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词三百首》215 杏花天_姜夔_绿丝低拂


杏花天

作者: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词语解释】

1.杏花天影: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
2.沔口:汉沔本一水,汉入江处谓之沔口,即今湖北汉口。
3.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4.风日:风光。
5.清淑:清美,秀美。
6.挂席:挂帆。
7.容与:随水波起伏动荡的样子。
8.绿丝:柳丝。
9.鸳鸯浦:鸳鸯栖息的水滨。比喻美色荟萃之所。
10.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11.兰桡(ráo):小舟的美称。
12.少驻:短暂停留。
13.莺吟燕舞:莺啼如歌,燕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
14“潮水”句:引李益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里指相思之苦。
15.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诗文解释】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

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诗文赏析】

词是词人在旅途思人时写下的作品,与《踏莎行·燕燕轻盈》作于同时。可以将这两首词看做是姊妹篇,一为在舟中触景生情而作,一为感梦而作,不过所思者同为合肥姊妹。此篇辞藻华丽,所表达的情感非常真挚。

小皮爱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