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社区附近,与居民一起构思他们的生活

LOOKURATING 看什么策展
2024-09-07





只要腾出自己家中的一部分空间就会产生小小的社团,逐渐会自然地和他人共享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爱好。在此会产生「第三缘分」这种缘分不是来自金钱、血缘,而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们的感情。


——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





“社区”(Community) 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ommunis, 这个拉丁词有“亲密无间的伴侣关系”等含义, 这被认为是“社区”最重要的特质。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 来自德文的“Gemeinschaft”一词, 过去通常翻译为“共同体”

但今天我们所提及的“城市社区”, 已不再是滕尼斯最初基于古典类型学基础上所定义的理想型“社区” , 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建立在某一地域和价值认同基础上的社会单元。


The Arts Of The City - 城市的艺术 - Concept Project © Giselle Lam

当“亲密无间”的特质被城市化的冷漠、疏远替代,人们开始试图找回作为“共同体”的社区,社区营造在此需求上出现,协助重建一个有场所认同感、有人文关怀的“大家庭”。

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三浦展提出的日本第四消费社会特点——“共享”的概念相呼应,通过社区营造找到项飙所说的“小世界”。

The Arts Of The City - 城市的艺术 - Concept Project © Giselle Lam

本期浓缩信号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社区营造的5个景观,在观看的同时,可以让重新思考社区与居民、在地文化的关系,拓展感官的边界,真诚地完成一次与你所处场域的交流。


The Arts Of The City - 城市的艺术 - Concept Project © Giselle Lam



会“握手”的房子

深圳玉田握手楼


玉田“握手”装置 © Leaping Creative



“这组装置是我们在城中村这种看起来比较压抑、紧张的关系当中提供的一种调味剂,它可能会给居民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心理安慰。”

——郑铮

玉田社区,属于深圳福田区,地处商业繁华地带,辖区内有家家好、乐器城等大型商场,是一个商住综合型社区,也是人们口中的“城中村”。


交错的电线、逼仄的空间、冷漠的人群,城中村的空气都使人压抑、紧张,这是繁华城市的黑暗面,与深圳欣欣向荣的印象格格不入。




深圳玉田社区的握手楼



“握手楼”原意是指距离太近的建筑,人们习惯用握手这样一个亲密接触的动作来美化这些不合规的建筑,装置的设计灵感便来自于“握手楼”这一名称。

采用老少皆知的民间游戏“剪刀石头布”中的手势,结合网络文化中的流行手势“OK”“比心”“666”等制成灯牌,安装在相邻楼宇的墙面上。



深圳玉田“握手”装置 © Leaping Creative


像素化的边缘处理让人联想到复古的电子游戏,也是在与城市建筑中常见的马赛克肌理相呼应。既不占用居民空间,又通过微小的设计美化了社区,“照亮”了这片城市的角落。



深圳玉田“握手”装置 © Leaping Creative



对握手楼名称中的“握手”含义反向运用有其具体的社会内涵。


在城市化的生活中,人们挤在“握手”距离的狭小空间内,人际关系却日渐疏离,邻里间早就失去了“握手”的亲密联系。



深圳玉田“握手”装置 © Leaping Creative



或许,安装在墙上的手势们是对路人的无声提示:“你有多久没好好认识身边的人了?”



深圳玉田“握手”装置 © Leaping Creative




城中村里故事多 · 广州岑村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视觉元素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广州岑村



广州岑村位于天河区东北部,这个村子只有一条主街,巴掌大的地方蜗居了十几万外来人员。


城中村作为城市的夹缝,折叠起了酸甜苦辣的人间故事。这次社区营造通过与居民的沟通,深入了解小人物的故事,用设计为岑村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广州岑村



设计团队通过黄、红、蓝三种高饱和度的颜色组合将字体立体化,边缘弧度的处理使文案不再严肃,静态的字体变得生动活泼。


海报的版式设计成了招贴小广告的样式,放在本就充斥着小广告的城中村内毫不违和,给人亲切感。



👇🏻以下为文案调侃设计不完全收录👇🏻

“你不是可收购物品,要坚持做你自己”

“不是我朴实节俭会过日子,是我要给生活一点面子”

“如果社会感情薄得像块饼,期待是块加葱花的蛋饼”

“除了有你想不到的意外,还有掐着点到的外卖”


视觉元素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城中村的居民大多对居住环境并不满意:“如果手头宽裕一点就会搬离这里,村里生活的人太复杂,文化素质太低。”


文案的风格幽默、真实,也将这一骨感的现实说得让人会心一笑。配上海报中对应的生活场景,表达出了生活原本最真实的核心理念。



小学教师陈老师的“个人简历”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城中村的居民往往都有“两幅面孔”,白天是都市里的卑微打工人,晚上回到城中村又转变成了另一个角色。



城中村的人们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使用了“蒙版”的创意,海报设计的独特之处,在此便在于展现出人物的“两面性”。不同人物身份的简历设计采用了两层叠加的纸。白色卡纸上印刷他们常在村里说的口头禅,PVC纸上则印刷个人故事,两层纸的叠加组成了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



左:超市收银员谭小姐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右:家庭主妇张阿姨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在视觉系统设计的更新上沿用了文案招贴海报的色彩,通过明亮色彩的几何图形增强了标识在人群中的瞩目感,丰富了字体在设计中的功能和指向性。



“世上原本无路,全是我给的套路”

 ©《灸治下的城市间隙》 广州岑村




地标的记忆

深圳宝安桥头


宝安桥头剧场 ©《坐标:剧场》



「坐标:剧场」的整个展览由工业展区、河涌观念景观、社区公园、桥头剧场和桥头市场共同组成。



改造前后的桥头剧场



桥头村,位于深圳市宝安区。从珠三角传统自然村落的“鱼米之乡”、到改革开放“三来一补”产业发展而成的工业强村,再到今日快速城市化之下的“城中村”,桥头村的历史脉络逐渐被被切断。


村子里的空间趋于单一,部分空间长期闲置或处于低效的使用状态,发展历程在深圳改革开放、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浓缩为一个时代缩影, 变为千城一面的普适城市(Generic City)中一个典型的角落。



双年展 © 南沙原创


1930至1990年代建筑文脉 © 南沙原创



桥头村的桥头剧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村民们听粤剧的场所,慢慢被时代发展遗弃,成为闲置已久的社区空间。


「坐标:剧场」展览意图通过设计,为它提出新的可能性,对桥头剧场进行年轻化改造,强化公共体验感,创造多样化的日常,形成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的交互。



形象视觉元素 ©《坐标:剧场》

改造后开幕式艺术表演 © 宝安桥头社区



展览中,荧光色的设计代表现代的概念和元素,以黑白历史图片中的人物、地标、事件作为历史坐标,两者鲜明的对比与结合,也是现代与过去的碰撞。



形象视觉元素 ©《坐标:剧场》



用蒙太奇的图片处理手法,拼贴剪辑后,形成具有强大包容性、多义性和趣味性的视觉形象。


各种元素、人物组合在一起,繁多而不杂乱。展览如剧场,反映现实,表现现实,再造现实。



海报视觉演绎 ©《坐标:剧场》



在过去桥头剧场发挥演出职能时,人声鼎沸、灯光灿烂。随着这次城市微更新的营造介入,剧场上“桥头广场”的金色大字牌,也再次醒目、具有光泽感,恢复了往昔的光彩。


形象视觉元素 ©《坐标:剧场》




古城的“平行时空”:

大鹏所城


重现 RE-APPEAR, 张长文, 胡润泽, 邹可 ©《时间之海》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新区,600多年前,它是明朝的军事要地,保卫东南沿海;600多年后的今天,它是深圳的“后花园”。


在2019年的建筑双城双年展中以“时间之海”为主题亮相。“时间”意在联结城之古今,作用于史迹传承与未来发展,呈现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在的交互关系。“海”则源于大鹏所城的地理位置,根植于其海滨文化。



形象视觉 ©《时间之海》



来自国内外的建筑师、艺术家、学者在这个充满历史感和现代生活的场域里,透过多种视角进行调研,历史厚度和创新语言并存是构成他们在大鹏在地创作的基础。


如何让当代感的艺术装置合理地生长于历史空间与人文景点之内,是一种全新的探索。



舟, 何健翔 ©《时间之海》


双墙宅, 徐亮 ©《时间之海》


混合建筑, 弗兰克·哈弗曼斯 ©《时间之海》



古城的肌理与色调是灰白色的,充满严肃的历史感。在展览中加了红、蓝、绿三种明亮的色彩使古城年轻化,给人焕然新生之感。


古城的微更新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塑造大鹏所城,同时包含了对名胜古迹未来可能性的畅想。



45度假山石, 展望 ©《时间之海》


展后书 ©《时间之海》




城市运行代码:

City-City 城市更替


city city 城市更替 © STEVEN 28KING



城市日日更新,有重复的事发生,也有新的故事出现。


你思考过每座城市需要有多少的程序员默默敲城市代码,以维持一座城市正常运行吗?



city city 城市更替 © STEVEN 28KING



作为一个脑洞大开的摄影师,STEVEN 28KING 有个想法:用网站格式的的编码在后台反复运算,去支撑起城市里的每一天。


根据这个想象,STEVEN 28KING尝试对城市纪实摄影进行设计创作,以<city><city/>的创作理念对每天浸泡在网络中的现代人发出提问。



city city 城市更替 © STEVEN 28KING



在STEVEN 28KING的赛博城市里,万物皆可coding。


夜市闪烁的灯牌和鞋档都可以是一串代码,计算机维持着其日复一日的经营。监控视角的多图编排设计,让城市的空间更像是计算机中数据库中的一角。



city city 城市更替 © STEVEN 28KING



如果STEVEN 28KING的想象成真,世界的尽头变为虚无的计算机语言,那么我们生活的意义也可能被代码填补?




以上就是本周浓缩信号

你的社区或街道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扫码添加小看,邀请你进入看什么策展城市青年接头群


我们会在群内分享交流设计、空间、展览、艺术、影像等青年文化相关的内容。在这里你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看什么策展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的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以及更多艺术文化行业动态,不定期还会有福利哦~



免责声明:图片及材料整理自网络







看什么策展 LOOKURATING STUDIO

我们以公共性策展为逻辑,生产创意内容、视觉设计、活动策展、品牌策略,我们探索社会艺术性、城市与人,关注个体的鲜活性与感知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看什么策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