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7天:学校专心做教学吧,别为难这届家长了

Tina Tina自媒体
2024-09-05
专注做小红书陪跑、个人IP孵化、自媒体阅读写作培训


自媒体干货精讲
记得点击预约哦!

↓↓↓↓↓


文末给你送上粉丝福利,记得领取呀!


大家好,我是Tina.


今天有条热搜#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7天#,很是扎眼,也很扎这届家长的心。



有位网友在网上吐槽,学校发来通知:本学期,学校将开展研学活动,现需对研学进行预报名,具体安排如下……

网友说:
尽管只是一天的行程,每人费用也不到五百元。

但几乎每学期都需要去一两次的研学游,让人很是厌烦。

不去,孩子不乐意;去吧,又心疼钱。


他随手将复杂心情发到社交平台,一时间争议诸多。

既有家长共鸣,“现在的研学游项目又多又贵”,
亦有网友表示,“几百块你都嫌贵?”

但该网友的苦恼的确是许多家长的困扰。

暑期将至,不仅学校,从新东方文旅这类专注文旅产品的公司,到去哪儿等OTA平台都推出了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研学游项目。

从常见的人文游学到名企游学,价格则从几千元到五六万元。

现在经济形势太差了,这届家长活得已经很不容易了,特别想说:学校就专心做教学吧,别为难这届家长了。

来聊三个点。


学校组织研学游,家长很被动


甚至,学校明明知道家长的被动,就是要让家长被动,因为被动了,也就没法拒绝。

这种研学游,就是在变相引起孩子之间的攀比。

别人都去了,回来大家都在聊研学,没去的孩子,压根融入不进去。

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失落,往往咬咬牙也就报了。

我儿子现在是幼儿园大班,上的私立幼儿园,幼儿园除了经常组织外出旅游,也举办过好几次研学游。

每次价格都不低。


倒不是交不起这个钱,而是性价比确实不高。

但是有过类似经历的家长都会理解,当孩子兴致勃勃跟你说,后天老师要带我们出去玩,同学们大家都去。

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你会不忍心说,咱们别去了。

孩子兴致勃勃,家长不得不报。

这个现象很普遍。

而你还会发现,不论是去哪玩,玩法、项目都一样,前面加上“研学”俩字,这价格就能翻倍。


研学游背后折射的是教育焦虑



家长报名,也不简单就是为孩子高兴的事儿,这背后折射出来的还有教育焦虑。

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而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校,都会利用家长的这种心理,在宣传内容里大篇幅制造教育焦虑。

别的孩子都已经全球环游研究了,你家孩子还只知道在家写作业?
别的孩子都各国去开阔眼界了,你家孩子还在浪费暑假?


你说咋办?

很多时候,家长真的是被动地卷,他不想卷,但是又不得不卷。



看到别人把孩子送去研学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那你好赖也得送一下

送不了国外的,咱就送国内的,这就是家长们的心理。

于是,一边心疼着,一边掏钱。

可是,重金参加研学游,真的能让孩子脱胎换骨吗?

随便查查研学游,你会发现高得离谱。

美国夏校研学项目,8.9万起,
英国夏校研学项目,8.2万起,
国内的要便宜一些,但也要大几千。




可是,重金参加了研学游,回来后,孩子就能脱胎换骨了吗?

我觉得很难。

首先研学游的市场鱼龙混杂,定价标准也模糊不清。

这些年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高价研学团成杀猪盘,有学校一年研学4次,一天299,去农场拔草”“参观清华科技园创业大厦,代替参观清华大学,研学游货不对板”



而即便承诺的都能做到,那这种短期的研学游,真的能让孩子脱胎换骨吗?

不可能的。

没有任何改变是一瞬间完成的,行万里路的前提是读万卷书,不然走再多路也白搭。

当一个孩子不懂历史,参观秦陵兵马俑,是感觉不到历史的厚重的;
当一个孩子不懂艺术,参观悉尼歌剧院,是体会不了艺术的瑰丽的。

大孩子我目前没有体感,我儿子幼儿园大班,带他出去玩。

他喜欢的不是那名山大川,不是恢弘建设,他感兴趣的冷饮柜里的冰激凌和路边摊上的玩具。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屏幕前,只要孩子还比较小的,我相信有同感的不在少数。

所以啊,他去了能不能玩出宣传里所说的效果,我觉得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多人同行的研学游,安全是否能保障?


我们平时出行都是两个大人看一个孩子,还小心翼翼地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人多的商场很担心一不小心走散了。

这种研学游,都是几个老师带着几十个孩子,而孩子天生爱玩好动,老师总不能24小时盯着。

安全性上是存在隐患的。

之前就曾爆出过这种新闻,孩子参加研学,协议上标明如果是因为孩子自己玩丢,学校不需负责。


这种找谁说理去?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否定研学游的价值,更不是否定行万里路的价值。

我是觉得学校组织的研学游,问题还是相对多的。

即便是私立学校,每家每户的情况也不同,利用群体的压力,让家长缴费,本身就是一种绑架。

而从孩子自身的受益角度来讲,这么多人带队式的打卡游玩,往往也都是玩大于学。

我觉得比较合理的做法是:

家长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在书籍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然后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来安排适合自己家的研学活动。

这样的个性化定制,才能让研学发挥最大的价值。

不论从性价比,还是实际效果上,都是更佳选择。

至于学校,就别操心孩子的暑假研学吧,好好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儿,教好孩子,才是正道。

认可的话,点赞评论呀。

我是Tina,热爱心理学、读书写作,喜欢我的文字,记得点赞收藏关注。



喜欢我记得添加我微信,我会送上粉丝大礼包。



文末给你送上福利,记得领取呀!

 


我是Tina,浙大新闻系硕士毕业,做了6年电视新闻记者,2年500强品牌公关经理,目前自媒体创业已经5年。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


文末送福利!

福利来啦!

福利来啦!

福利来啦!

如果你也有意向打造超级个体,在互联网上寻得破局,可以扫码链接我本人,我会送你两份资料:

①小红书运营模式地图(帮助你公域快速起号)

②知识付费sop流程图(汇总我从0到7位数的步骤和打法)


另外,额外赠送自媒体交流群,都是做自媒体或者想做自媒体的同频者,入圈子交流最新自媒体信息。


所有添加微信的人,需备注:公众号粉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ina自媒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