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上下五千年-321严复翻译《天演论》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精彩音频

  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进入了多事之秋,人们感到前途渺茫。每个爱国的中国人,心里都在问:中国到底怎么办?有识之士纷纷奔走呼号,有的人希望通过政治改良,富强国家,强大种族,挽救中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用他那特有的武器——译笔,通过翻译西方作品,来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公元1877年,严复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廷保送到英国去留学。他在英国学的是兵船驾驶,清廷指望他能成为日后海军的良将。可是,这个海军大学的学生,却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开始醉心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阅读了孟德斯鸠、达尔文、斯宾塞等大思想家的著作。

  严复回国以后,中国先后发生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接着又发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亡国的危机迫在眉睫。严复感到,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效法西方国家。于是,他开始鼓吹变法维新,撰写了不少政论文,还翻译过大量的西方近代理论著作。其中,他在戊戌变法前后翻译出版的《天演论》一书,影响最大,使他成了当时举国注目的人物。

  《天演论》的原名叫《进化学与伦理学》,这是一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学说的捍卫者赫胥黎的论文集。严复选择了其中的前两篇翻译,简称为《天演论》,意思就是进化论。从此,进化论引进了中国,震动了古老的神州大地。

  严复是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强烈刺激下翻译这本书的。他翻译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运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向全中国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

  严复的《天演论》并不是简单地翻译原文,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的。他通过序言和大量的按语来阐发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原书的理论改造成中国人可以用来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学说。

  赫胥黎在书中说:“生物自古以来是不变的,生物发展的基本现象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是物竞和天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赫胥黎的进化论观点,严复是完全赞同的。但赫胥黎同时又说:“自然界没有什么道德标准,而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人类是高于动物的,人性本善,能做到相亲相爱,不同于自然竞争,所以社会伦理学不同于自然进化论。”严复对此是不同意的,为此书名也只用了原书名的一半。因为在严复看来,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一个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当中,谁的实力最强,谁就是优胜者,谁就能生存,否则就是灭亡。他解释说:“欧洲国家之所以胆敢侵略中国,就是因为他们能不断自强。美洲、澳洲土著居民之所以一天天衰落,就是因为他们糊里糊涂,浑浑噩噩。”因此,他奉劝国人别再以天朝大国自居了,而应当老老实实地承认,侵略中国的,正是“优者”;被侵略的中国,正是“劣者”。在国际生存竞争中,如今中国正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

  严复的这种说法,事实上是一种以强灭弱、以大欺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可是,对于当时沉睡着的中国,这却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也给一些麻木了的中国人送了一帖清醒剂。事实上,当时的中国眼看就要被俄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瓜分干净了,但清王朝的封建顽固分子却抱残守缺,不肯改革。

  严复之所以要宣传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要强调进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中国与外国,都不例外。因此,中国人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了,否则要被淘汰。严复告诉人们,在认识这个规律后,不要甘做劣等民族,坐以待毙,而应该赶快革新社会政治,做到自立、自主和自强。

  自从进化论引进中国以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了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口头语,并使“不竞争,不能生存;不自强,自取灭亡”,变成一切关心祖国命运人士的共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