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跑车送进太空10亿年的马斯克:濒临倒闭时,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

2018-02-07 创业视刊

互联网+丨AI人工智能丨区块链丨B2B企业级服务丨物联网丨消费升级丨新电商丨新零售丨共享经济丨新金融丨电子丨智能家居丨车联网丨大数据丨SAAS丨工业4.0丨VR丨智慧城市

行业社群招募中,勾搭途小样公众号申请入群




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我希望他们能来这参观,看看我们所做的工作,有多艰难。



公众号后台回复  商业计划书 

获取70套商业计划书PPT模板




Falcon Heavy 成功首飞了!!!马斯克的Tesla小跑车被他的火箭公司SpaceX 成功送飞了!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史诗般的震撼。


马斯克卧薪七年终于再次改写历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47voyzq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SpaceX在佛罗里达成功发射了其最先进也是运载力最大的猎鹰重型火箭!


该火箭的推力相当于18架波音747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推力之和。


一起“飞入”太空的还有该公司创始人马斯克的一辆私人座驾Tesla Roadsters跑车。





现在,这辆跑车带着三台照相机和仿真宇航员正在太空漫步,大家通过它发回的照片来感受下真正的星辰大海吧。




且不出意外的话,这辆特斯拉跑车将在轨道运行无数年。


假设未来人类文明毁灭,某个外星生命发现它,只能表示感谢地球老哥送的跑车,老铁没毛病!





人民日报发文:


就在几个小时前,美国人成功发射了目前全世界运载能力最强的超级火箭——“猎鹰重型”。在一些媒体看来,这枚火箭的成功发射已经令人类“登陆和殖民火星”的梦想变得越发现实起来,重返月球更是不再话下……


比起这些噱头,真正让我们中国人震惊的是:造出这种火箭的竟然是美国的一家私人企业,而我们国家距离造出这种量级载荷的火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想殖民火星,就必须能做到往火星大量运送人力物力。


配有 27 个梅林发动机的猎鹰重载,使这件事情第一次成为可能。


猎鹰可以运 219 个人。


猎鹰重载证明火箭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大量运送人或物,为人类在月球和火星上“安营扎寨” 做准备。


猎鹰重载将是人类跨出星际殖民的最关键一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46389n5s&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且,重型猎鹰可重复使用。



2017 年,SpaceX 总共完成了 18 次的发射,约占全球发射总量的五分之一,比肩中国全年的发射总数。



前一阵波音公司(Boeing)发推特说,“我们要比埃隆•马斯克先上火星!”;


马斯克很快回复了,说 “要说到做到哦。”



波音,打脸了啊。



褪去喧嚣与荣耀,我们不妨静静回顾马斯克二十多年的创业历史,一窥成功背后的故事。


1971年,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模特。


1995年,马斯克来到加州,进入斯坦福大学念博士。


在进入斯坦福学习的第二天,决意退学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马斯克投入了几乎仅够房租的2000美金。没有朋友帮忙,夜以继日地开发了6个月的程序,创立Zip2网站——最早的城市黄页。


4年后,这家公司以3.07亿美金的现金加上3400万美金的股票期权被康柏电脑公司(Compaq)收购。


马斯克奖励了自己一辆当时世界上最贵的跑车,因为他酷爱赛车。


1999年,马斯克创办了X.com。


2000年3月,与Confinity平台合并,并于2001年更名为PayPal。


一年零八个月后,eBay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PayPa。


2000年底,马斯克和家人去非洲旅行,染上疟疾差点死掉。


这个工作狂意识到生命短暂之后,产生了与乔布斯类似的想法:要抓紧时间做伟大的事情。


马斯克,不懂他的人反感他的天马行空,懂他的人则其视为毕生偶像。


「如果我死了,宁愿将数十亿财产捐给像马斯克这样的资本家来改变世界,也不愿将钱捐给慈善组织。」这是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在出席TED演讲大会时所说的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19ezf1tp&width=500&height=375&auto=0


节目主持人曾问马斯克,(Space X)三次连续发射失败时,为何没考虑打包走人。


马斯克斩钉截铁地回答:


「Never(决不)。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我希望他们能来这参观,看看我们所做的工作,有多艰难。


马斯克的眼睛因为泪水在里面打转而变得格外晶亮,他靠使劲抿嘴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声音却无法控制地哽咽着回答道:「的确很艰难。」



电视台煽风点火的说「华尔街将特斯拉列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买特斯拉股票就是浪费钱,甚至不应该用特斯拉的车」;


普通用户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在很多方面行不通,那种对电动汽车的宗教信仰终将会破产」;


政客们说「那些花了900亿美元的人,本可以投资风能及太阳能等更有意义领域,但是却选择了马斯克这个失败者」。




马斯克把这段经历形容为「一边嚼着玻璃,一边凝视死亡的深渊」。


他的女友莱莉则称马斯克当时「看起来就像个行走的僵尸」,好像随时会突发心脏病死去。


2015年7月,CRS-7解体事故

还有这样(回收失败)

还有(ABS-2A和Eutelsat 117 West B一箭双星任务,回收失败)

还还有(2015年初,Jason-3任务后回收失败)


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样评价马斯克:


如果汽车一直消耗石油,污染会越严重,石油会耗尽,抢夺石油的战争会一直不断,于是马斯克做了电动车。


如果电力一直依靠石油煤炭甚至核能这些自然资源,它们可能有枯竭的一天,并且地球在升温,臭氧层在变稀薄,于是马斯克做了太阳能电池。


如果人类的贪婪和科技一直缠在一起膨胀下去,最终把地球毁掉,人类必需在外太空生存,于是马斯克做了火箭发射。


如果人类作为一个文明要繁衍下去,必需有一个最低的规模比如100万人,于是马斯克实现了火箭的回收再用以及成本的数量级的下降,这样才可能把100万人送到火星。




马斯克不喜欢做顺水推舟的事,他喜欢做绝地求生的事。


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忙碌的人,这种忙碌,或许99%的人都没办法想象得到或者可以亲身体会。


你很难想象得到,他可以5分钟吃完午餐,5分钟完成一项工作,为了工作一整天不接电话。


1.马斯克经常早上7点钟起床,每天只有6小时的睡眠时间。


2.一旦他起床了,马斯克就进入到一个疯狂的工作时间表状态。他把自己的一系列工作都分成不同的5分钟。这位企业家每周工作时间可以达到惊人的85到100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工作12-14小时。马斯克自己估计,自己每天的80%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工程和设计相关的内容上。


马斯克常说:“ 要聚焦在信号,而非杂音(signal over noise):很多企业混淆了焦点,花很多钱去做一些不会让产品变得更好的事情。在特斯拉,我们从不做广告,而是把钱投入研发和生产设计,不断改进产品。每家公司都应该自问,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让产品或服务更好,如果没有,就应该喊停了。”



3.对马斯克来说,没有两天是完全一样的。他经常是在每周一和周五在洛杉矶的SpaceX公司工作。然后每周二、周三和周四,前往湾区在特斯拉汽车总部忙碌。同时每周花半天时间在人工智能的非营利机构OpenAI工作。



4.星期天他通常去旅行或宅在他居住的Bel Air大厦。周六呢,他通常在SpaceX公司工作……


5.当然,马斯克还会和他的五个年幼的儿子在一起玩耍。他称,我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同时也在工作……如果我不这样做,我就无法完成我的工作。


6.多任务同时处理这是马斯克工作策略的一个关键特点——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多工作几小时,提升每天的工作效率。


7.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在工作正轨上,马斯克放弃了大部分的电话,他甚至一天都可能拒绝接听电话。另外,他还有一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小绝招”——马斯克喜欢隐匿发件人地址,以防止收件箱被琐碎邮件填满。



8.马斯克在吃饭上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他通常在会议上吃午饭,他能够做到只在5分钟内就狼吞虎咽地吃完午餐。



9.马斯克会在一天的晚上摄入当天大部分的卡路里。“商务晚宴可能是我吃得太多的地方了”。



10.马斯克是个健身爱好者,为了保持好身材,他通常会每周有1-2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



11.尽管马斯克非常忙碌,但他依然有足够的时间每天去阅读。他最喜欢的几部著作包括科幻书籍《指环王》、本杰明·富兰克林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伟大人物传记,以及一本关于冒险家的长达87年的历史书,书名为《十二对诸神》。


12.当所有工作都忙完之后,马斯克才会于凌晨1点左右开始睡觉。对于一个忙于改变我们开车方式,并希望将人类送上火星的创新者来说,晚睡并不奇怪。



夜幕降临时候,小编真心觉得,希望这位伟大的革命者,第二天有更充沛的能量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更伟大的工作中去。


他将改变着我们的未来。



文:谢毅

来源:途小样创投圈(ID:tuxiaoyang99)


感谢你的喜欢和批评,2018一起加油!

公众号后台回复  商业计划书  

可获取70套商业计划书PPT模板。




关注创业关键词

科技领域 & 细分行业

互联网+丨AI人工智能丨区块链丨B2B企业级服务丨物联网丨消费升级丨新电商丨新零售丨共享经济丨新金融丨电子丨智能家居丨车联网丨大数据丨SAAS丨工业4.0丨VR丨智慧城市




36岁说学不会,83岁被高薪争抢


年会,孙宏斌王健林王石哭了


慢公司豆瓣,好公司豆瓣


一头有理想的猪,猪命精彩


贾跃亭害死的第一位跳楼者


张泉灵:时代不会跟你说再见


83岁清华奶奶应聘阿里


拉黑父母6年,他们控制我30年


巴菲特:斤斤计较都是大毛病


又一创业者自杀,生前被打…


反弹力才是成功标准


周鸿祎:不要捧杀年青人


咪蒙的爆款方法论


普华X道的会议室


大不幸是少年得志


茅侃侃自杀:不后悔创业


人口雪崩,情势危急






十五个行业会员社群招募中


勾搭途小样公众号申请入群

推荐途小样创投圈的好朋友:途小样生活美学(ID:Tooyonglif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