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故 | 春来处,冬奥有期,冰雪常驻

深圳大学报 深圳大学报
2024-09-13

2月4日,正逢立春节气,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拉开帷幕。其后的赛场上,苏翊鸣“一跳破空,飞跃历史”;谷爱凌“突破极限,一骑绝尘”;隋文静、韩聪“十五年磨一剑,终成王者”......拼搏奋进的奥运健儿让国歌一次次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奏响。深大学子也乘上冬奥春风,或为开闭幕式中的“大国风范”骄傲自豪,或为运动员的一次次跳跃和冲刺欢呼雀跃,或亲自站上冰场雪场感受冰雪运动的欢乐……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回望冬奥,从火炬的“深圳设计”,到女子冰球队十六朵“深圳冰花”,深圳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而在开幕式深圳分会场,激光矩阵、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陆空”结合,营造了灿烂鲜花、激扬冰花、翻涌浪花“激烈碰撞”的梦幻场景。深圳凭借对“科技、创新、时尚、人文”等特色元素的综合运用打造了专属于南方世界的全新“冰雪维度”。




春雷响,冬奥燃热血


2月15日下午,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现场,苏翊鸣正准备开始他的第二跳。与此同时,医学部药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杨振博也在荧屏前屏住呼吸。下一刻,苏翊鸣俯冲直下,随即“飞”上天空,完成内转1800度加前刃抓板后稳稳落在坡道。杨振博知道,苏翊鸣已经提前锁定了冠军。


苏翊鸣在单板滑雪比赛现场


“其实在本届冬奥会之前,我对比赛规则的认识都比较笼统。”杨振博说,“但是因为对苏翊鸣的年少有成感到十分敬佩,看了很多关于他的采访和新闻报道,在这些过程中加深了了解。”不仅是苏翊鸣,冬奥赛场上谷爱凌、张可欣等年轻选手也让体育学院的余晓龙老师赞叹不已,“在奥运会赛场上,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选手身上。他们可以在这么年轻的年纪,顶住压力,稳定甚至超常发挥,是特别不容易的。”


年轻选手的朝气活力成为冬奥会的靓丽风景,老将们的坚守不移同样触动人心。经济学院2021级经济学卓越班的郑桢祺是个“冬奥迷”,本届冬奥会中的所有比赛她几乎一场不落地看完。在所有观赛经历中,郑桢祺觉得最惊心动魄的项目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相比于可以挑战多次的其他项目,空中技巧是一锤定音的,能否进决赛就取决于一瞬间。”她说。


徐梦桃夺冠


本次冬奥会中国队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系列项目中取得的两金一银,都是由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将斩获。已参加过三届冬奥会的中国选手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夺冠,为她的第四届奥运之旅画上完美句号。她向着天空呐喊“我是冠军吗”的时刻,足以让所有人热泪盈眶。“十年磨一剑,最终有所成。”见证了其夺冠全程的郑桢祺如是感叹。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对教育学部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王颖来说,本届冬奥会给她带来的最大震撼是作为串联开闭幕式线索的大雪花——它由一片片写有各国代表团名字的“小雪花”聚合而成。王颖满怀自豪地说:“大雪花代表着将所有国家包容为一体,它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博大胸怀,让人过目难忘。”


余晓龙对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由点点星光组成的五环缓缓升起的场景一直记忆犹新。“而在今年冬奥会开幕式,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五环以同样梦幻的方式缓缓升起,这是一种传承。”他说。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余晓龙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网球专业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了网球项目的服务工作中,这段经历使他近距离领会到这项运动的世界顶尖水平,赋予了他不断精进的动力。十四年过去,立志在体育教育行业深耕的他仍旧在将自己当年领会到的体育精神,言传身教给每位学生。


从开幕式烟花“迎客松”到闭幕式节目“折柳送别”,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交流的盛宴。在凝聚国家自豪感的同时,北京冬奥会也进一步实现了超越国家和地域的对“体育力量”的认同。


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师范专业的吴熹婕从2018年平昌奥运会开始,就成为了日本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选手羽生结弦的忠实粉丝。“羽生是实至名归的‘冰上精灵’,他将花滑从比赛项目升华为了艺术。”吴熹婕说。北京冬奥会期间,羽生结弦数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他身上展现出的纯粹的力量与美受到观众们的普遍认同,中国粉丝对他的敬佩与欣赏超越了对于比赛名次的追求,这令吴熹婕非常感动。


凌智、范苏圆在参加冰壶混双比赛


这样的“和谐”不仅体现在粉丝与异国运动员之间,更出现在赛场上的竞争对手之间。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徐梦桃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运动员阿什利·考德维尔出现失误无缘领奖台,“痛失”金牌的她却在徐梦桃夺冠后第一个送以拥抱。冰壶混双小组赛中,中国队员凌智、范苏圆虽然提前无缘晋级,却数次在赛后赠送冰墩墩徽章给对手。北京冬奥赛场上一幕幕的美好瞬间,是对奥运口号“更团结”最生动的诠释。




冰雪盛,学子兴致高


据《2022年中国冰雪产业趋势发展白皮书》数据整理,2018年至2020年雪季,中国滑雪人次top10省份,北方占据8席。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专业的荣嘉钰来自吉林省通化市,因为高中就读于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他的冰雪运动经历十分丰富。除了双板滑雪、滑冰等常规冰雪运动外,他最拿手的要属雪地足球。


荣嘉钰高中时在学校进行冰雪运动


荣嘉钰回忆道:“刚开始踢的时候感觉很累,但是后来逐渐发现了乐趣。”冬季跑动的速度比不上夏季,因此更强调队友之间的配合。进球后趴在雪地上庆祝,摔倒在雪地上也不会疼,乐趣性大于竞技性,这也是普通足球体会不到的快乐。杨振博的家乡在吉林省吉林市,自2015年第一次走上冰场开始,他就热爱上了滑冰这项运动。


北方的冰场几乎都在户外,视野开阔。积雪将远处的山野房屋笼罩,是杨振博最喜欢滑冰的时刻。“我滑得很自由,心里感觉纯粹又放松,这种独特的感觉只有在北方才能体会。”


羽生结弦北京冬奥会表演赛


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铺就了运动员昂扬奋斗的舞台,也将中国北方冰雪运动的热闹图景展示在更多人面前。因为喜欢羽生结弦,吴熹婕对花滑的热爱感染了家人,在冬奥期间不仅一起专注地看完了多场花滑比赛,后来也一起到深圳的冰场体验了滑冰。“虽然做不出专业选手那样的动作,但是深圳的冰场会提供多样的冰上设施,丰富了玩乐的体验。”吴熹婕说,“我还计划今后和家人一起去尝试滑雪等更多的雪上项目。”


教育学部2021级教育技术专业的杨文君是一位在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虽然训练几乎都是在无雪的深圳进行,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说,“俱乐部为我们提供的是不输北方的训练。”她从2012年开始在深圳世纪星俱乐部练习花滑,而后陆续参加花滑单人赛和队列滑比赛,都取得过优秀的成绩。“我觉得花滑是力量和美的结合,它对平衡感的要求很高,而且身体素质如果达不到一定标准,就很难在冰上呈现优美的动作。”杨文君说。


十年的花滑经历给杨文君带来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蜕变。无数次的摔倒曾令她产生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但与教练和朋友们在训练场上共度的时光、自己对滑冰的热爱、以及母亲的支持一次次令她重新站在冰上。渐渐地,她从柔弱自卑的小姑娘,成长为训练场上优美的“花滑天鹅”。在教练的支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也获得了许多参与全国级赛事的机会。


杨文君与花滑选手合照


在一次赴北京比赛的过程中,杨文君见到了世界顶尖花滑选手俄罗斯运动员普鲁申科,那张珍贵的合影被她小心珍藏。上高三之后,杨文君虽然没有充足的训练时间,但她仍然一有空闲就会去滑冰。在冰上飞舞的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她的生命里。


来自热带岛国斯里兰卡的留学生文博也在深圳实现了体验多样冰雪活动的愿望。曾经在加拿大室外滑雪场体验过滑雪的他评价深圳雪场,“深圳的人造雪不比真雪差,大大削弱了炎热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博认为,深圳是个拥有良好冰雪设施的运动城市。


在世界之窗阿尔卑斯冰雪世界里,他享受到大型室内雪地公园集观赏和体验为一体的服务。梦幻般的冰雕,清澈透明的冰雪城堡,多样的雪上景观令他目不暇接。文博说:“在那里玩双板滑雪是我的最爱。一旦做到,你就能继续滑下去,这就是雪的魅力!”




态势佳,鹏城绘蓝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举办理念。早在冬奥筹办之初,科技部就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科技东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开展工作。作为一座年轻的科技创新之城,深圳携其众多创新科技亮相在冬奥会现场。


作为庆祝奥运会举行的重要仪式,奥运火炬传递成为关键看点。本届奥运火炬“飞扬”的设计团队,正是来自深圳。火炬不仅融入了“碳钎维”等大量科技元素,更跳出了工业设计的窠臼,通过盘旋向上的设计寓意中国文化生生不息,世界文明相知相融。站在人文高度对国之礼器进行艺术创作,“飞扬”最终脱颖而出。


在本届冬奥会开幕式深圳分会场的暖场表演中,2022架无人机模拟雪花漫天的景象,为观众呈现深圳的冰雪浪漫。充满“科技感”的冰雪氛围下,无人机紧接着摆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迈”向主舞台的画面,冬奥主题跃然空中。此次表演采用的无人机机型超长续航33分钟,支持多次起降,节能省电,与传统烟花相比极大地减少了空气污染,这是对奥组委提出的“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践行。


冬奥开幕式深圳分会场


在比赛现场,“深圳制造”也用特殊的方式深度参与着奥运盛会。迈瑞医疗提供的智慧医疗科技设备实现了专家“云端会诊”、华大智造的三款核酸检测自动化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华为携手北京联通共同创建奥运会场5G千兆网络以保障远程信息实时传递……多家深圳企业以创新技术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创新科技打造了冬奥赛事保障的“天花板”,冰雪体育也要下沉到“人民的体育”。2021年末,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该计划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乘着冬奥兴起的冰雪运动的春风,深圳通过制定冰雪运动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冰雪相关重大项目、支持举办高水平冰雪赛事,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和产业。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曾说:“冬奥会中,广东此前从来没有一位选手参赛,这次只要有选手参赛,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本届冬奥会,共有17名深圳运动员站上冰雪盛宴的舞台,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16名为深圳冰球运动员,尽管球队未晋级八强,但女冰姑娘们展现出了与世界强队匹敌的实力。她们所属的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多年来致力于在深圳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相比于冬奥会之前,冬奥会开始后来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体验各式冰雪项目的人数明显增多。


2月2日,国际冰联在报道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时评价:“深圳,这个位于中国南方的海滨城市并不以冬季运动闻名,但是这座快速成长的大都市被证明是发展一项适合于中国年轻都市群体开展的新兴运动的合适地点。”冰雪文化将推动年轻人尝试冰雪运动,而深圳不断完善的冰雪场馆建设也为新兴的冰雪运动提供了可能。


杨文君及队友在深圳冰场训练


位于南山区的世界之窗冰雪世界是深圳最大、也是最早开放的室内冰雪旅游项目,冰雪世界滑嬉雪场于2000年开放,滑冰场于2007年开放。开业至今,阿尔卑斯冰雪世界接待游客总量超1500万人次。在深圳,市民身边的滑冰场也在逐年递增。


余晓龙注意到,现在深圳几乎每个大型商场里都会有冰场。在深圳宝安区,以建成世界顶级室内滑雪场为定位的融创冰雪文旅综合体正在兴建,预计2024年正式营业,投入运营后或将承办国际滑雪赛事。在大鹏新区,定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滨海旅游度假区的佳兆业国际乐园已完成一期工程。其中冰雪世界主题乐园占地9432平方米,分为3个主题分区和7个大型游乐项目,将分阶段与游客见面。


 冰雪热潮席卷深圳,也点燃了荔园的冰雪热情。据了解,深圳大学将筹划建设南方高校首个冰球馆,培养更多冰雪人才。荣嘉钰分享了当时听到此消息后的激动表态,“我一定会积极参与!”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深大冰球馆建成,荔园学子乘热浪踏坚冰,助力冰雪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 | 《深圳大学报》第516期第四版

文字 | 杨露露 彭家烨 廖敏君 姚颍恩

图片 |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部分来源于网络

排版 | 魏苏萍

监制 | 崔震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