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到过的马鞍山村,竟然这么美!
马鞍山位于七老图山脉东麓,是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地带,赤峰市喀喇沁旗境内,森林面积2400公顷,奇峰40余座。站在山巅,举目远望,群山叠翠,森林密布。这是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祖国北疆最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顶着烈日,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习近平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大家告诉总书记,近年来林场森林面积逐年增加,野生动物多了,生态环境好了,收益也多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总书记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隶属于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北距赤峰市区60公里,南距承德市180公里。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有“塞北黄山”之美称。
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高大针、阔叶乔木、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及其它植物约达600余种,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兽类有紫貂、獾子、刺猬、各类松鼠等百余种,鸟类有斑鸠、啄木鸟等108种。
园内不仅地貌奇异,峰峦叠翠,奇花异草,林幽水清,满山遍布青松、白桦、山杨、五角枫、映山红、花秸子,山花烂漫,牧草如茵。
近年来,马鞍山村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大规模实行封山禁牧、牛羊进圈,共实施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2%。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不但显著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马鞍山村发展起山葡萄种植、酿酒产业。目前,马鞍山村山葡萄种植户有200多户,面积3000多亩,很多村民通过种植山葡萄实现了脱贫致富。
每一滴洁净的水,每一口新鲜的空气,每一寸孕育生机的土壤,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习总书记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赤峰地处东北、华北交汇处,紧邻京津冀地区,是首都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草原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赤峰市的生态状况十分恶劣,森林覆被率仅有5.2%,“风沙曾使田庐没”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赤峰市大力开展森林草原保护与建设,连续多年实施了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大会战、小流域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化林分改造修复、城乡绿化美化等工程,对境内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进行了集中治理。
如今的赤峰,森林面积达到4540万亩,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386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35.7%,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30.5个百分点,人造林面积达到2248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50%,天然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8.8%,沙化面积由4010万亩减少到2830万亩。
克什克腾沙地云杉
赤峰市千方百计地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国家林业部提出全国防治荒漠化要“东学赤峰,西学榆林”,赤峰还被确定为全国防治荒漠化改革试验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集体”“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
2017年,赤峰市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赤峰市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3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2平方米。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风沙曾使田庐没”到今天的“绿色长城筑北疆”。可以说,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赤峰市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视觉赤峰
更多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