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有学生被骗118万元!广西警方提醒→

南国早报 2024-05-05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斯

新闻热线:0771-5690127
报料邮箱:news@ngzb.com.cn


南宁一高校研究生在刷单赚取佣金时,被骗118万元;


3名大学生出租手机给他人使用,结果成电信诈骗分子的“帮凶”;


高中生被“红包”砸中,却被骗走3930元……


3月24日,在“广西青年反诈联盟”启动仪式现场,广西反诈中心公布了今年以来发生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并提示电信诈骗手法翻新快,众多套路要小心。


▲在反诈宣传集市上,一名学生正在向民警咨询反诈宣传信息。


01

研究生刷单赚钱被骗118万元


3月5日,南宁市某高校研究生小覃刷抖音时,在一条内容的评论区点击加入“抖音百万任务粉丝群”,在“群管理员”的引导下,下载了一个App做小任务,以赚取相应任务本金的20%作为佣金。


一开始的几单小覃均稳定获得返佣,但随着“任务金额”越来越大,“系统”提示操作失误需缴纳“保证金”“履约金”等,最终小覃被骗走118万元。


警方提醒:

所有刷单返利均是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案件近期高发,占今年以来广西电诈案件40%以上。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所有让你垫资转账做任务的行为,都是诈骗。


02

大学生出租手机成“帮凶

致二人被骗16万元


3月14日,南宁某院校学生小谭、小刘、小黄3人,为境外诈骗分子提供“手机口”业务,对方通过远程操作3人手机和Facetime功能,向境内2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16万元。小谭、小刘、小黄3人共获利550元,目前他们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立案侦查。


民警提醒:

勿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和互联网账号

诈骗分子常常以“出租账号兼职赚钱”为幌子,诱骗青少年成为他们诈骗犯罪的“帮凶”和“工具人”。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公安机关办理的“帮信”类案件中,涉案犯罪嫌疑人平均年龄不到26岁,大部分为在校学生,最小的仅为13岁。


年轻一代已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切勿为了蝇头小利而出租、出借或出售自己的手机号码、银行账户、支付账号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让自己涉嫌违法犯罪。


03

高中生被“红包”砸中

却被骗3930元


2月7日,南宁市某高二学生小梁在玩手机游戏过程中,被游戏中的网友邀请参加“周年庆领红包活动”,小梁在QQ群内“领任务”,在支付宝上发口令红包,最终被骗3930元。


警方提醒:

学生请谨慎参与网络活动

在社交软件中“领任务”,要求在支付宝上发口令红包,甚至要求按视频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学生要谨慎参与网络活动,不要轻易相信游戏中的陌生网友,切勿随意加入不明QQ群或参与未知来源的红包活动。


04

女子出售商品

点陌生链接被骗5000元


南宁市的曾小姐在“闲鱼”App上出售商品,3月18日晚10时许,有陌生网友以购买商品为由,让其点击一个链接(虚假“闲鱼”客服网站)进行发货确认,后被“客服”以第一次使用平台为由,引导“充值”“交费”,最终被骗5000元。


警方提醒:

网络购物认准官方信息

在网络上交易时,买卖双方都要谨慎点击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并留意官方聊天窗口的提示信息(提示该链接存在风险),要确保在正规真实的App内进行收付款、收发货操作。如遇到问题,应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介入解决。


05

抽奖免费领份水果

女子被骗50.5万元


1月12日,南宁的罗女士收到一个从深圳寄来的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张“抽奖卡”,上述奖品有手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水果等。罗女士扫码发现自己中了五等奖,在联系“客服”成功领取一份免费水果后,便对其深信不疑,后在对方的引导下,试图通过公益竞猜的刷单方式赢取“返利”,最终被骗50.5万元。


民警提醒:

小心“好评返红包”陷阱

慎重对待对来路不明的二维码,特别是有明显诱骗特点的“抽奖券”“好评返红包”等,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戳这里,关注南国早报👇



“星标”南国早报,接收最新资讯


来源丨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王斯

编辑丨颜   梦

校对丨麦雪莉

责编丨杨   波

审核丨王   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0771-5690127(报料)0771-5690976(广告)

猜你还会看:

• 气温飙升,但又将有两股冷空气影响广西,带来较强降雨!

• 高速路上,抱骨灰盒碰瓷!广东3人获刑

• 逼司机吃垃圾桶食物!涉事公司通报:停职调查!

• 立即停用!紧急召回!小林制药致歉

“南国早报微信视频号”
精选内容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