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词三百首》009 一丛花令_张先


一丛花令

作者: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语解释】

1.千丝:丝指杨柳的长条,此指很多柳条缠绵。

2.嘶骑:嘶叫的马声。“骑”读去声(jì)。

3.小桡(ráo):小桨;指代小船。

4.梯横:是说可搬动的梯子已被横放起来,即撤掉了。

5.解:知道,能。嫁东风:原意是随东风飘去,即吹落;这里用其比喻义“嫁”。李贺《南园十三首》诗之一:“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诗文解释】

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诗文赏析】

关于这首词有个故事说:张先曾经与一个小尼姑有私约,老尼姑管教很严,她们住宿在池岛中的一个小阁楼上。待到夜深人静,小尼姑就偷偷地从梯子上下来,使张先能登池岛来阁楼与她幽会。临别时,张先十分留恋不舍就写了这首《一丛花》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绿窗新话》引杨湜《古今词话》)看来这是出于好事者有意的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细读全篇,不难看出它只不过是一首表现最常见的怀远伤别主题的闺怨词。

此词写一位女子她的恋人离开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词的结尾两句,通过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词从一个闺阁思妇的角度进行构思。上阕写情郎远去、自己伤别的情景;下阕写别后的寂寥处境及怨恨心态。写景和抒情不像常用的明分前后两截的结构,而是交替使用,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彼此渗透,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小皮爱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