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在清代《孤屿志》收录的这幅《孤屿全图》中找到答案。《孤屿全图》更像是一幅手绘地图,画中的地名是那般熟悉那般亲切。孤屿处在画中央,四周是瓯江两岸的景色。从东向西看,瓯江北岸有挂彩山、罗浮山、华严山、永宁山、君子峰;南岸为温州城境内,有海坛沙、大观亭、镇海门、海关、鸡鸣岭、拱辰门、批验所、永清门、金锁岭、西关、回鹘山、揖峰亭、翠微山等。画如史诗,以画入史。本期,让我们置身画中,窥探200年前的瓯江风貌。
孤屿全图 叶应宿星桥画
《孤屿志》流传最早的版本,应是嘉庆十三年(1808)的刻本,经雕版印刷而成。所以,《孤屿全图》应该是一幅木刻版画。
《孤屿志》记载,“孤屿全图,叶应宿星桥绘图”。
清代温州府学教谕孙同元在《重建中山书院记》中提到过叶应宿,“窃见东山书院,依山建屋,沾受岚湮,渐有倾圮之虞,因与掌教叶君应宿、司事邓君承弼公商……”“掌教”在明清时期是一种学官名,凡府、县儒学教官及书院主讲均称为“掌教”。由此可知,叶应宿是道光年间东山书院的掌教。
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道光年间叶应宿先后参与了东山书院和中山书院的重修。道光十年(1830),“永嘉明经叶君应宿、司事邓生承弼以东山堂柱斋壁多欹朽,将倾圮”,与贾声槐商量重修书院,各自捐出俸禄,还得到了郡邑人士的帮助,历经四个月竣工。道光十一年(1831),“署巡道贾声槐、知府吕子班、署永嘉知县傅延焘倡,率绅董叶应宿、邓承弻等捐修”中山书院。《永嘉县志》给叶应宿的头衔为“明经”、“绅董”。“明经”在清代是“贡生”的别称,明清两朝秀才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贡生。“绅董”是泛指地方上有身份、有名声和势力的人。叶应宿在当时应该是一位有学识、有声望的文人。《孤屿志》还收录了一首叶应宿的《孟楼潮韵》诗。“孟楼潮韵”为“孤屿十景”之一,历史上共有5本江心志书,只有《孤屿志》提炼出了“孤屿十景”。在《孤屿志》中,有多首以“孤屿十景”为题的诗作。由此推测,陈舜咨在编订《孤屿志》时,可能发起过“孤屿十景”的征文活动,叶应宿也提交了自己的作品。
挂彩山是雁荡山的余脉,位于永嘉县境内。
相传当年王十朋高中状元后衣锦还乡,途经此处时,见山上斑斓锦簇,层林如染,恰似一条彩虹挂于山前,美不胜收,当即题名此处为“挂彩”。
罗浮山位于瓯江和楠溪江交汇处,距离江心屿2公里左右。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罗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有塔,一峰孤峙,半浸江中,麓有亭台故址,与孤屿相望”。《孤屿全图》中的罗浮山呈岛状,因泥沙淤积,罗浮山现已与永嘉瓯北连为一体。“罗浮雪影”是“江心十景”之一,其最佳观赏点在江心屿东北角江堤上的来雪亭。罗浮山上的双塔是温州最古老的佛塔,在来雪亭引颈北望,白雪与双塔融为一体,美如画卷。“罗浮雪影”被誉为十景中的第一佳景。
在宋代开始,温州流传一句谚语:“海坛沙涨,温州出相。”说的是每当海坛山下的瓯江泥沙突然大涨,温州人中就会出现宰相。
没想到,一语成真,这个预言竟在温州实现了三次。据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南宋咸淳初,海坛岭下江沙忽涨,人皆异之。不久后,陈宜中大拜。明宣德间,山边江凃又一次涨沙,黄淮大拜。明嘉靖初,第三次海坛涨沙,张孚敬(张璁)大拜。陈宜中成为宋朝宰相,黄淮和张璁出任明朝内阁首辅,内阁首辅虽然不等同于宰相,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足以彰显其位高权重。凑巧的是,两位内阁首辅皆有题咏江心寺的诗。
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不允许沿海的居民和商人私自出海经商,加上倭寇犯边,温州的海外贸易停滞不前。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朝廷在宁波设置浙江海关,下辖温州、瑞安、平阳等15个海关分口,温州海关分口设在府城镇海门外。此后,温州恢复了正常的海上贸易,诸定远在康熙《温州府志序》中描述当时商船云集的景象:“联闽跨粤,航海而至者,风帆云集焉”。
批验所是产盐区到行盐各区间建立的盐引检验机关,对盐商从盐场运出的盐斤进行抽查核验,以防超过其额定的盐引数行盐。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制盐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期(前1046年—前256年),生活在这里的瓯越人民已知“积沙成城,以捍潮势,亭民取咸潮脱沙”,晒卤而成盐,掌握了制盐技术。
明洪武元年(1368),设两浙转运司专掌盐政,在杭州、绍兴、嘉兴、温州设立批验所,温州的批验所设在拱辰门外。清初盐政沿袭明制,温州批验所沿用了明旧址。
《孤屿全图》上有一座山名为“回鹘山”,但现在却不见踪影。1978年出版的《温州市鹿城区地名志》卷六地理实体“山”中,也没有收录“回鹘山”。不过回鹘山确实存在过。光绪《永嘉县志》卷之二舆地志二:“回鹘山,在城西一里,瓯江迳其下,上有回鹘亭,即揖峰亭。明郡守龚秉德建。”回鹘山大概在郭公山过去不远的瓯江边上,山上有一座辑峰亭,是明朝知府龚秉德所建。作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的一幅《浙江温州府属地理舆图》中,也绘有回鹘山,紧邻太平山。清末瑞安人林骏(1862—1909)在日记中记录了与友人一起游览回鹘山的情景。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二十日,“上回鹘山,登揖峰亭,亭址广拓一二丈,奇石四围,峭青嵌碧,绕阶细草,一带芊绵,中多名人楹帖。”“楹敞三间,高约数仞,明窗四面,孤屿双塔之影,彷佛在虚檐间。”至少从林骏的日记中可以证明,一百年前回鹘山还是存在的。
编辑 | 连佳佳 刘曦
校对 | 郑凌
审核 | 江心屿改造提升指挥部文化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