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上下五千年-235张世杰厓山遇难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精彩音频

  公元1276年初,南宋小皇帝赵显投降了元朝,赵显的两个哥哥益王赵昰(shì)和广王赵昺在南宋皇族和吏部侍郎陆秀夫的护送下,逃往南方。陆秀夫派人分别通知陈宜中和张世杰,准备打出宋朝的旗帜,继续抗元。

  张世杰在赵显打算投降元朝时,就愤而离开了临安,带领部下到定海,决心抗元。当时元军曾派降将卞彪来作说客劝降,张世杰起初还以为卞彪是来会合抗元的,特地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卞彪说出真情,张世杰大怒,割掉了卞彪的舌头,还将其碎尸示众。所以,他一接到陆秀夫的信,马上就率兵往南追赶。

  陈宜中原本是贪生怕死,偷偷溜走的,所以他接到陆秀夫的信后犹豫不决,最后才决定响应抗元。但到温州时,他得知他的母亲病死了,因此又动摇起来。张世杰闻讯后,就派人将陈宜中母亲的灵柩载在船中同行。这样一来,陈宜中才勉强上路。

  五月时,张世杰、陈宜中与陆秀夫终于在福州会合。经过商量,他们拥立赵昰即位,改元景炎。封赵昺为卫王,陈宜中为左丞相兼都督,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陈秀夫任签书枢密院事。稍后,文天祥从镇江元军中逃出,闻讯赶来,任右丞相。一时间,各路抗元兵马转战于闽、赣、粤各地约一年之久,抗元复国的声势一度大振。

  元朝廷见此情形,派兵四面出击,大举进攻,抗元局面又陷入困境。宋端宗赵昰等人先退避海上,由张世杰率部袭击潮州、泉州、雷州等地,但未能获胜。接着,赵昰在井澳(今珠江口外)遭遇台风,坐船被毁,几乎淹死,士兵损失近半。赵昰受惊成病,不久死去。陈宜中见形势不妙,建议逃亡海外,积聚力量,将来再东山再起。朝廷便派他前往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安排,谁知他从此留在占城不回来了。而文天祥又于1278年在海丰战败被俘。

  见此情形,大臣大都想散伙。陆秀夫鼓动大家说:“古代就有依靠一队兵一座城成大事的先例,今天我们帝子(指赵昺)尚在,百官有序,组织完备,士兵尚有数万,复兴宋室还大有希望。”于是拥立卫王赵昺为帝,改号祥兴,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并将驻地迁至山。山在今广东新会县南,与汤瓶嘴对峙,背山面海,形势险要。

  元朝廷知道后,特命张弘范领兵数万,分水陆两路征讨。公元1279年初,元兵抵达山。有人向张世杰建议说:“如果元兵用船堵住海口,我们会进退两难。何不趁元军立足未稳,我们先占据海口。如有幸取胜,大宋有福;万一不胜,还可往西退走。”

  张世杰却担心长驻海上,如果军心动摇,就必败无疑了,于是下定决心要同元兵一决胜负。张世杰调集了一千余艘大船,船头朝里,船尾朝外,统统用粗索穿贯绑扎;船队的四周,搭起高大的楼棚。士兵驻扎在船上,赵昺安居中军。

  张弘范先是组织火攻,让元兵在船上满载茅草,浇足油脂,趁着风起,就向宋船猛冲过来。但是,张世杰早有准备,他命将士把船上涂满湿泥,并在船头上绑了一根长木头,不让纵火的小船靠近。这样,元兵的火攻没有得逞。张弘范又用战船封锁海口,截断了运粮运水的道路,宋军只好吃干粮度日。坚持了十余天,宋军士兵饥渴难忍,只好喝海水,结果上吐下泻,疲惫不堪,无法坚持战斗。

  张弘范见宋军已陷入困境,特地派了张世杰的外甥三次前去招降,张世杰断然拒绝说:“我知道投降后既能活命又能做官,但我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永远也不会改变。”

  张弘范见张世杰不肯投降,便作了周密的部署,准备强攻。他让副帅李恒率队猛攻宋营北部,自己则领兵进袭宋营南面。乘着潮涨潮落,元兵从四面围攻,宋军此时只有招架之力,已无法突围。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张弘范的指挥船上乐声大作,宋军以为他们正在饮酒作乐,不免有些松懈。谁知那是元兵发动总攻的暗号。果然,敌船上涌出无数元兵,用弓箭火石猛攻宋营,一时间打沉了多艘宋军船只。这时,忽然有一条宋船率先将战旗降落下来,退出了战斗,其他船上的宋兵看见了也纷纷将战旗降落下来。张世杰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情况危急,连忙将一批精兵集合起来,准备赶到军中,保护赵昺,组织突围。但当时已是黄昏时分,风雨交加,四周漆黑,对面不能辨认,张世杰无奈,只好撤出战斗,突围而走,而跟随他的战船只剩下十多条了。

  赵昺的坐船是由陆秀夫护卫的。他知道南宋王朝的气数已尽,便回头对赵昺说:“大宋将亡,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说着就毅然背起赵昺,一纵身投入了滚滚的波涛。陆秀夫的妻儿和大臣、后宫等,也纷纷跳入海中殉难。

  山战斗结束后,张世杰率兵赶回。他将宋朝君臣的尸体打捞起来葬在海滨,准备再拥立宋室之后,继续抗元。但这时台风刮来,一阵巨浪,将张世杰的坐船打沉,这位誓死抵抗的宋朝将领也沉入了大海。

  公元1279年2月,南宋王朝宣告灭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