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明媚的春天,在芭学园森林幼儿园,
一位名叫赵创的男老师,发现自己的鞋子被班里的两个小女孩给涂了胶,然后灌了沙子:
赵创发现,这两个小女孩最近总会挑衅他。
发生这样的事情,传统意义上,学生捉弄老师,那老师不得发雷霆?
赵创该怎么办?
无疑,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机,让孩子练习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最开始,他打算让两个孩子一人带一只鞋回家,然后和两个小女孩说了他的想法。俩娃说:带回去太麻烦了,我们直接现在洗。
那就这么决定了。找来盆,两个娃打了水,开始洗。她们决定先洗鞋带,小手搓呀搓,好认真。
赵创在一旁给与鼓励:哇,洗得很干净!
娃:对!(知道自己干得很好,这自信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1337i9iy40&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留意小视频里的小男孩,他被吸引来围观,直到洗鞋结束都不忍离去。)
两个女孩洗着鞋带,赵创老师看盆里的水只够洗鞋带,不够洗鞋,于是问:需要我去给你们两个打点水吗?
(让孩子承担后果,并不是粗糙地完全让孩子自己做,而是评估孩子的实际能力能做到多少,在孩子还做不了的地方予以协助。)
两个女孩秒回:可以啊!
而且马上补充道:要温的啊!
赵创老师打来水,感叹道:我发现你们俩把我的鞋子弄脏了,还得我打水给你们两个洗。
俩娃:那我们现在洗的这盆还是我们俩打的呢。
赵创:那本来就应该是你们两个洗,从打水到最后把鞋子变干净。
俩娃:那你这么说,我们两个才四岁多,又不是大人,干不了那么多活。你有必要帮我们两个打些水,帮一下嘛。
赵创:。。。。(我的学生完胜了我)
(看这场双方都有理有据的“微辩论”!我当年上学,也好想拥有这样平等、有爱、融洽的师生关系~)
洗完了鞋带,开始刷鞋子,两个女孩一人一只。围观的男孩本来是坐在一旁观看,到这时已经靠近蹲着,眼巴巴地想动手。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1337m1var6&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赵创:我感觉果宝也想帮你们一起洗这个鞋子。
俩娃:没关系,我们两个可以做成这些事儿的。
(孩子的自信,正是从一件又一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中来,能自己穿好衣服,自己系上鞋带,自己吃饭,自己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很多事……
孩子的责任感、同理心,从做“错事”之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来。
孩子的诚实、坦然、自爱,从“捣蛋”之后不是被指责、被惩罚,而是在心平气和、带几分幽默感的氛围中,实实在在地做出补救的行动而来。)
于是,果宝只好继续眼巴巴地看着。
不一会儿,其他孩子户外玩耍回来,看到有两位同学在刷鞋,有的二话不说把手伸进桶里开洗,有的说:来我们轮流(刷鞋)吧?!
洗鞋的女孩:可是我还没刷完哪……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133701ghqq&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户外活动时间结束,该回班里吃饭了,孩子们陆续回了教室。
从开始洗到洗干净晾起来,两个女孩洗了40分钟,没有要吃饭的意思。男孩果宝在旁边陪了40分钟!
直到洗干净的鞋子被赵创晾在墙头。
目睹鞋子被洗得这么干净,特有成就感的孩子说:赵创,有我们在开心吗,幸福吗,只要鞋子脏了就交给我们。
没想到,晚上回家,其中一个女孩发现大拇指被鞋刷蹭了一个小伤口,开始疼,就大哭起来。
妈妈共情同理孩子的心情(赵创有跟妈妈讲孩子刷鞋的事),孩子在家一边哭还一边说:我明天去就把赵创的鞋子扔了,给他刷鞋让我手疼了。
妈妈告诉了老师孩子的事情,赵创得知后,决定明早来一定要关怀一下这个孩子。
第二天一早,赵创看到她:听妈妈说,昨天你给我刷鞋子手破了,让我来看看。
谁知,孩子笑着说:没事儿,早都不疼了。说着还坐在赵创身边嘿嘿嘿的笑指着墙上刷干净的鞋子。
至此,刷鞋事件告一段落。
赵创老师:
孩子做一些成人认为“捣蛋”或者“不听话”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4岁以上的孩子身上。
在经历了四年的心智建构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对周围人、事的基础常识,他们在跟别人的互动中也发现了别人的想法、意图等这些东西。
于是4岁的孩子对他人的探索,已经离开物质层面开始进入精神层面。同时,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物质的探索也进入了深入的关系探索。
这些深层次的物质探索,把孩于对事物的理解与孩子的精神内涵连接在一起,因此这时物质在孩子的身体中已经沉淀为带有个人特质的精神内涵。
在一次次的互动中,孩子认识人类的群体生活、群体氛围和群体情感,认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什么样的语言会让人舒服,作为一个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如果这个时候,成人不分青红皂白一通批评指责,让孩子产生太多负面的情绪,这种情绪会记录在孩子的认知里;也会造成孩子将来面对成人时,总担心自己的想法和成人会不一致,与他人沟通时担心别人不接纳自己的意见,忧心忡忡,不愿意和他人交流。
遇到这样的事情,成人的心态可以是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的,倾听和理解,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引导孩子逐渐成长起合适的与人互动的方式。
▷ 小孩“捣蛋”时,你是怎么做的?欢迎留言分享~
芭学园森林幼儿园
报名联系电话:010-61783922
来芭学园森林幼儿园参加亲子课程,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玩耍吧!点击链接了解课程详情:
“五一”童子军 | 不容错过的军事游戏,期待小小身体的洪荒之力
还有赵创老师带队的亲子游,欢迎全国的家庭: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