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望江楼读书会 | 2018年度校友推荐书目一览

云南校友汇 望江楼平台 2022-10-07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望江楼2018年年度书目推荐活动收到了许多学霸校友们的推荐信,我们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书评展示给大家,因篇幅所限,略有删节。今年,荐书人将有可能带上这份书缘,与其他校友们相约望江楼读书会,敬请期待!

赫尔曼·黑塞著:《悉达多》,杨玉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荐书人:谢学军   中山大学1983级校友


这大概是本人生不同阶段都值得重新阅读的书,相信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想起被尘世薄纱蒙起来的曾经的自己。读完后感慨万千却又难以用言语表达原文带给我的震撼,自己的体悟终究也是浅显的、私人的,但大概对每个人来说也会是独一无二的。

这本书讲述了青年悉达多寻求自我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他经历了贵族、苦修、问道、尘世,出世又入世,才最终寻觅到自我。人在社会中有无数的定位,自我却源于内心,而它又是不断流动和变化的。认识自我的过程充满了痛苦与迷惘,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但其实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任何歧途,所有的道路都必须经历,人在经验中习得的,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无意义的。

佛陀在本书中被分为悉达多和乔达摩两个人,一个人不断追求的王子,一个人已然顿悟的圣贤。即使年少时已经直面乔达摩,为了成为那个样子,悉达多却也不得不经历一些看似与之无关的生活,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什么,又失去什么,而其中哪些才是真正能使内心平静安宁的。如果不去经历这个过程,那么也还会有别的生活、别的欲望与诱惑,其新鲜感足够在短时间蒙蔽任何人,也有力量令人堕落沉沦而难以自拔。

很多人成年之后忘了年少时使他们感动的东西,也许就是在充斥着欲望和娱乐的世界中失去了自我,这样的生活想必是永远焦虑、空虚而难以被填满的。如果我有一个要寻找的“乔达摩”,我想他一定是我年少时候的模样,是我体会了无数种生活,寻觅了无数种方法后,依然热爱的目光赤诚的模样。失去自我往往始于内心与外物的矛盾,外物不再能满足内心诉求,内心不平静便否定自身或否定外界。而真正的平和却是接纳自身与外在的一切。否定、厌弃、重识、接纳,人与外物终究是不可分的,人也是其所在当下的一部分。经过放纵,经过求不得,经过冥思,重新渡过曾经渡过的河。万物中的每一个自我,都独特而值得敬爱。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出版社2010年版。

薦書人:夏晖  昆明医科大学2007级校友


國共內戰大家並不陌生,可是大家有沒有過疑問,為何中國人和中國人可以打那麼多年,死傷之慘重比抗日戰爭有過之而無不及?對內戰爭究竟為何?信仰、意識形態、還是美蘇的棋子?作為中國人,這場戰爭沒有絕對的贏家。一位打了勝仗的國軍將領看到大批共軍的屍體時感嘆:「一將功成,萬人骨枯」。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國家利益」,只有一顆人心。林彪圍剿長春兩年,國軍和百姓餓死百萬。他給毛澤東寫信說:不讓飢民出城,已經出來者要堵回去,飢民都很費解。他們對我表示不滿,怨言說「八路見死不救」。他們成群跪在我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將嬰兒小孩丟了就跑,有的持繩在我崗哨前上吊……

無論圍城還是守城都是職責,可職責沒有人性。內戰這段黑暗歷史,有的被選擇性遺忘,有的被選擇性刪除。心中最脆弱的不願談,怕被踐踏;最傷痛的不忍談,怕被利用。對人訴說而不能獲得理解與體諒,不如把記憶鎖入抽屜,華人世界的傷痛就鎖在很多這樣的抽屜裡。

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我們被掌握話語權的一方灌輸他們想讓我們知道的事,重造一段有利於勝利者的歷史。戰敗的一方,從此埋藏記憶沉默不語;戰勝的一方,在以後的歲月裡建起很多紀念碑來榮耀他的門徒,彰顯自己的成就。而我們忽略的也是渴望的,不就是客觀的事實和另一個角度嗎? 

龍應台把所有戰爭的參與方都挖苦了一番又同情了一番,那份沉重,不亞於這段年份,不亞於華夏民族,不亞於東方文化在西方主流文化中撕扯的傷痛來得衝擊力大。最後引用作者的原話作總結:“我不管你是哪一個戰場,我不管你是誰的國家,我不管你對誰效忠、對誰背叛,我不管你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我不管你對正義或不正義怎麼詮釋,我可不可以說,所有被時代踐踏、侮辱、傷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岳南 :《南渡北归》三部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荐书人:杨宇亮  清华大学1993级校友


这套书是中国知识精英在多事之秋的“清明上河图”。全书囊括了蔡元培、梅贻琦、陈寅恪、胡适、傅斯年、叶企孙、梁思成等几乎所有传奇学人从抗日战争至六十年代的多样命运和学术追求。描绘了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流寓西南的坚守,在抗战胜利后北返故地的艰辛,在内战结束时个人抉择的惶惑,直至最终有如两岸相隔、霄壤之别的个人命运。作为20世纪知识分子的恢宏群雕,全书不仅是文化精英的传记,更记录了群雕背后的全景式历史。其资料极为翔实,注释约为正文的四分之一强,多为作者在著述的八年中费尽心力所收集,史料多互可印证。全书不落政见窠臼,规模宏大、意旨高远,既有民族大义与家国离乱,也有麻辣八卦与个人情感,可读性强。特别是第三卷每每令人扼腕长叹,难以卒读却无法掩卷。其文字平实难称华美,甚至有些野气,是否喜好见仁见智。不过,内容远比文字重要。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版

荐书人:谢学军  中山大学1983级校友


这本书应该算王国维相对全面的作品集了,每个部分相对独立,闲暇时可读一两篇。因为用文言写作,再加上作者大量引用古文,所以我读起来稍慢些,而且如果不是和王老爷子兴趣相投且对所述内容有一定了解的话,难免需要翻阅其他资料,但这也是阅读中有趣的部分。囿于水平,读书笔记只能很浅显地写写。

本书头两编讲的是先秦诸子学说和西方哲学家理论,作者把古今中西关于同一话题的探讨总和在一起对照分析,对一些我们脑海中既定的观念提出了更新颖、完整和符合现代人思维的解释。后面的部分则相对轻松些,第三编为《人间词话》和其他文学评论,私以为《人间词话》绝对值得一读再读。关于词的审美与写作,于人生百态又何尝不适用?第四编关于教育、文学、读书等方面感言,不同读者各有所感,各取所需。第五编是作者所作的序与跋,其中大部分都在我的知识盲区,像是打开新的领域,遇到喜欢的,完全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第六编很有趣,是王老爷子的诗词,满满都是读书人的敏感、清净和出世感。仿佛眼前有个文人在堆满书籍的屋中伏案,思绪包容了古往今来和宇宙万物。

我在阅读的最后突然又想起本书的名字,而我们在自己的书房里又真正静下心来读过多少,想过多少呢?阅读与分享是快乐的,但阅读不尽然都能与人言说,读和写某种程度上是很私人的事情。通篇读完用了很长时间,我感慨于自己的无知,但也为这种无知而欣喜。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荐书人:李承蔚  四川大学1997级/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校友


作为一名法律人,原本应推荐法律方面的书目才“务正业”。不过自学法律以来,我便感到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逻辑,而是温情的人文“化”成,法律人应透过法律去探究背后的人文底蕴,透过个案现象析出的矛盾根源,找出症结,以求通过修身正己,躬自厚以教化于人,从而化解当事人间的纠纷与恩怨。

“知识分子”一说早已约定俗成,大意指上过高等院校的读书人。按此定义我也算知识分子(至于是否名副其实是另一码事了),就得尽一份力,务知识分子的本分。回顾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自春秋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开始,“士”便肩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以身体践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无恒产仍有恒心”的道义。近年不断有人言及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问题。慎终追远,知识分子欲有所作为,得从传统中寻根,搞清楚自古以来我们如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何实践“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如何承传“循吏”的使命与道统而避免落入“酷吏”的窠臼等。时下,无论为民还是为官,若能以士大夫精神为己任,点滴设身处世,自然不辱知识分子的冠名,以行动承传博爱天下、舍身取义的精神。为此特别推荐这本书,以期诸君重拾“士”的精神。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被討厭的勇氣》,葉小燕譯,究竟出版社2015年版

薦書人:夏晖  昆明医科大学2007级校友


這本書讓我再次關注人類恆古不變的特質,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依賴關係,轉變為人際關係自立,最後到「我們一起幸福」的愛的實現中。這套體系是由人必經的成長之路所決定的,兒時的我們離不開父母的照顧,依賴和求關注是生存的必要技能,而自卑心也隨之而來。

在這種模式下容易出現脫序行為,分五個階段。1、尋求稱讚(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地位)。2、引起注意。3、權力鬥爭(證明自己)4、復仇(一再重複對方討厭的事,控訴我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你害的)。5、證明自己無能(這是關係學裡顯而易見的規律)。人與人之間應該形成合作、夥伴關係、發揮各自特長,這是人類社會群居保護原理。分工合作的前提條件是信任,一旦產生了信任,同時你信任了自己,就達到自立,有了幸福感,而幸福感背後更深的東西就是愛。如何從只為自己著想轉變為為大家著想?

首先要認清愛情沒有命中注定,有的只是愛的能力和驅動力,它的目的是你希望擁有哪種生活方式而已。擺脫依賴和自卑最好的方法是直視自己的脆弱,唯有接受自己才能有勇氣依賴自己。過去我們都是為了討人喜愛而被動等待,而現在我們要接受被討厭,把「我」解放出來,認識到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從「我」中解放,由「我」變為「我們」,才能去主動追尋,才能無條件地愛。



林語堂:《讀書的藝術》,小倉出版社2013年版

薦書人:夏晖  昆明医科大学2007级校友


林語堂用詼諧深厚的語言為我們展現出那個年代的摩登中國,展現出國人骨子裏不隨時代變遷的那份氣節。讀書的藝術,乍一看和讀書有關,倒不如說是和文化有關,稱之為讀中國文化的藝術就更容易理解。字裏行間充斥著作者對當時實事辯證的看法,其中談理想教育、論談話、論幽默、論「性」的吸引力、廣田示兒記更是以開放而嚴謹的態度讓我們體悟作者整合性思維的智慧。林語堂把中英語言吃得很透,從而能以相對的視角凸顯各自的魅力,這啟發我認識到萬事萬物息息相關,絕無孤立的宇宙規則。感知不同文化的內涵應從語言入手,即邁入女神之閫闈,重新咀嚼聽、說、讀、寫乃此門藝術之要道。



不题撰人:《海游记》,上海古籍社影印版古本小说集成

荐书人:周洲  苏州大学2003级校友


这是本清代的海洋神魔小说,作者借主人公在海外异邦游历的故事针砭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书很短,语言是文言白话,阅读无障碍。书的特色可用三个词来概括:通俗有趣、毒舌犀利、脑洞大开。

1.通俗有趣。它的题材新颖有趣,故事妙趣横生,行文颇多趣语。此书和《疯狂的石头》感觉非常相似,你一边觉得故事实在荒唐,一边又会忍不住陷入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2、毒舌犀利。每个章节都有打油诗,金句频出,话糙理不糙。比如:“但见公门生意好,那知人世哭声多”“要知海下奇闻事,须读人间未见书”读这些诗我常常会心一笑,心想作者又瞎说大实话了。3.脑洞大开。本书既有海底苗王与后妃之间的爱,又有仙佛两家的污亵。惩恶扬善,三观端正。每个故事都是逸闻奇事,每个故事又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镜像。作者写的虽然是“一番荒唐海话”,想要批判的却是“不愁下海风波险,只恐还乡盗贼多”的荒唐社会。言外有音,振聋发聩。



爱德华•威尔逊:《创造的本源》,魏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荐书人:徐冠林  重庆大学2012级校友


威尔逊提出生物学追寻三个层次,what定义现象的结构和功能,how 探讨什么令其存在成为可能,why解释为什么该现象及其先决条件一开始就存在于世而且不是另外一个样子。作者把what how归纳为近因,why归纳为终极因,认为这些年来对人类生命的科学解释需要涉及近因和终极因,而人文只能追问到近因。他接着论述这些年来人文的被重视的程度是不够的,很大原因在于人们只是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层面来看待问题。为了未来哲学的发展,威尔逊主张人文与科学结合,特别是古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结合。只有明白了“万物是理解人类尺度”的道理,我们的科学和人文才能更进一步。



露西 F.阿科特、理查德·迪弗斯:《行为金融学》,戴国强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荐书人:聂德明,四川大学2016级博士


本书综合运用博弈论基本理念和心理学基础原理,研究结构化行为金融并解析其应用,用实例阐释金融理论与人的行为的结合及实践,重点分析在金融原则基础上的预测、偏见、过度自信、情绪以及社会力量等心理因素对行为金融的影响及效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行为心理偏差对于个人投资者、金融从业人员、市场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及决策的影响,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陳之藩:《陈之藩文集》,天下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荐书人:蔡珊珊  中南大学2006级校友


剑桥大学的斯诺曾指出科学与人文是两种对立的文化,而曾于剑桥但却与斯诺不同时间读博士的陈之藩却将两者融合。陈之藩学的是电机工程,幼时因其父重视旧学而文字功底深厚。文集跨度五六十年,散文从大学时代与胡适之写信探讨青年对时代的迷茫开始,然后是去美国与英国著名学府求学的点滴,接着是美国、香港与台湾教书与办学的经历,期间见识过不少当时的大家们,用简洁干净的文字呈现了不同时期与“大家”如胡适之、杨振宁等人的交流与思考,还调研与记录了不同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奥本海默等人的传记和故事。透过一个个有趣的小细节,揭示这些伟大人物背后的思想。



拉塞尔·柯克:《美国秩序的根基》,张大军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荐书人:虎良灿  兰州大学1985级校友


1620年11月,当美国人的清教徒先民们为了逃避英帝国的压迫,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并拟定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时,美国这个自建国以来就一直繁荣强大的国度就种下了在上帝的恩典下的自由、公平、宽容与相互约束的种子。纵观美国的方方面面,你总能找到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样,在《圣经》的旁边,可以容纳《古兰经》、《金刚经》、《火教经》乃至《亚格达斯经》,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这粒种子所开的花结的果,没有遭到个人私欲的强烈摧残,两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新鲜和芬芳。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李育超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

荐书人:罗怡  四川大学1989级校友


这本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1961年荣获普利策奖。小说的剧情与人物部分取材自作者对其家人与邻居的观察以及一起发生在作者10岁时的事件。虽然故事题材涉及种族不平等与强暴等严肃议题,但其文风仍温暖风趣。此书刚出版便获得极大成功,成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长小说之一,可谓老少皆宜。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荐书人:刘琪瑶  北京师范大学2011级校友


这本书从较深层次比较中西文化异同,解读两者为何存在差异,包含了很多哲学思想。同样是“和谐”,中国强调整体,有时为了整体甚至会扭曲个体。比如阎立本所绘《晋武帝》,帝王身形比旁人高大,文人画常用离形、变形、轻形获取整体的神似和气韵。西方文化强调部分,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艺术作品多依靠“数”的关系,绘画不会因为突出主角而损坏其他人的实体性。比如为了突出耶稣,《最后的晚餐》用的是放射性线条来放大,而不是直接扭曲实体的大小。



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等:《赋能》,林爽喆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荐书人:黄波  中山大学2004级硕士


2009 年初,任正非号召华为员工向美军学习:“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这句话可以追溯到那个活捉萨达姆,推翻塔利班,打死扎卡维的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的著作。他为了应对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环境,摒弃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的泰勒式“科学管理”,在伊拉克一场场残酷的战争中对特遣部队进行重塑,将其打造成由灵活小队组成大团的韧性团队。领导者“双眼紧盯,双手放开”,不断锻炼团队成员才干和自我调整能力,团队成员“互信、有明确的共享目标”,可以“自行其是”。



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荐书人:蒋浩 华南理工大学1987级校友


信息社会的特征就是因“丰富”而匮乏,貌似选择的多元其实也是选择的困难,真正能做到保持独立思考并不容易,因此能清醒而不是盲从需要每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判断。《乌合之众》这本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研究的开山之作,令人开卷有益。个人认为阅读一定要广泛而宽杂,对于大部分知识工作者来说,如果仅限于阅读本专业书藉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是与圣贤会,与智者见,与同道晤,与友人谈…,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烛照自身,在一个时代多元变化的当下,如何了解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看看勒庞先生的这本经典之作就颇有意义了,作者本身是个医生,业余爱好研究社会心理学,蔚然大成,由此一观可知行思无涯。



周康梁:《英国那一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
荐书人:张宏雷  武汉大学1988级校友


本书是作者在留学期间对英国社会、历史、人文、生态所作的引人入胜的描绘。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艾佩诗为之作序说翻开本书可以“步入一次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奇妙之旅”。作者以记者的眼光和技能在城市与乡间探索、发现、记录,通过对英国文明(所谓“西方那一套”)的深入观察,增进国人的真实了解。在“自讨苦吃的公仆们”一节中,作者认为英国政府高官,从首相到市长,在制度、媒体和民众的虎视眈眈下“官不聊生”,而“作为外国人,在英国生活的每一天也并不总是舒心惬意,本书之所以没有更多呈现自己碰到的烦心事儿和接触的阴暗面,是因为如果我们只盯着别人的短处,不仅无助于自身进步,反而会生出狭隘的自以为是。”

部分优秀短评


四川大学2010级研究生,巴黎七大2013级校友孟翔鹭推荐《吃麻雀的少女》和《死于象蹄》:


《吃麻雀的少女》是部现实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小说,叙述纯真而又残酷。作者用孩童的视角把那个时代的种种编织起来,聚集在小小的麻雀身上,它代表着对故人的怀念,也象征着对死人的哀悼,因此麻雀是父亲们;它虽小但五脏俱全,飞翔于天空,驻足于枝头,始终平凡却是我们回忆的铆点,因此麻雀也是孩子们。《死于象蹄》基于无意识迸发出来的文字跃然纸上,在字里行间会引起不同读者不同联想的未说之物着实吸引人。精神分析使我们向艺术家学习无意识的表达,这本小说就是例证。


云南大学1986级校友倪涛推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个重要的政治学、伦理学概念,揭示了每个个体的伦理道德和政治责任。“枪口抬高一寸”其实非常困难,但是不是因此我们就要放弃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道德约束?我们经常处于两难之间,阿伦特的问题是我们永恒的抉择之问。

嘉兴学院2008级校友白江民推荐《正义论》(修订版):


作者从理论而非操作层面论证正义,秉承了美国学界一以贯之的实用主义传统。从上世纪70年代问世到现在,这本著作已跃升为学术经典。罗尔斯在这本书上花费了数十年心血,而中国的不少著名学者著作等身却无一可观。


四川大学2012级博士刘红春推荐《走出帝制》:


这本书由秦晖近几年的近代史文章组编而成,集中了他对清末到1949年的分析与评价,表面上是大杂烩,但仔细阅读后会发现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与层层递进的追问。所谓帝制指的正是秦制,走出秦制不仅是为了走出秦制的缺陷,更是要走向希望。


云南民族大学2007级校友汪绍林推荐《平凡的世界》:


多年以后,我站在死神面前,准会想起初次购买《平凡的世界》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我还只是个15岁的少年,用积攒大半年的零花钱买了套橘红色封面的《平凡的世界》,从此,循着书中孙少平的人生轨迹,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平凡而又踏实的一生。原谅我如此煽情地褒奖它,毕竟这是一本塑造我人格的书,其他的只能算修补。


四川大学2009级研究生董鸣鹤推荐《老人与海》:


这是一出孤独的个体在命运的汪洋大海中冲击和毁灭的悲剧,作者讴歌了人类为了生命的美丽和庄严,无论在怎样的灾难和绝望中,都义无返顾地承担命运之恶,承担自我选择的伟大精神。


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1993级硕博陈东推荐《致命接触》: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理性的疆域必将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日益扩大。人类看似终将征服宇宙。但《金刚经》早就指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如果我们的世界终是虚幻,我们能穿越虚幻反抗命运吗?巴克斯特以他独特的视角,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就上述问题为我们描绘了一种黑暗的可能。

 

北京大学1997级校友罗芳推荐《少有人走的路3心灵地图》:


本书封面勒口处有几段简短的话,恰如其分地对其作出了评价:这本书是为我们这个纷扰的时代而写的。遇见这本书,需要进行一场缓慢的阅读,这过程就像一股暖流浇灌心田,水过之处,心已经漫洇湿透。


四川大学1989级校友黄宇推荐《战略论》:


英国军事战略大师李德哈特基于对三十场战争,280多场战役研究所得,提出“间接路线”,本质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从心理到意志角度评估局面和拟订策略,不要过于迷信资源,僵化的硬拼损耗是低级耍法。


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肖本红推荐《激荡三十年》与《激荡十年》:


吴晓波的这一系列书籍以各种风云人物为主线,用幽默风趣和别具一格的笔法,写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各种风起云涌与改革浪潮,多少豪杰沉沉浮浮,给我们后来者带来职业的深思、生活的启迪与人生的感悟。


上海财经大学2003级博士郑逢波推荐《三体》:


《天龙八部》里作者用神道里不同层次的生命经历来反映人世间的悲欢愁苦,而《三体》用宇宙中不同层次的文明经历反映人性的不同侧面,具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它对科学知识的想象运用绝对让你脑洞大开。


四川大学2011级校友夏兴国推荐《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和《三度修炼》:


据《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归纳,男人习惯“聚焦”,女人偏好“发散”,男女之别导致了他(她)们在思维模式、做事方法、交流形式上的不同,以至于彼此间离得很近却可能互相伤害。尊重并利用差异,将让你更受人喜欢。

《三度修炼》启发我,人生如莲,成功是浮在水面上的花,它是否美丽灿烂取决于水面下看不见的根系和养分。我们太在乎成功,以至于全部心思都专注于水面上看得见的花朵,却疏于关心决定这朵花荣枯的根和本。实际上,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


北京林业大学2000级校友王曼推荐《智能商业》:


这本书对我有3点启发:1、阿里巴巴早期摸索建立的生态图谱至今仍在这个连接各个业务线的战略框架内运营;2、解答平台如何“赋能”;3、平台是由点、线、面逐渐生长出来的,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立体发展,会让企业的壁垒越来越高。


四川大学1989级研究生宫爱玲推荐《格物致理·批判性科学思维》:


本书通过实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物理学定律和原理背后的故事。作者希望这些物理学背景及物理学家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够成为带领我们超越科学世界的忠实向导。


云南师范大学2006级校友杨南推荐《主动投资组合管理》:


量化股票策略之外,许多投资者和他们的投资顾问开始透过管理的镜片审视所有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流程。例如,投资经理如何创造高信息率?他们是怎样组合自己的能力,广度和效率产生持续的正向业绩?本书可以给你导向。


云南财经大学1986级校友向宁推荐《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十四年》:


1931年到1945年东北一直被日本占领,中国人在这14年里做了什么?作者选取了敌伪档案和日军官兵的照片,通过一个个中国抵抗者,一个个抗击的战场在敌方资料中映射出的片段,立体地反映了那段艰苦不屈的岁月,填补了东北抗战史空白,行文流畅,文字通俗。


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1987级校友殷家莹推荐《过犹不及》:


本书的作者分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和讲师,其主题谈的是关系。写作的锚是《圣经》中关于关系的阐述,由各种关系错位、破坏的案例的讲解寻求什么时候说不,什么时候说好的心理界限,从而建立健康的关系。


兰州大学2001级校友杨茜推荐《寻路中国》

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30年变化。作者是纽约客驻中国记者,他开着一辆车走乡村,走长城,住农家小院,从乡村到城市、从农民工到企业家,追寻现代中国,讲述一个个人物的变化成长故事,但又不漂浮于表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冷静,客观的旁观视角视角。


四川大学1985级研究生杨云慧推荐《今日简史》:


这本书被很多人认为是2018年最值得读的书之一,作为“简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探讨了今天的我们到底面临了哪些最重要的议题,如果不解决它们或者改变问题的内容,人类将会被自己任性的发明推入绝境。


北京大学2004级校友冯立冰推荐《在北大听讲座》:


北大的精髓在于学者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批判的勇气和创新的魅力。这本书收集了很多北大名师的讲座,读着就像身临其境。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在北大的教室中学习,但是思想的权利属于每一个人。


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1977级校友傅文推荐《未来简史》:


作者从人类进化、宗教影响和科技发展等多个视野给读者呈现的既不是科幻,也不是预言,而是正在进行的现在。视角独特,论证严肃,让你脑洞大开。


此外,清华大学叶燎原、张婕,北京大学王生云、李卓熹,人民大学赵倩、四川大学龙大刚、杨博、夏兴国,云南大学纳仲民、胡翔,南昌大学张田、闽南师大黄燕萍、云南师大黄娅、西南财大郑文祥,兰州大学杨茜,还推荐了《未央歌》《家庭:无形之塔》《论语》《方向》《原则》《从一到无穷大》《源泉》《童年的秘密》《金字塔原理》《挺经》《北岛诗歌集》《沉思录》《悟空传》《鲁迅全集》《睡不着》《红楼梦》《明朝那些事儿》《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在此一并致谢。

望江楼读书会工作组

2019年2月24日


文案:赵微 谢文国 石凌峰

编辑:王仰平 段维

望江楼读书会简介

已经毕业的校友里,有一部分人依然保持着阅读与思考的习惯,但限于时间和精力,空有向化之心却独学无友。由40多所省外重点高校云南校友会共建的“望江楼公益活动平台”之望江楼读书会,召集散落于各专业领域有探索热情且具备完整知识体系的校友,用思想交流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以他人之眼为眼,发现更多同道。

其他读书会相比,我们的特点是,筛选经典书目和公共话题,邀请专业主讲人,鼓励大家于业余时间面对面,在分享中锤炼表述,问答中激发新知,阅读中磨砺感受,笔记中改善思路。

仅如此,我们还在网上开辟了一方净土,推动社群形成切磋碰撞、相互砥砺、彼此启发的学习氛围,除了拒绝违背伦理底线与破坏社群的言行之外,容纳所有立场与方向。

欢迎长按识别志愿管理员二维码加入望江楼读书会,在这里,您将与各省外重点高校校友们成为一辈子的书友!


往期活动掠影


江楼校友之家”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大、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大、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政、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按拼音顺序排列)云南校友会共建;云师大附中校友会、昆一中同学会、曲靖一中昆明校友会、云南青年海归协会、北京理工、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广外、哈工程、华中科大、吉林大学、江西财大、兰州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西安交大、西南大学、西南政法、中国农大、中国政法、中国海洋、中央财大云南校友会、中国好青年、晓帆学社协办


务各共建协办方校友,搭建一个公益的求知、运动、休闲,共享、共建、共进的校友沟通交流平台是望江楼校友之家的宗旨

在这里

不论你来自哪个学校

都请以

师兄 师弟 师姐 师妹

彼此相称

欢迎添加“望江楼校友之家”为微信好友

欲加入各校友群、或有任何意见建议欢迎留言

添加时请务必备注毕业学校-高考年份-系名-姓名

(如:X大-99法学-XXX)


感谢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望江楼平台公众号!

各校校友的需求,就是望江楼

校友之家活动平台的服务目标


如果您对我们的努力感到满意

请点击下方喜欢作者

or右下角好看

or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微信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