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专家评说“素以为绚·三重奏——卢明、李剑、魏晓伟摄影、国画、篆刻作品展”

文轩 湖北文艺 2023-06-28

请点击上方“湖北文艺”关注我们

湖北文艺资讯权威发布平台  





9月22日下午,来自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在卓尔书店围绕“素以为绚·三重奏——卢明、李剑、魏晓伟摄影、国画、篆刻作品展”进行了一场跨专业学术座谈。


湖北省文联文艺创作部主任、文学艺术院负责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蔡家园主持座谈会,他简要介绍了策展意图: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题材,也是积淀深厚的文化符号,古往今来,无论是美术、书法,还是摄影,都有许多经典表达,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立足现代与传统对话,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我们的艺术家是否有新的发现与新的表达?此次展览将三种不同门类的作品并置展出,形成“三重奏”,是否会生成新的美学与意义?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探讨。


专家们围绕展览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为发言摘要: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美术学院教授孟庆星认为,这个展览将摄影、国画、篆刻三种艺术门类组合,将抽象、具象交融在一起,形式新颖别致,是一个成功的策划。对于三重奏的解读,他表示,艺术家不仅完成了同一主题的再三咏叹,而且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荷花这一意象在不同媒介与表现手法中的艺术转换,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层次丰富,余音绕梁。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北省书法院副院长葛昌永用“311”概括了他对此次展览的感受,“3”指摄影、国画、篆刻三个门类,“1”指一个主题为“荷”,还有“1”指三位艺术家同在一个工作单位。对于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他重点谈论了艺术家魏晓伟的篆刻艺术,认为“擅学”“勤奋”“悟化”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劲松表示,三个艺术门类碰撞出的火花富有人文内涵,现场的80余件作品好评如潮,展览的妙处可以延伸出很多题外之题、画外之画、意外之意。摄影、书画、印章相互映衬、互相生发,让展览别有看点,别有意义和特色。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田飞从题材、手法等角度深度剖析了艺术家卢明的摄影作品。他认为,卢明的作品表面看似写实,实则写意,“少即是多”,艺术家只选取荷生命历程中岁月留痕的片段,用极简的手法细腻丰富的进行聚焦,表现了岁月沧桑的生命肌理,传达了艺术家的审美意象。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刘春冰将李剑的画放在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中分析。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有一定的差异性,引入西方绘画之后,中国绘画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新,此次的参展作品仅是李剑作品的一部分,中国的写意画可以无限延伸,李剑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刘春冰呼吁,“艺术创作一定要有美术批评,文人画不能局限于传统,它要和我们的时代和文化有关联,在文化里面找线索,艺术才有生命力”。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绍福对青年艺术家不因市场因素动摇自我艺术追求表示了高度赞许,他认为绘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无关其他,艺术首先就是要以情动人,保持自己的个性,安静做自己最重要”。



湖北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湖北省书画院副院长魏金修从此次展览主题、审美、形式语言的角度,谈了自己对于三位艺术家作品的感受。“打动人的是画面,是画面传达出来的情感。”看到湖北现在的一批年轻艺术家可以沉下心来,读书、写字、画画、做学问,他觉得湖北花鸟画的传承发展后继有人。



“此次缘荷而聚,光影、笔墨、金石携手相聚,捕光追影,相互辉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原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雷刚表示不同门类的艺术有不同的审美心理诉求,此次的“三重奏”撞击出了不一样的组合之光。卢明的荷,用光独到、脉络分明,赞美向死而生的精神,体现“素以为绚”这一主题,给观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蔡小容用“和谐”一词概括了她对此次展览的感受,她从展出作品的素材选取、命名等角度,分析了画面语言和思想传达的关系。



湖北警官学院教授彭宏分别用“皱纹”“孤高”“古拙”三个关键词描述了三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卢明用枯荷表现自然的代谢、万物的枯荣、人生的兴衰,那种生命历程让我觉得感动;李剑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淡淡烟霞之中疏淡用笔所描绘的茕茕孑立的形象,展现花虽败、叶已枯、枝不断的气质;魏晓伟古朴的篆刻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大巧不工、大雅若拙。”



“怎么画出自己的特点,要从自然之中去找到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黄少牧从“创新”和“法度”两个方面谈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看法。他认为,画什么题材不是重点,题材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才是关键。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认为展览不仅仅是呈现作品、表达主题,更重要的是提出新的问题,拓展新的可能。“从学科门类交互相融的观看角度和具体作品来看,共同构成了一个展陈的语境,展品、空间和公众的对话成为展览之外的时空延伸,产生出更多贴近生活的观点,可以说,这次展览从艺术创作到展示到传播再到跨专业探索和研究,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书法报》副主编张波从作品的画面表现方式和语言两个角度谈论了对三个艺术家作品的感受。他认为卢明是用摄影这种较强化的方式来表现感悟,而李剑的画,则有一种空灵的美,简单而不失高级。魏晓伟的印章给人传统古朴的感觉。



“此次三种形式的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表达,我觉得这是一种洞见力的组合,三位艺术家气质相合,从精神内部是统一的。”湖北省作协签约专业作家谢络绎表示她在艺术家的作品里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孤”,孤而不寂,对孤独的探求应该是艺术家的终极道路,孤到最后就是极致的绚,是一种自信。



参展艺术家卢明回应了几位与会嘉宾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介绍了“枯荷”的创作心路历程。



参展艺术家李剑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感悟,他说“生命是一次旅行,灵魂都有来处,艺术陪我踏上归途。”



参展艺术家魏晓伟表示,此次展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坦言,是卢明和李剑的艺术创作激发了他的灵感。




注: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发言人审定。


往期推荐

01

资讯 | 刘守华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座谈会文艺家发言摘要

02

预告丨金秋有戏!2022年东湖戏剧惠民展演抢先看

03

独家专访丨唱湖北人自己的故事,姚俐玲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04

征稿 | 第三届湖北省大学生影评大赛征稿启事

05

预告 | “尚意千载宋代书法主题展”27日开展,一图追寻宋代书家湖北足迹



请点击下方“湖北文艺”关注我们

湖北文艺资讯权威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潘   琴图文整理:简   简技术编辑:曾   瑞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单位: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湖北省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声     明:本公众号所有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均用于公益宣传,如涉及著作权等相关权益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