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斯克都要发射火箭上火星,新加坡的低空火箭有什么用?
|点击左上方,关注《新加坡眼》微信公众号|
随着美国“毅力号”登陆火星,中国天问一号传回火星照片,人类航天事业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原文如下:
研发火箭的终极目的是发射卫星和深空探测器进入地球轨道或其他星体的轨道,这些仪器有的可以帮助人类更深入的了解自然科学,有的可以搭载一些应用类的科技,为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提供生活便利。
GPS就是一个最常见的太空应用,民航客机上的Wi-Fi也是用卫星和地面的网络运营商中转信号的,在远洋渔船和货轮上工作的人可以用海事卫星和家人通话,气象局用卫星收集数据,林业局用资源卫星监控非法采伐,印度在贫困地区用卫星转接视频和语音让医生远程为村民看病。
(远洋渔船上的GPS系统)
这些只是众多应用中比较成熟的案例,但如果没有火箭,就不可能有这些成就。商用火箭的成本非常高昂,经济落后的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负担,所以也不会有人去开发更多的太空应用科技。各国民间成立的私人火箭公司的共同目的就是破除像波音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的垄断,把发射成本降下来,让世界上更多的百姓享受太空应用带来的便利。
美国的SpaceX把传统军工企业控制的火箭发射成本从4亿美元一发(以德尔塔IV号重型为例),降低至了6000万美元一发,也使得美国太空总署能够负担重新开展本国载人发射的费用。当然,6000万美元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仍然是天文数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成本继续往下降,如果可以,我们希望是100万美元就能发射低空轨道小型卫星。如果可以做到,那么困扰我们已久的印尼雾霾,马六甲海盗,偏远地区的基本通信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迎刃而解——目前唯一的瓶颈就是把这些技术发射上天的费用太高。
(德尔塔IV号重型运载火箭)
我们这样的公司现在最大困难就是缺乏经费,所以不可能一步登天,造出可以入轨的运载火箭,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证明自己,逐步吸引投资。
所以第一步,我们先发射低空火箭,证明我们的火箭动力技术已经成熟可靠,接下来造更大的火箭越过100公里卡门线,达到亚轨道,顺便为一些开发卫星应用的企业提供在亚轨道测试卫星零件的服务。第三步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把卫星送入轨道。很多读者打趣地把我们的火箭比作蹿天猴,蹿天猴的燃料是火药。
这让我想起近代的一场悲哀,发明火药的国家被他们眼中的蛮夷用火药轰开了国门。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先学会是好事,但后来的人也可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