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孟兆祯:苏州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给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启示
——孟兆祯
全文共3950个字,阅读约8分钟
作者:孟兆祯
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我们
作者简介:孟兆祯/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例,运用以借景为中心的创作秩序,深入剖析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希望能够给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更多的启示。
中国古代诗人、画家和造园家可兼于一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决定了文学“物我交融”的境界和“比兴”的创作方法,绘画的“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境界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方法,也造成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和以借景为主的创作方法。
△拙政园
一、造园之“六涵”
以借景为中心的创作秩序共有“六涵”:明旨、立意、相地、布局、理微和余韵。立意涵问名,问名心晓,意在名中。
吴中名园之冠“拙政园”,系园主解官归乡后取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而得名,自诩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故景多以荷名,如远香堂、香洲、雪香云蔚。
留园因其时吴下名园俱遭兵灾而是园独留故名。环秀山庄园同堂名,堂环周皆山而秀也。
有了明确的造园目的就要择址相地,尤须在前人基础上观察。拙政园的用地,晚唐诗人陆龟蒙宅曾经在此一带,其地低洼,有池石园圃之属,不出郛郭,旷若郊墅。
留园,明时徐氏“里有善垒奇石者,今垒为片云奇峰,杂莳花竹”。网师园也承南宋建万卷堂和渔隐花园之胜兴造。环秀山庄则在东晋王珉舍宅为寺的基础上改建。
·拙政园
从连通大街的前门进来后,先是看到左边文征明手植古紫藤和墙上嵌石刻,进而由火巷引入宅园入口腰门,有嶙峋的黄石假山做屏,假山下洞上台结构,南急北缓。
于此游人有6种入园的路线可选择:“左通” “右达”为2条,沿山边东西2条,穿山洞或越山顶又是2条,涉趣自生,此为“起”。
远香堂是“承”,东西山庭和水庭是“转”,雪香云蔚亭是俯瞰全园之“合”。
布局先立山水间架,以水为主,山为辅,山因水活,水得山秀。理水有三远:阔远、幽远和迷远。
造山亦有三远:高远、平远和深远。阔远在聚, “聚则辽,散则潆洄”。园因水成景,中亘积水,疏浚成池,筑土山分水面为南北,南阔北狭,北寂南喧。山长而剖腹为涧,得主客之分。
水绵而分三脉,有南、北和东南至西北3条纵深线。
△拙政园水景纵深线自东西望
茂树竹林,环抱曲池。建筑量虽大,皆以水为心。东山西水贯院,以建筑组合成庭院,皆四合院变体,因山就水而变。是为大宅园。
再以“园中有园”化整为零,又以廊桥集零为整,总成封闭的内向空间,可供环游。鉴于雨多路滑,选“花街”铺地,不仅因材制宜,还可以结合意境表现,如玉壶冰的冰纹和海棠春坞的“十字海棠”,形意皆有变化。
△留园平面图(邵丹锦改绘自《苏州古典园林》
·留园
中部分东、西区,西区由门厅、轿厅引入,夹巷极尽直曲、广狭、明暗、长短之小空间变化,逐步渐进入佳境。 “古木交柯”和“华步小筑”,小巧别致,明亮疏朗,先声夺目,导人西进至“涵碧山房”,取“移情就寒碧”意。
△留园华步小筑与古木交柯空间分割与渗透
平台北接大片水池。池西居高而安“闻木樨香轩”,池面彰显东区曲溪楼和五峰仙馆之西立面。池中石岛、棚架相连,土山北筑,可亭小而镇局。
△留园窗景
留园东区庭院以冠云峰为主景,浣云沼静中观动,前馆后楼相呼应。揖峰轩庭院为山石花台与廊、墙、漏窗组织的小空间。揖峰轩北留狭地,种竹布石,室内“尺幅窗”透映“无心画”,由暗窥明,灵动入画。
循廊“步移景异”,竹枝斜出漏窗,古藤穿石的“石林小院”充分展示了小中见大的特色。此亦留园精到之处。
△网师园水池
·网师园
以渔网为师,水池基形犹如开网落水,是方形,大方无隅。西廊出“月到风来亭”,西北角水湾、石矶、石桥,东南以网之纲引涧向南欲通过河沼至大海,石闸控水。
涧上跨精小石拱桥,水长波延,意在不尽,桥栏石刻“磬涧”。池南小山丛桂轩和濯缨水阁面水,池北楼、馆、轩参差前后,池东于宅第山墙的北端引一亭出水,因此池周水景丰富且皆以水为景,从各方面水而安。
西院“殿春簃”传承牡丹、芍药之盛,以赏芍药为主。西南隅开发涵碧泉,山石嵌隅,自然下陷出泉,墙角平板、呆滞之弊被山泉之胜一代而空。泉畔起半壁冷泉亭,踏跺引上,灵石一卷跃然亭中。
理微指细部处理。苏州园林细部处理精湛,门洞、透花窗、栏杆变化多端,足供人细品其味。
拙政园中部枇杷园嘉实亭为入院对景,漏窗展示生动的竹石小品,亭联曰“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梧竹幽居方亭四面园洞门,环环相套,再框入山林远景,生机盎然。它如木雕、砖雕、石雕,因境而成,令人细品深寻,诗画皆入其中。
拙政西园以“与谁同坐轩”为意境,喻“清风,明月,我”,孤高自赏,对影成三人。因清风而取扇形,而且扇亭、扇窗、扇几,以重复强调主景。
故池北廊中月“得少佳趣”,少吃多滋味, “以少总多”。
置石和掇山是苏州园林普遍使用的最具体、最灵活的造园手法,太湖盛产太湖石,苏州扬其所长。置石不成山貌,特置、散置、花台、驳岸、云梯各适其用。掇山以石集零为整,掇石成山。
留园冠云峰可为特置代表,是“江南三名石”之一,兼备透、漏、瘦、皱、丑,典型的湖石美。为适应苏州地下水位高的条件,对种植要求排水良好的花卉(如牡丹、芍药等),于庭院中用湖石做花台,花台间自有路。
花台单体要极尽自然地大弯和小弯,随遇而安,交复掩角,贴粉墙以石为绘。花台布局则占边、把角、让心,学篆刻之“宽可走马,密不容针”之疏密变化, “以白计黑”,虚实相连。
△留园涵碧山房
留园涵碧山房、网师园五峰书屋北院和怡园不乏佳作。
与建筑结合的置石有蹲配、抱角、如意踏跺和云梯等。留园明瑟楼以“一梯云”为题展示了云梯极品:南、西皆为云梯依附之体,其势不孤;南北皆可进入,以南为主,美人石导引;
△留园 — —梯云凝诗入画
一峰因近求高,峰顶入云,故峰镌“一梯云”,应目会心;梯口数级引到墙隅的休息板,再向西直上,山石栏板屏障了石级,有若“笑不露齿”之美,至顶有小飞梁引入楼中;石梯下做岫作洞,下虚上实;自北通过柱枋和挂落为框景,俨然横幅卷山,凝诗如画。
二、析环秀山庄
清乾隆年间之环秀山庄,表现了湖石之自然美,又融人文美在其中,为戈裕良传世佳作,亦为中国湖石假山之最。
山水布局以山为主,水为辅。小垒石山,掘地三尺得泉,题名“飞雪”。延戈氏掇山理水,除泉水外,降水、地下水和北邻井水皆为水源, “水不择流”也。水由溪涧、泉源而东为池,以池钳山,以涧贯幽谷。
△环秀山庄湖石裂隙做法
假山占地不过330㎡ ,却俨然深山大壑。环秀也可言湖石之美,石灰岩溶融过程:涡—岫—环—洞,纵深则罅—缝—谷—壑。主山居中而分主峰与客脊,客山居西北,主山有向西奔趋之势,苏州自然山脉在西,似有“子山回望母山”之情。
主山以幽谷破腹,主峰下涵石洞、客峰有石室,山之外观旷大而中空,不仅节约了石材,更能反映石灰岩洞景观。这种宏观上的把握,足以令人心许:“远观有势,近赏有质。”
一石如一字,数石造一句,连句成段,集段为章。把集石仿的自然景物称为假山组合单元。
△环秀山庄紫藤石壁栈道石栈桥
由堂入山,起于平台西之“紫藤桥”,石板有坡之桥,桥上铁花架,桥头花台中的紫藤沿桥跨水到对岸,这叫“引蔓通津”,是为春景。
夏景紫薇、秋景青枫、冬景白皮松。一株点植代表一季节,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何等简洁而又突出。
石桥平面有转折,上得彼岸,欲导人往东转,故桥北作石屏阻挡,所选组合单元有明显的导向性。东折后沿山崖贴石壁东行,以山石作自然石拱桥,起伏上下而表现山路崎岖。
更奇妙的是利用桥下水岫采波光,引光入洞。更东则上方悬崖前探,崖下自成栈道。路因涧尽方露朝东洞口,有顿置婉转的意味。
洞为券拱结构,合纹相连接,天衣无缝。入洞则知以湖石为壁,则孔洞可纳入自然光线。洞顶、洞壁、洞底一体,短而曲,其西留出大量空间作洞府。四壁以“叠涩”收顶,上压峰石。
壁龛、石桌,宛然仙府。地面一大洞,层次深邃,螺旋而下,前述山石栏桥下假山要“路类张孩戏之猫”。
过紫藤桥东行,入洞再西行,其间仅一壁之隔,然明暗之差游人莫明。水岫之内观也,采光由洞底反射入口,奇巧。
△环秀山庄“从巅架以飞梁,就低点以步石”
由面北山洞出洞,过步石跨涧,峭壁岩壑飞梁等跨幽谷上空,仰观如斧劈,高下对比, “从巅架以飞梁,就低点以步石”之法也。涧北石室,东有采光洞,外观自然。
顺山势向右盘旋而上,石矼飞梁,俯观幽谷。西行穿主峰,峰下为洞,以此洞为框,尚可套入北面流下山涧之洞,洞洞相套,环中有环。
自此下山,经“半潭秋水一房山”至“补秋山房”,土坡有散点山石护坡,乔荫匝地。 “补秋舫”面水背庭,西连假山,洞口有大裂隙上下错落,源自北墙邻家井之水顺势流下,犹石漱玉。
有小蹬道通山顶,其岩下即为飞雪泉。因泉安亭,故名“问泉亭”,四周绕水,四角山石抱角花台,人工美过渡到自然。池西岸有最佳视点观飞梁,俨然入画。
注:本文转自《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希望能给从事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你带去一些启发,在古典中借鉴立意、布局。不忘园林是诗画创作自然的人化体现,打造你的如画迤逦的园林。在园中藤萝里,再现文人墨客的铮铮风骨和把酒对月的快哉。
▼ 猜你想看
跟着苏州园林看历史,你学会了吗?
好书有售|《中华宅园营构文化》曹林娣新作限量签章
寻找40位优秀园林企业家,第六届园林总裁班招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