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对自己的再教育

小声比比的饭爷 炒股拌饭 2021-02-23

 戳蓝字“炒股拌饭”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写了篇《投资的误区》,开头讲了个大富翁的游戏。说起来每个人一生走过的路其实和大富翁游戏是一样的。

游戏开始的时候每走一圈都会发200块,就像上班领工资。这个钱初始并不少,攒下来可以买房买地炒股票。

随着时间流逝,买房买地会变得越来越贵,过路的租金也越来越贵,股票会逐渐升值,只拿每圈工资的会越来越穷。

如果想赢,你需要低位开始买房再买房,炒股再炒股,才能保持优势。

不然很快就会在某一次停留中被对手的高额过路费榨的干干净净。

你可以用红卡黑卡操纵股市,想办法把别人的地变成自己的来赚更多的钱。但是你越多赚钱,越会遭到别人嫉妒。

你会三番五次被送到监狱,被人用均(富)贫卡拿掉你的积蓄,被狗追着咬掉进阴沟里。

后面杠杆越高,人就越危险。

随着玩家的存款增多,物价指数也会成倍通胀,多数电脑玩家都是被高涨的租金和过路费搞破产的。

生活的真相游戏早就告诉你了,只是你没在意。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大富翁游戏

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目的,也是想在这场游戏里做一个赢家。


01
有意思的是昨天收到个留言。
说别把自己当大富翁玩家,你我顶多是背景板给别人陪衬的,学习也没用。
看看故宫女孩吧!!别假模假样做那些无谓的努力和挣扎,混混日子就得了。
这种想法是生活里典型的“恶取空”,觉得除了天赋异禀和特权,其他什么都没用。
普通人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和问题,学习掌握赚钱技能过能力范围内的好日子有问题么?
并没有!!
说起来人一生就是个不断学习和踩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出各种投资和选择。
决定你未来生活的,很大程度上是关键时点的决策正确与否。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这时候往往是稀里糊涂随大流的,不信你可以回忆下周围熟悉的大多数人。
读书时稀里糊涂随大流选专业
就业时稀里糊涂随大流找工作
生孩子稀里糊涂随大流搞教育
孩子长大再继续上面的循环。
这像极了以前那个放羊娃的故事。
放羊娃也并不觉得有啥问题
因为他也不过是稀里糊涂随大流,毕竟村里的人都是这样。
放羊娃有错么?并没有,他的认知已经局限了他的选择。
一个人的发展路径和选择结果是个系统工程。
很多当事人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所处节点的选择出了问题。
可能当时的认知,就决定了只有当时的选择。
自身天赋、出生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父母的见解和水平、自己受过的教育和认知水平,都会为你的选择早早埋下伏笔。
天赋和原生家庭这种硬件对多数人来说就是卵巢彩票,基本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改造自己的软件
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虽然见效慢,但如果成功效果是脱胎换骨的。
如果问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是啥,那我说是对自己的再教育,离开学校才是自我学习和再教育的开始。
自我学习和再教育里面最值得花时间精力的是读书写作、演讲和财商。
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前其实在《中产家庭怎么教育出精英孩子》里讲过。这个原则不光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成人。
能读书会写作,能沟通会赚钱,基本能解决人生中的大部分问题。
教育自己的同时还能传播思想,再通过工作积累和投资财务拥有不为钱担心的自由,人生中大多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很多人说的琴棋书画这种艺术类的玩意,别花太大精力。你非说能陶冶情操也没错,但终究离多数人柴米油盐的生活很远。
把考钢琴9级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下财商,孩子长大就不会那么窘迫,家长也不用从小天天陪着练琴那么累。
中产家庭出来成功率最高的就是知道普通人想法和爱好,接地气的那种。当然,如果你是富N代也没必要考虑这些。


02
以前一直和大家说,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不认清生活的真相天天盲目乐观那是蠢,认清以后垂头丧气不思进取那是无能。
你要知道,认清真相的不是为了让你丧到不行放弃努力。
而是为了告诉你普通人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做低成本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生产属于自己的那桶金。
这两年总听人说过去机会多,现在大环境不好啥都不好做。
其实行不行真的是个体差异。

宏观环境会影响每个人,大部分开口闭口说机会少的,就是放到机会多的年代也不行。

很多人身边应该都有一种长辈,总说90年代生意好做现在啥也不好干。
他们都是90年代过来的,可就是他们嘴里生意好做的年代,也没见这帮人能发财或者做成事儿,而且这批人现在很多都是怨天怨地满腹牢骚。
要知道语言有着潜移默化暗示的力量。啥都不好做说多了,自己首先就相信了,也就自我放弃了。
天天念叨会让自己越发前怕狼后怕虎,不停的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
不是怕今天大环境崩溃,就是怕明天的不确定性。赵本山下面的视频段子就是嘲笑他们的。
不管哪个年代,运气的成分固然挺大,但差异终究还是在人。
以前看新闻报道,说潘石屹和一农民工在海南打工的岁月里做过室友。后来农民工还是农民工,潘石屹还是潘石屹。
老潘下海前就是体制里的聪明人,能折腾又懂政策。这种人才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能成功的也是他们。
有人说我就是不想折腾,舒舒服服稳稳定定过一辈子不行么?当然可以。
不过能舒服又稳定生活过一辈子的普通人,不是父母有积累,就是祖坟冒青烟。
历史看,过去十年的稳定,在每十年的社会变革中都会被剧烈冲击。
多数人在当下的选择总是短视的。

80年代人们看不起个体户,但那真是个体户的黄金年代,大批倒爷在那个年代里发家致富。

当时被人们认为最好的职业是国企工人,稳定又拿着铁饭碗。

很多大企业不光有学校食堂,还有医院和幼儿园,进去一辈子都管你了。

好多人以为进去就能安稳一生了。

90年代下岗热潮席卷中华大地,最稳定的铁饭碗被砸碎了。

在刘欢《从头再来》歌声和黄宏的“群众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的小品中。几千万工人下岗,成为那个年月最悲惨的群体。

2000年开始,外企又进入人们的视野。直到08年金融危机前,外企还是高福利、高收入的象征。

收入高工作体面几乎成了这个阶段外企的代名词。进外企不得求其次的优秀毕业生则会选择移动联通银行这种体面的单位。

当然,现在是个人都知道外企衰落了。移动联通银行也不如以前,进去就是苦哈哈当民工。

至于阿里腾讯这种现在大家嘴里的好工作那时候有人愿意去么?并没有!

互联网公司当时还是臭狗屎。

马老师在对话节目里说过,当时他们人都招不到,一听互联网公司都说不能去。

直到2010年前,到阿里百度这种互联网大厂工作还不是大学优秀毕业生首选。

后面十年大家都看到了。

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先是台式机后面是移动互联网,人们口中的高薪好工作也从外企变成了互联网大厂。

不过从去年开始,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大面积停止招聘了。

到目前为止有什么行业红利期超过十年么?还没有!!十年一轮回就像个周期魔咒。
如果非要说有啥规律,那大概是爆发期你上不去,下行期只有更倒霉。  
现在很多人面临的中年危机,本质上就是行业红利褪去。自己年纪大了变成药渣,职位又不上不下又要被公司淘汰。
这和当时90年代工人下岗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企业在甩包袱。只不过以前是车间工人下岗,现在是写字楼工人下岗。
这也是为啥我们多次提出,大家除了抓学习还要促生产的原因。
抓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跟上未来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形势变化,不要在关键问题作出错误选择。
促生产的目的是不浪费自己的黄金时间。知道企业不可能养你到老,就要早做打算早积累资源,争取在工作的平台之外发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是未来多数人对抗中年危机的最佳武器。
这个话题也从去年初那篇《35岁是个坎,为啥到岁数就不想要你了》讲到现在了。
03
另外想说,凡事要努力,但别有急于求成和一夜暴富的妄念。
有妄念就很容易掉坑里,没被机会砸中,倒是很容易被骗局砸中。
比如花大价钱到柬埔寨穷乡僻壤买地升值,卖两套房培养没天赋的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学艺术,砸锅卖铁投点不靠谱的股权、传销区块链或者P2P。
这些诡异的操作都可能让家庭资产一夜归零。
你连“再来一瓶”都没中过,为啥却总想着幸运之神会把暴富机会砸到自己头上。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会投资增值,逐步做大自己的资产就是成功。一步一个脚印细水长流慢慢积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是胜利。
有人说我不愿意投资增什么值,好好工作赚工资不折腾不就完了。
这也没啥问题,不过那样大概率你会越来越穷,因为资产升值的被动收入被错过了。
多少人还记得,80年代万元户还是富裕群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穷鬼。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朋友老爸念叨几回的事儿。
老爷子在80年代已经靠批发杀虫剂赚了20万。那时候存银行利息高,一年百分之十几,大概有两三万。
在那个万元户时代,这个收入是天文数字。当时觉得光靠利息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能过上幸福生活。
喝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他爸是整条街最靓的崽,拉风的本田125骑着。他妈是附近最潮的妞,各种时髦衣服换着买。
朋友爷爷还告诉他爹,咱家本分人,赚到手的钱别瞎投资也别借别人,就存银行。
后来的事儿大家也知道了。
本金没有享受到资产增值,存款利率也不断下滑,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故事真的成了故事。
文章开头的大富翁游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其实这些年人们的财富迁越全是资产增值带来的,并不是你辛苦工作赚来的。
大家回忆一下,08年四万亿大放水之后是不是很多人身家拉开距离的起点。
体现最明显的是当时财富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拿着等值现金的人越来越穷,换成房的人随着资产增值发生了财富迁越。
站在原地拿着现金没来得及出手的人,就像赶火车到了站台差一步没来得及上车。火车离站他只能在站台干瞪眼,眼睁睁的看着火车越跑越远。
事实上不管你想不想折腾,如果要维持一定生活水平不变,就必须折腾下去。
不然存钱速度根本赶不上纸币购买力缩水的速度。
要不是纸币购买力缩水实在太快,如果能不折腾谁又想折腾呢。
很多人焦虑的医疗养老教育,本质上来自收入不足和通胀对购买力的侵蚀。
为啥要有通胀,通胀就是让大家好好干活,别整天想着坐下休息靠现有的钱固化社会地位。
你说这个游戏不好玩不想参与,不好意思,全世界都这样。
文章写到这里该结束了。讲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下博主啰嗦半天想说啥吧。
一是与时俱进的学习和自我教育不能停。这样你才能保持认知的相对优势,很多问题本身就是认知问题,你也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
未来随着信息社会到来,会比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更残酷。竞争会越发激烈,人的一生都在修罗场,除非你愿意放弃。
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的大脑和不断尝试迭代本身才是对抗这个复杂社会的唯一武器。
二是抓学习的同时,也要促生产。想做啥就早点动起来去尝试,初始成本要低,积累要早。
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毕业后的黄金时间就那点。你在工作学习经验的同时,你的单位也在吞噬你的时间。
成长速度比吞噬时间的速度慢,后面必然会遇到中年危机,所以不管尝试还是跳槽都要趁早。
三是普通人对抗购买力缩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收入之后尽可能抓住资产上涨带来的增值。
只要货币超发,必然会推高资产价格,稀释货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资产价格会被动上涨,货币真实购买力会不断下降。
初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做好本金积累,有了积累之后就要择时买入资产包让本金增值,对抗纸币购买力缩水。
最近的机会在资本市场其实从去年初讲到今年了,懂的应该早就懂了吧。
再过一些年,大家会发现现在真是好时候,就像现在看08年时候一样。
复工以后多数人会迎来高强度的工作学习。
前面2个月基本没干活,剩下的10个月要完成公司任务,单位计划和学校课程。
今年的任务会很重,学生暑假肯定没了,社畜也会加班加点。
没事的时候少刷社交媒体看那些反转不断地幺蛾子,多花点时间学习和锻炼身体是王道。
呆在家里这么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受。真正让人焦虑的根本不是忙和累,而是没事做、没钱赚和没有成就感。
明知道自己该努力了,却不知道该往哪儿用力,一晃眼一个月就这么躺过去了。
时间是每个人最大的成本。
经历了这次大家更应该感受到生命有限,想到什么就去做,别浪费青春。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复工就是新的篇章开始了,希望大家都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越来越好。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在看”,最后再说个别的事儿

上次咱们推过一次拼多多百亿补贴,大家反响不错,都说买到了性价比高的便宜货,我们今天再推一下。
拼多多继续花100亿补贴全网大牌。本月27到29号在原有百亿补贴的基础上再加码,提高补贴额度。
比如这次iPhone 11 只要4599,switch只要1799 ,airpods pro只要1699,这已经是双十一的价格了。

百亿补贴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拼手速,商品不限量,不限时,真心实意让大家低价买大牌。据官方介绍,拼多多百亿补贴商品的数量限制,主要在于消费者有多少钱。

虽然拼多多已经为“百亿补贴”注册了商标,但并不能阻止其他电商平台同样打出了“百亿补贴”的标语。鉴别真假百亿补贴的唯一标志,是看“是否限量限时”,请消费者在选购时仔细甄别

另外,之前在购买过程中有小伙伴反应iPhone被砍单的问题。这是因为被“防黄牛系统”误伤了。因为商品价格确实很低,平台更希望把补贴给到真实用户而不是黄牛,严苛的防黄牛系统偶尔会存在误伤,并不是因为限量购买。
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担心正品问题。拼多多联合中国人保财险推出了“正品保证保险”,百分百正品承诺。一旦发现是假货,即可发起理赔。假一赔十。理赔仅需4个步骤,单次赔偿限额25万元,累计赔偿限额200万元。
所以正品问题完全不必担心,买就完事了。

👇阅读原文进入拼多多会场,参与更多活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