重大疾病或手术、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癫痫、高血压等一系列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
更多详情可查阅 https://www.hsa.gov.sg/blood-donation/can-i-donate
另外,新加坡对于捐血人的身份(公民、永久居民、工作准证)并没有规定。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自我评价符合以上标准就兴冲冲的跑去捐血地点哦。在捐血前,一定要提前预约,回答问卷。


预约网址:https://www.hsa.gov.sg/blood-donation/make-an-appointment

在问卷中需要对自己的详细情况诚实声明。这个问卷是有法律效力,如果乱填,一旦出问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最高将面对2万新币罚款和(或)最长2年监禁。

 捐血的流程 
在预约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啦。
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建议:
在捐血前几周,可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菠菜和葡萄干。随着捐血日的临近,也需要多喝水,保持充足睡眠、保持规律的进食。
在捐血的3个小时前,也要有清淡的进食,当天也建议穿一件舒服,袖子方便卷起的衣服。
从登记到捐血后的恢复,全过程大概需要45分钟至一个小时。
需要携带:
  1. 有照片的身份证件

  2. 未满18岁者,需要携带家长签署的同意书

  3. 若有在服用任何药物,也需携带医药证明


捐血者也需要提供新加坡住址和电话号码。
 在捐血点 
1. 先登记个人资料以及一份保密的健康评估问卷。

. 工作人员会先抽取少量的血液,确保血红蛋白水平达标。

. 医护人员会询问个人病史之类的相关信息,并测量血压、脉搏和体温。确保献血者和接受者的安全。

4. 抽血前,医护人员会先进行局部麻醉。抽取350到450毫升的血液需要5到10分钟,而单采供血(血小板、红细胞或血浆)则需要45分钟。整个过程中,只需保持放松坐着就好。之后会采用绷带包扎。

5.  捐血完成后,可以享受准备好的小吃和饮料,并休息10分钟。

当局建议,在捐血当天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抽烟,也避免长时间站立、剧烈运动和开车等活动。少数献血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头晕、虚弱、焦虑、恶心的症状。

如果出现昏厥状态,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如果捐血后发现自己生病,或者觉得自己的血液不能使用,应该立即联络血库1800-226-3320。
 去哪里捐血  
新加坡有4个固定血库:
1、乌节路多美歌地铁站底层购物坊11 Orchard Road,Dhoby Xchange B1–05 , S 238826
(图源:thearcticstar 部落格)
2、兀兰民事服务中心,长堤购物中心(Causeway Point)对面Civic Centre,900 South Woodlands Drive #05-07,S 730900
(图源:新加坡建屋局官网)
3、裕廊东西城大厦(Westgate Tower)的10楼1 Gateway Drive  #10-01-05,S 608531
(图源:脸书)
4、欧南园地铁站(Outram Park)对面的卫生科学局11 Outram Road,S 169078
(图源:维基百科)
除此之外,血库也定期在不同地点举办流动献血活动。
据血库的最新数据,目前血库余量充足。可以在两周后再登陆查看。


捐血不仅不会对身体产生害处,还会有好处。已经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定期捐血,能够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流动速度、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以及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 END —

相关阅读:

欲了解更多新闻,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查看以下「关键词」了解新加坡最新动态
出租求租 | 二手闲置家政信息 | 从新加坡进中国 | 进入新加坡 | 线下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