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科创板上市,车圈前浪正在变成科技后浪
提档、加速,距离吉利成为科创板汽车第一股的日子越来越近。
9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吉利汽车登陆科创板的申请。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吉利汽车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7.32亿人民币普通股,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04.24亿元,其中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200亿元用于包括新车型产品研发、前瞻技术研发、产业收购及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此次吉利汽车上市的联席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0.02港元,发行股份数为不超过17.32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占发行后股份总数不超过15%。
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当日,吉利汽车(0175.HK)收报于17.1港元/股,涨逾4.40%。
资深投行人士、前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对出行一客(carcaijing)表示,科创板较高的估值,可能是吸引吉利的重要因素。同时,现代汽车工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也符合科创板的定位。未来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到A股、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这会是个趋势。
有观点认为,吉利回归科创板仅为储粮过冬。但根据观察,这只是吉利全面科技化战略转型中,比较显眼的一手棋而已。
按照时间节奏来看,吉利汽车大概率会成为科创板汽车上市第一股。事实上,在业内看来,比起这一头啖汤的名望,作为有国际水准的中国汽车龙头企业,吉利向智能电动出行科技集团转型的步伐正越发加快。
为何选择科创板?
在业内看来,吉利汽车回归A股市场,本在意料之中。
吉利汽车于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吉利汽车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买卖港股名单。2017年2月,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吉利汽车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组合,是当时恒生指数50支成分股内唯一的汽车行业股票。
在港股市场,吉利汽车的估值不高。最近一年来,股价在9.5港元/股至16.1港元/股间徘徊,最近60天,共有20家机构给出买入或推荐评级。据花旗银行此前报告显示,A股挂牌的内地汽车股估值,较汽车股H股估值溢价65%。
“这时候选择科创板上市是好事儿”,西部证券电动智能汽车首席分析师王冠桥告诉出行一客(carcaijing),近两年汽车产业面临巨变,各家车企都需要存好干粮,应对严峻的市场考验,同时加强研发投入。吉利的品牌以及的平台化技术都做得很好,伴随产品放量销售后,未来可期。模块化架构技术,让吉利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稳定性。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巨变,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新四化技术的快速演变下,车企逐渐拓展着自身的边界。如今,突然生变的全球贸易格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又让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位供职于某跨国巨头车企的工作人员告诉出行一客(carcaijing),在新四化这头吞金兽面前,自己公司也是一家小企业,需要谨慎投入量入为出。
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看来,当前更需要做强自主品牌。他对出行一客(carcaijing)表示,在扩大开放政策、提高开放质量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及零部件,加快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
良性的资本就应赋能实业。肩负重任的科创板也近期给出了实质性利好。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下简称《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放低至200亿元,且要求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王骥跃认为,吉利来科创板,是要打破一些人对汽车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的误解,没有创新的汽车行业,才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综合分析来看,吉利汽车已经站稳了中国品牌头部的身位。吉利汽车1-6月总销量为530446辆,行业排名第四、中国品牌排名第一。吉利体系共有研发人员2万余人,专利总数达17677件,也符合上述公告中政策的要求。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吉利回归A股,对于吉利自身而言,扩充A股融资平台,能够享受板块更高估值中枢水平,增加流动性,能够增加国内投资者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国内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质量,扩大A股汽车板块市值,使资金得到更合理分配。
浓郁的科技化元素
在复杂的新环境下,智能网联被视作中国汽车产业继续远航的压舱石。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国汽车工业前途光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告诉出行一客(carcaijing),基于庞大的市场、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逐渐成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策源地,未来中国车企有望引领全球智能时代的汽车产业。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在今年8月与吉利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对话中,他直言,“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大转折,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新的赛道,一场全新的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正式开始,这一场比赛非常精彩,各参赛方成败莫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成功者必将寥寥无几。这是一场智慧、道德大比武,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吉利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尊重汽车工业发展规律,胸怀敬畏之心,不骄不躁,认准方向,坚定信念,只有行稳致远,才能无往不胜。”
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总投入累计超1000亿元。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投入超207亿人民币,占销售总收入比例为6.3%。
“科技新吉利”是吉利汽车给出的应对策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中国市场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在转向高质量的调整过程中,吉利将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吉利汽车将向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进行转型。
最引人瞩目的是,吉利汽车是中国车企中率先开展平台化、模块化道路的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三大整车架构BMA、CMA和SPA,电动汽车专属架构PMA即将亮相。覆盖了从纯电到燃油、从紧凑型到中大型车型的全面产品布局需求。这些造车平台,将促使吉利汽车在随后推陈出新时,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产品适配能力。
“造车平台”之说最早起源于大众品牌,对于车企来说,平台可以实现多个车型在同一生产线上快速制造,实现汽车零部件通用化,减少车型的生产周期和节省造车成本。也被视作汽车制造新时代的重要体现。
王冠桥对出行一客(carcaijing)表示,综合来看,吉利的品牌以及平台化技术都做得很好,伴随产品放量销售后,未来可期。模块化架构技术,让吉利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稳定性。
采用同一架构让不同品牌车型共线生产成为了可能,更为数字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欧亚台州工厂,沃尔沃、极星、领克依次驶下生产线。工厂副总经理高峰告诉出行一客(carcaijing),这里是全国首个基于吉利CMA平台打造的智能工厂。智能化生产追踪系统可以确保共线生产零差错,关键部件数据终身可追溯。
此外,吉利控股集团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技术布局已经应用于汽车产品之上。2018年,吉利推出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他打破了传统车机系统的“封闭”传统,与数百家不同领域的企业展开了合作。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共有22款车型搭载了GKUI系统,装机量已超200万台。吉利还实现了车联网技术的海外输出,将全新的智慧出行体验带入了东南亚及东欧地区。
在自动驾驶领域,在2019年,吉利的新量产车型L2配置率和市占率在行业内均已达到领先水平。通过吉利汽车已量产的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避免或减轻>53%的交通事故。2022年,吉利汽车将在亚运区域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运营。
核心技术撑起销冠品质,科技赋能未来可期
作为有国际水准的中国汽车龙头企业,吉利汽车通过自主及合作研发,持续推进技术升级和创新,目前已掌握了底盘、动力总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吉利汽车发动机连续6年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变速箱连续2年获得“世界十佳变速器”称号。
目前已累计销售960万辆的吉利汽车,将在今年达成首个1000万辆的销量目标。掌握核心科技,加持了吉利汽车的产品实力。从销量来看,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三大品牌(吉利、领克、几何)合计销量分别为124.71万部、150.08万部、136.16万部及53.04万部。根据中汽协统计,三大品牌合计销量市占率分别为5.04%、6.34%、6.35%及6.76%,市占率连续三年半均为国内自主车企销量之首。吉利汽车主要在售车型覆盖A0级至B级乘用车,在A级和A0级细分市场优势明显。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告诉出行一客(carcaijing),身处周期性调整的中国车市,又遭遇新冠疫情冲击,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变得更加挑剔,这是对车企产品力的大考。
在车市严峻的大环境下,市占率成为校验车企实力的试金石。吉利汽车的市占率从年初的6.51%稳定上升至6.74%。领克汽车销量累计突破30万辆,成为销量突破30万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之一。应用新四化技术的产品,叫好又叫座,已经让吉利品尝到收获的果实。
不同于其他传统车企,吉利控股旗下围绕整个出行生态产业链做了充分布局。包括曹操专车及耀出行、太力飞行汽车、 亿咖通科技、时空道宇等智慧立体出行业务单元,在共享出行、飞行汽车、车联网/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卫星通讯、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碳循环制甲醇等创新商业模式及前沿技术方面。
据悉,2020年内,吉利将首发双颗低轨卫星。“当你的星座能覆盖中国,意味着能覆盖世界大多数的角落。”行业咨询师蓝天翼告诉出行一客(carcaijing),对于民营企业主来说,把疆域拓展到航天,背后是考验的是全球化视野。毕竟,像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其他地区,是难以复制中国的基建标准,实现地面物联网下的高精度导航,而通讯卫星,未来将成为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吉利从造车、造交通工具,开始进入“造路”,造基础设施的阶段。而这,意味着在未来车联网、自动驾驶普及时,亟不可待的吉利将拥有更深的话语权。借助于跨界的未来技术赋能,将给吉利汽车未来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带来更多值得想象的空间。
-END-
责编 | 杨佩谦
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yagoypq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