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受不了大数据一直推“电子艺术周边”,我们是否需要面壁者计划?

LOOKURATING 看什么策展
2024-09-07


拜拜迪斯科@微博庞宽新裤子国货教父



艺术

是人与人

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


——列夫·托尔斯泰



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比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等等。


这个时代,实现移动互联的“手机”是我们的第二器官。



*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桓公三年》:“会于嬴,成昏于齐也。”


晋·杜预注: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其中,“媒”字,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Ulay 乌雷,《乱序警句》,1974-75/2016,© 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Ulay乌雷在MAH geneve的行为表演,由Mike Sommer摄影,2016,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当代语境中,媒介作为载体提供信息给受众,同时又作为一种衡量人事物的新标准,推动着社会一般认知更新迭代。


今天,多元的媒介创作将大众投入艺术创作的门槛不断降低。艺术的复制与艺术传播已经成为了艺术本身,成了艺术的最新形式,而天然带有传播倾向的媒体则成为了艺术家的代名词。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乌雷,《情人·长城》,1988,双频录像装置,彩色,无声,15分41秒 ©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档案、乌雷基金会、LIMA和马刺画廊


Ulay 乌雷,《情侣》,1989,一套8张宝丽来照片/Polacolor,德国法兰克福工作室,每张106 x 66 cm(带框),70 x 55 cm(照片) © 版权为艺术家所有,图片致谢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



在复制与传播的影响下,对艺术的认识也从“观看-凝视”变为“浏览”、“手机拍照打卡-分享社交圈”,由于媒介与受众的深度参与,作品与形象没有发生变化,但艺术观念则变得模糊而多样。


人的感官经过媒介的延伸与截除,屏幕贯穿感知的方方面面,我们被大数据“360度拿捏”时,可否试想在将来,我们该如何界定艺术?



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床上和平运动》(Bed-In),1969


电子艺术周边:我们习惯看一场展览拍下作品的照片,分享社交圈,刷到他者对某一艺术作品(展览/活动)的评价,或者参与网上陌生人的展览讨论……此时,我们在手机上亲眼看到的展览照片是艺术吗?是谁的艺术作品?谁又是艺术家?


技术的机械复制,不可避免地抹杀了艺术权威的“光晕”,但格罗伊斯提出,复制品也可以被再域化,当艺术复制品被重新赋予特定的“即时即地性”时,它就重新成为艺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博物馆,成为最大的艺术场域。


🟡 本文关键词:

数字时代、新媒介、艺术传播、Mass Culture、定制与消费





艺术媒介的发展



从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媒介不断变化的历史。


中世纪,版画技术使得图像的复制成为可能,大规模印刷技术使得艺术从服务宗教发展为“人为的”艺术。


而后摄影术的复制拓宽了艺术的受众,改变了受众的感知方式与参与方式。这种参与方式的变化从艺术形式上看是从绘画走向了摄影与电影,从感知方式上看则是从凝视走向消遣。在此本雅明认为,感知方式的转变引起了艺术的改变,艺术不再是以其自身为主体:观众成为了一位主考官,但这是一位心不在焉的主考官。



白南准躺在电视机中,苏黎世,1991,图片致谢Timm Rautert



正如海德格尔预见的,世界被图像把握的今天,新媒体成为空间叙事的手段。新媒体装置艺术、影像装置、沉浸式展览、互动式数字艺术作品等等,大都展现出技术对艺术的迭代性意义。艺术从小众审美逐渐走到大众视野中。





电视机“教父”

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兴起




白南准Nam June Paik,影像多媒体艺术家



提及艺术的媒介,白南准作为“影像艺术之父”,用电视机打开了新媒体媒介的开端。


25岁之前,音乐专业出身的白南准的理想是成为古典音乐家。但在德国深造期间,他遇到改变其一生观念的人——约翰·凯奇(John Cage)。


白南准自此开启了前卫艺术团体——激浪派(Fluxus)的大门,白南准以激进的音乐行为艺术很快成为席卷欧美的激浪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约翰·凯奇(John Cage)

1952年还在广播电台电子音乐中心工作时的白南准,有幸在国际新音乐夏季讲习班遇到了约翰·凯奇,并亲眼见证了《4′33″》的诞生。


自此之后,白南准彻底抛弃对西方传统音乐的顶礼膜拜,开始了探寻自我的艺术创作之路,为影像艺术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我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去听音乐,想看看美国人将怎样运用亚洲元素。但在听音乐会的时候,我渐渐起了兴趣。当音乐会结束之后,我似乎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约翰·凯奇被白南准剪掉领带



从60年代开始,当我们还是全村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看节目的时代,白南准始终坚持以电视为主导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


从“行动音乐”到闭路电视装置,再到视频录像装置。



白南准,Video Flag,1985-1996


白南准,Electronic Superhighway(电子高速公路),装置,1995 

1995年在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作品《电子高速公路》,白南准通过装置作品表达对多元化美国的看法及未来的展望,他设想在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未来,交流是无边界的。



1995年,白南准用336台尺寸不一样的电视机,50台DVD播放器,1143米的电缆和175米长的彩色霓虹灯管完成了作品《电子高速公路》。


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电视机、DVD、电缆、灯管及播放的视频影像,白南准对创作媒介的颠覆,开启了全新的影像艺术时代,同时也带来另一种视角——人类创造科技,却依赖科技、被科技所控,科技与人性的关系又该如何平衡?



有些艺术家是在做一只盒子,然后别人往这个盒子里面装东西。


TV Cello,1971,白南准和Charlotte Moorman,这系列作品充满争议,被称为“活体雕塑”



TV Bra for Living Sculpture,1969,白南准和Charlotte Moorman,“活体雕塑”系列作品之一,在此白南准预言着未来科技与人体的融合





“禁止掉头”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大事记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萌发掀起了对古典绘画权威的挑战,引用汪民安在《中国前卫艺术的兴起》屡屡提及的“断裂”来说,“不仅意味着美学风格的断裂,也意味着历史的断裂”,这是对那个时代美学重新解构的探究。



中国现代艺术展《禁止掉头》现场图



1989年的大年三十,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开幕。在“禁止掉头”交通标志的浓厚波普氛围中,“85新潮”艺术先锋用各自的方式共同构建着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神话。



中国美术馆门口现场

从铺满展厅门口“禁止掉头”的黑布、厅内混乱而荒诞的行为艺术,警方的强行介入而导致闭馆,正是这次不同于官方展览体制中的叛逆艺术行为构成了中国现代艺术萌芽时期的高潮。


肖鲁,《对话》,装置/行为,1989

肖鲁的装置艺术《对话》由两尊铝合金制作的电话亭,里面分别有一男一女在打电话的背影照片。两尊电话亭之间有一面玻璃镜,镜子前放着一台红色电话,听筒悬垂在半空,表示“对话”并不畅通。



当肖鲁在展厅对着自己的作品连开两枪后,大批警察闻声而动,包围了中国美术馆,导致中国美术馆临时清场关闭,停展4天。


这骤然爆发的两声枪响所引起的社会震撼力,宣泄了整个80年代中国满溢的精神骚动。



孵蛋期间,拒绝理论,

以免打搅下一代。


张念,《等待》,行为,1989

在“禁止掉头”展览二楼展厅里,张念戴着小帽盘坐在稻草上“孵蛋”,肩上披写着“孵蛋期间,拒绝理论,以免打扰下一代”的纸衣,周围地上散放着十几个鸡蛋和写有“等待、等待”的纸片。



张念则以一种荒诞、无聊的方式表达对高雅艺术的嘲讽,不惜用身体及尊严来对抗社会体制的批判。


艺术如何定论,每个时代的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艺术与现实的本质。89大展的这批中国现代艺术先行者们,将行为”本身作为媒介,或开枪、或坐着孵蛋,行为发生的那一时刻才是作品的真正开始。


但终究如今所能查阅的影像及资料记录无非是艺术片段的“复刻品”、一个时刻“切片”的保存,你看到的行为艺术图像及影像并不是艺术作品的本身。



关于《中国现代艺术展》的专版报道



加布里埃尔·巴尔比早有预料地指出,现今人们所接触的艺术已非艺术的本身,它们是艺术的化身,是有关艺术的图像、概念、话题,“它们指涉着、包含着艺术,艺术在这些材料之外,这些材料成为媒介,艺术是其记录、装载、反映、传播的东西”。


尽管行为艺术本身并不以记录摆拍所作的动作为目的,更需要我们“在现场”,但新的数字媒介作为一种元素或者破坏性因素出现,就注定了艺术多样化的滋生和原有艺术形态的危机。







创作进行时

直播作为一种数字媒介?



放眼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以直播为例,艺术创作的传播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媒介,不同时代下的信息载体影响着大众的视野。


早在2017年末,歌手林俊杰为新音乐工作室成立而举办的直播中便出人意料的邀请到了艺术家小松美羽在现场直播创作。



在林俊杰新音乐工作室直播创作的小松美羽



在为时一百分钟的直播中,近乎一半的时间观众都在时刻关注着小松美羽充满“灵性、自由”的作画过程。直播间上亿的观众,以互联网在线的方式投入到这场艺术创作之中。



小松美羽其他创作过程



随着数字时代不断深化,艺术媒介与艺术形式的重组与融合,数字媒介不仅仅作为承担传递作品信息的载体,在此也将观众对艺术的认识过程也从直接的“观看”切换成为间接的“传播”。


那么,如小松美羽的直播创作一般,当数字媒介具有一定本体性意义时,它是否改变客体身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小松美羽为林俊杰新音乐工作室创作的作品





身体,

也是一种共同的思考



当下,社会化已经成为艺术媒介化的必然趋势,一个由网络媒介所组成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现实生活进行了无缝对接,社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行为艺术,这种身体作为媒介的观念艺术来说,需要“即时即刻”真实地去感受体验。然而,借由数字媒体便能将身体、实物、电子等媒介信息化的方式传递,从而也自然制造了大量的“行为表演式”的艺术形式。



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 1980-1981》展览现场。图片© LUKE WALKER, COURTESY OF UCCA.

谢德庆生活在纽约的工作室里一个由自己亲手制造11.6 × 9×8 英尺的木笼子内,木笼的门由公证人贴上封条,确保他在一年的时间内从未踏足笼外。笼内有盥洗台、灯、马桶和单人床。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有时身不由己的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直播、视频影像回顾等等的边角料试图参与艺术、理解艺术。


数字媒介大规模复制/传播的影响,就如约翰·伯格所说的那样,有史以来,艺术第一次成为昙花一现的、异地同现的、有形无实的、唾手可得的、没有价值的、自由自在的形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媒介的传播使艺术从神坛走下,走向了它的受众。





有限的窥探欲



“自我监禁”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为艺术方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便向大众传达着艺术家的立场与观念。


如果能把反战的消息宣扬出去,

我们不介意别人当我们是傻瓜。


随着1969年越南战争的爆发,约翰·列侬和妻子小野洋子在阿姆斯特丹的希尔顿酒店和蒙特利尔的伊丽莎白女王酒店举行了一场抗议。


高举“要做爱、不作战”(Make love, No war!)的反战口号,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穿着睡衣在一张床上度过了7天蜜月期,成为全世界瞩目焦点,引来媒体及政界的强烈关注,在床上谈论着社会、人权、战争等议题。



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床上和平运动》(Bed-In),1969



《床上和平运动》(Bed-In, 1969)造成如此轰动的影响究竟是因为这件事行为本身还是列侬和小野洋子的“明星光环”?


媒体在大肆宣传的同时,更多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理。面对公众人物,大众的窥私欲也许才是整个事件的助燃剂。


换而言之,如果躺在床上进行抗议行为的是普通民众,结果可想而知。



你们不是对我很好奇吗?

那我就完全把自己展示给你们看。


UCCA《我拉和吃都在这儿》展览空间



2018年,陈冠希为新专辑举办了艺术个展音术,而在展览开幕前三天,陈冠希在UCCA的展览空间内搭建起一个玻璃房间,进行一场限时行为艺术作品:《我拉和吃都在这儿》


作为公众人物,颇具话题的陈冠希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反讽满足粉丝的窥探欲。在72小时内,将自己完全曝光在透明空间中供人参观。



陈冠希,《我拉和吃都在这儿》行为表演现场图



流媒体时代,极强的大众参与性促使“自我表演”与“群体围绕”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景观。


从主流媒体“真人秀”到自媒体vlog、从朋友圈自拍泛滥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直播间,当事件本身话题性大多来源于行为者自身的流量营销时,回归行为本身的艺术性,换做是你,会买票去玻璃房围观吗?





大众化的参与感



同样的方式,在2022年疫情期间也“复刻”在新裤子乐队的成员庞宽身上。


这场行为艺术里由于大众的介入,从而引发巨量的关注形成讨论话题。



14天、一个2.5X2.5米,高1米2的台子、一箱水、一箱饭、一箱酒、一箱零食、一箱最时髦的衣服、一个沙发和一个马桶。庞宽在直播间上演着《拜拜迪斯科》



作为新裤子成员的庞宽在没有告知乐队伙伴的情况下给所以人来了一场措手不及的惊喜。


从第一天直播开始、便有群众闻讯赶往现场围观,上百万的在线观众在直播间里品头论足、众说纷纭。彻底点燃了网友的好奇心。



在四周没有墙壁、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这个不到三平米的台子就像是一个美术馆的展台。没有隐私、没有依靠,庞宽更像是动物园里被围观的生物。


直播期间在台面的绘画及文字



展览空间内,庞宽从始至终并没有和周围观众进行互动。只是向大家展示着如何消磨时光:刷手机、看杂志、抠脚、挠痒、喝茶、调酒、在马桶旁吃自热饭、天黑后用音响放歌……


在直播的第二天,展览空间便因为人群密集而暂停对外开放,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隔离。而直播还在继续。





而后“看庞宽上厕所”冲上微博话题热搜,大家把关注点都聚焦在了上厕所,多少人每天在手机屏幕前守着这一大行为。网友们好像什么都没看到,又好像什么都看到了。





14天的直播变成了互联网界的狂欢,网友们甚至自发形成了观察小组,制作共享文档记录起庞宽日常《庞宽14天艺术行为观察记录》


文档详细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7天以来,庞宽的各种姿势、形态,大大满足了网友对公众人物的窥私欲。



来自观察小组《庞宽·4天艺术行为观察记录》



在一次采访中,庞宽说道,“因为疫情出不了门,每个人都不快乐,大家需要娱乐、需要开心,我想给大家带来快乐”,这一次庞宽确实做到了。





《拜拜迪斯科》这一事件中,赋予其象征性的关键是“14天”,直播间的生活记录就像是记录我们每个人在疫情封控下的生活写照。


与表演者零互动的观众们,自发性的集体行为参与其中赋予了这场行为表演更深层次的意义。


数字时代的艺术媒介化打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同频沟通。假若没有上千万网友的参与,庞宽也许只是在上演着14天的自我隔离。



刺猬乐队主唱兼吉他手子健赶到画廊,想探望一下庞宽,发现画廊被封了。图片来源 © 子健RockZO via 新浪微博



当然,网上也不免有很多人嘲讽庞宽的行为艺术缺少创意和现实意义,而且早在之前就有不少人做过类似的行为,比如1978年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长达一年的谢德庆,又或者是将更有名气的陈冠希在UCCA的行为拿来比较。


不过,数字媒介的便利,不就是能将同一行为无限复制与传播,此时“经验的优越性”便化为乌有。对于信息无差别化,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是形式的创意与现实意义吗?


行为的本质或许并不是艺术,而是对大众眼下同时发生的“普通”的“14天”生活的演绎与反思。





文化,定制,人人



过去,媒介作为工具,一方面放大着人的感知力,同时也限制在这部分感知上。


围绕着早期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创作的古代宫廷绘画,以工笔设色的写实风格为主,在格法严谨的表现形式与风格下培养了大批的民间画工为宫廷所用。



清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诸如此类的宫廷画、雕塑、壁画在当初被定义为匠人技艺,流传至今演化为逐渐消失的传统艺术。



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蜡染也是苗族民间匠人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创作利器。

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当媒介工具多样化,降低了参与门槛后,艺术家不再局限于那些掌握艺术天赋的人,人人都可以成为 “艺术家”,艺术作品也可以引入大众的参与来共同完成。



回到文章开头的发问,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大数据,我们每天能刷到至少几十条编辑甄选的艺术分享,艺术作品无差别的展览拍照打卡,博主个体性的艺术活动评价,甚至是在线上直接参与某些艺术家的互动……这些是艺术吗?



1995年电影《金玉满堂》中豆腐雕刻的八仙过海

食雕文化是食品雕刻的简称,于中国烹饪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因八十年代酒席文化而盛行,如今由于主流快餐化发展而淡出大众视野。

以水为墨、地面为纸。大笔一挥、肆意洒脱。在公园、广场、马路边,时不时会有大爷拿着大笔在地上奋笔疾书。



可以说的是,我们看到太多的“电子艺术周边”,当绝大多数艺术趋近于以一种扁平化的方式被认识,一切“典型”都将“类型化”、“标签化”。



媒体带来的高速传播强烈压缩了历史的纵深,历史变得扁平,一切需要在时间维度中展开意义的信息只能诉诸快速易懂的媒介,以意义消解求得简单的名义上的共识。



更需要警示的是,维多利亚·亚历山大在《艺术社会学》中提醒,“当前的文化产业生产的艺术是为某个细分市场高度定制的”


尽管大数据现在还无法精准地“猜你喜欢”,但你手机的短视频、社交分享平台上,平台制造商甚至不需要自己去创造内容产品,被推送过来的高度定制内容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不再被视为公明,而是消费者。



Yoko Ono 小野洋子, FLY (1996), billboard installed in Richmond Virginia. Photo by Stephen Salpukas. Courtesy of Yoko Ono

Still from the film FLY directed by Yoko Ono and John Lennon © 1970 Yoko Ono



未来,当艺术与传播完美融合时,“人人都是艺术家”也意味着“人人都不是艺术家”,均质的传播几乎会使得艺术话语失效。


之于艺术,是否终将只剩下艺术之名而已?


之于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预言何时到来?我们都无法预测,至少,我们还能了解到一点何为媒介与何为现实的概念,保留一个成为“面壁者”的机会。



中国现代艺术展《禁止掉头》现场图



· 参考文献也推荐阅读 ·

1. 于润生, 赖雅芊:《艺术是传播:从艺术史到艺术传播学》.《艺术学研究》(期刊), 2020.

2. [瑞士] 加布里埃尔·巴尔比:《新媒介与旧媒介——给予媒介史的二者关系案的理论化探索》,戎瑶译,《全球传媒学刊》2016年第3卷第1期.

3. 王方:《数字时代艺术媒介化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 2017

4. 唐宏峰:《艺术及复制——从本雅明到格罗伊斯》,《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第55页.

5. 周京娴:《数字时代的艺术媒介化研究》,2021.

6. [英]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31-32.

7. [德]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p128.

8. [英]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上下滑动看看!






评论区留言说说

三体世界还未到来之前,

艺术是否也需要面壁者计划?



扫码添加小看,邀请你进入

看什么策展城市青年接头群


我们会在群内分享交流设计、空间、展览、艺术、影像等青年文化相关的内容。在这里你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看什么策展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的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以及更多艺术文化行业动态,不定期还会有福利哦~


图片及材料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看什么策展 LOOKURATING STUDIO

我们以公共性策展为逻辑,生产创意内容、视觉设计、活动策展、品牌策略,我们探索社会艺术性、城市与人,关注个体的鲜活性与感知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看什么策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