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叮!宁城给您发来一块亿万年前的化石,请查收!

视觉赤峰
2024-09-05

赤峰市宁城县,位于蒙冀辽三省交界处,这里不仅闪耀着千年之久的辽中京文化,更是广泛发育着的中生代地层。在宁城国家地质公园,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精美的远古生命遗迹——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古生物化石。宁城也被誉为“远古生命乐园、世界化石宝库”。


宁城国家地质公园含化石地层剖面

上世纪末,古生物专家在宁城县道虎沟发现了大量带羽毛恐龙、早期被子植物先驱分子和数量极其巨大的昆虫化石,非常罕见的是,这些化石保存了许多生物的软体组织特征,由此,道虎沟闻名全世界,而在此发现的古生物群也被命名为“道虎沟生物群”。
到目前为止,道虎沟生物群已发现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昆虫类、银杏类、被子植物类等古生物化石20多个门类,其中昆虫化石千余种。
道虎沟古生物化石保护馆,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原地保护馆





远古生命乐园 世界化石宝库

这里保存着很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化石,有世界上最早学会游泳的哺乳动物——獭形狸尾兽,它的发现将哺乳动物适应水生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亿年;有首次飞上天空的哺乳动物——远古翔兽,它是唯一与恐龙同时代的飞行哺乳动物,它的发现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7000万年。

獭形狸尾兽

远古翔兽,综合了松鼠和蝙蝠的特征。它的全身覆有毛发,四肢之间有翼膜,可以在树丛之间滑翔。翔兽体长12—14厘米,体重很轻,大约只有70克,靠食用小昆虫为生。远古翔兽早已经灭绝,也没有留下任何后代。但是这块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连毛发和翼膜的痕迹都清晰可见。


还有最早的淡水七鳃鳗类——孟氏中生鳗,它被称为“中生代的吸血鬼”,觅食时用吸盘状的口吸附在其它鱼体上,用吸盘内口两侧的角质齿和舌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其血和肉,有时被吸食的鱼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孟氏中生鳗哺乳形巨齿兽,这是古生物学家首次发现的原始形哺乳动物。它拥有完整的头颅和骨骼,且骨架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是小贼兽支系化石中重要的发现。

天义初螈,有尾两栖类动物。它的发现,将“娃娃鱼”这一珍贵物种的起源地由美洲改写为亚洲大陆,是已知发现最早的冠群真螈类生物。


在道虎沟古生物群,学者还首次发现了带有原始“羽毛”的翼龙——宁城热河翼龙和宁城树息龙。 

宁城热河翼龙化石是世界上保存翼膜和毛最好的标本之一。可以清楚地看到热河翼龙毛状皮肤衍生物,从腹部到肩膀、脖子、尾巴,遍布全身。据分析,这全身分布的“毛”可能是为了调节体温,或是增强飞行能力、在飞翔中捕获猎物时消音等等。


宁城树息龙,个体较小,如果不考虑长尾,它只有麻雀大小。树息龙的生活时代和适于树上生活的特征表明,在早白垩世鸟类大量繁衍之前,已经有兽脚类恐龙开始在树上生活了。这一发现,使得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更加完善,同时也进一步支持了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学说。鸟类的祖先更可能是一群生活在树上的类群,而不是一群在地面上奔跑的种类。

道虎沟足羽龙化石及复原图。足羽龙生活在晚侏罗世,体长约1米左右,属首次发现的新属新种。该标本保存了完整的胫骨至脚趾区域,上面的羽毛清晰可见。足羽龙的发现,不仅再次印证了“鸟祖是恐龙”的观点,同时极大地支持了树栖起源说。

鹦鹉嘴龙化石。两只大的鹦鹉嘴龙用身体包裹着五只小的鹦鹉嘴龙,让人联想到灾难突然降临时它们的慌乱和恐惧,以及成年恐龙在危难之际用身体护佑幼崽的爱之天性。

在中生代的宁城,同样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昆虫,它们与庞大的恐龙一同分享着地球。道虎沟生物群是世界上昆虫化石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群之一,从这里“爬”出的昆虫化石,为世人了解恐龙时代的昆虫打开了一扇窗口。

银杏侏罗蝎蛉,是最古老的蕨叶类拟态昆虫,被称为“长着腿的银杏叶”,它们的身体形态与当时某些种类的银杏叶片极为相似。这一发现将昆虫叶状拟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2亿年。

侏罗络新妇蛛,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蜘蛛化石,首尾伸展达15厘米。此类蜘蛛以能编织巨大的金丝网而闻名,它们善于捕捉蝙蝠和小型鸟类。至今地球上仍存在与它同族的蜘蛛。

赵氏修复蟌蜓,单翅长107.6毫米,宽14.3毫米,据此推断该蜻蜓翅展达225毫米,是中生代时期的“空中霸主”,也是我国已知蜻蜓目中体积最大的种类,世界第四大蜻蜓。

光滑隐翅虫,古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化石发现了令他们感叹和惊讶的事实——经历了1.65亿年的漫长时光,在不断演化过程中的光滑隐翅虫和现在的后代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异——现生的光滑隐翅虫前胸上有小小的裂缝,而在1.65亿年前它们没有。另外它们的个体稍微变小了些,1.65亿年前的光滑隐翅虫化石大约在1厘米长,而现在的光滑隐翅虫大约体长在0.6—0.7厘米。古生物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形态演化停滞行为”,推测这与隐翅虫长期以来保守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

巨型跳蚤,通常体长在1.5厘米左右,有的种类甚至可以超过2厘米。它们的发现,将蚤目的化石纪录提前了4000万年以上,并揭示了蚤目的起源。

恐怖虫化石,因外形可怖而得名,是现代一种少见的蚊子——沃氏缨翅蚊的“近亲”。

似皮蠹(dù),是目前已知皮蠹科年代最早的化石纪录。

古澳洲蕈(xùn)甲,是已知澳洲蕈甲科年代最早的化石纪录,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苏铁类植物的授粉昆虫。

除了动物化石,道虎沟生物群还蕴藏着大量的植物化石,有新种属的被子植物——雨含果,有目前已知最早的草本种子植物——渤大侏罗草,还有大量的柏科植物。它们的发现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

1.64亿年前的开花植物——雨含果化石,它包括相互连接的根、茎、叶、花、果以及果实里面的种子。线状叶片螺旋着生于一个弯曲的茎上,叶片具有五六条平行的叶脉。果实有20多个,在果序上呈螺旋排列,每个果实包含一枚种子。雨含果在中侏罗纪的发现,将开花植物的起源时间向前推进了近4000万年,改写了有花植物的进化历史,为人们研究早期被子植物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渤大侏罗草化石,该标本虽然不到4厘米高,但保存完整,包括相连的根、茎、叶、果。产于中侏罗纪的侏罗草是目前最早的草本种子植物,它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被子植物的演化历史。

柏科植物化石——刺苞澳洲杉木,科学家根据发掘的化石材料,首次揭示了澳洲杉木属的叶角质层、原位花粉、原位胚珠等微细解剖信息,补充了这一柏科化石属在微细解剖研究方面的空白,使得刺苞澳洲杉木成为迄今为止保存和研究最为完整的侏罗纪柏科植物类群之一,对全面认识柏科祖先或早期类群及其形态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宁城,这方记录了生物进化传奇的热土,是一部探索远古奥秘、破译生命变迁的大百科全书,亿万年的时光在这里沉淀凝固,等你前来拨开生命演化的重重迷雾。



文字 / 编辑:张 华


来源:视觉赤峰


更多精彩内容

赤峰:天鹅来了!

【壮美视频】开河了!西拉沐沦

让这个视频告诉你,赤峰这30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回望绿色的田野:赤峰为什么荒漠化?

织与造的传奇——大型艺术挂毯《长城》背后的故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视觉赤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