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社会都应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方略 方略智库 2020-09-15


全社会都应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

 作 者:方 略

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经济首当其冲。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今年1-4月财政收入下降14.5%,其中1月下降3.9% ,2月下降21.4% ,3月下降26.1% ,4月下降15%,降幅在一季度逐月扩大后出现缩小态势。


财政部预计,今年后几个月,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财政收入开始企稳回升,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受疫情影响,美中业已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凸显,美中冲突和对抗明显加剧。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疫后中美关系将面临脱钩,国际秩序将重新洗牌。


多年来,外贸外资对我国的税收贡献超过25%,直接间接就业超过2亿人,其中8000多万是农民工。如果外贸滑坡,外资“出逃”,对经济的影响巨大。


脱钩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将回到改开以前闭关锁国年代,对外贸易将出现难以避免地大幅萎缩,部分外企逃离,国内外向型企业定单缩减,难以为继,工人失业。


意味着粮食、石油会出现短缺,进口渠道减少,市场调节有限,可能重启计划经济模式,对战略资源和民生物资实行计划供给。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为此,中央政府将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50%以上。


“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是特殊时期的一个提法。不过压减政府支出,不是让政府不运转,维持政府运转的支出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等也属于刚性支出。


李克强要求,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而一般性支出则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重大的冲击,各个阶层也都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大灾面前没有人可以幸免。

应对疫情灾害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共克时艰。


1、着力促进内需
受全球疫情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当前拉动内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物价上涨与收入下降的矛盾突出。
要推动消费回升,首先要想方设法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2、厉行勤俭节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尤其是这么多年来,过惯了安逸生活的人们,一下子要紧起来,可能不那么容易。现在情况不同,不习惯也得慢慢习惯。
无论集体还是个人,无论公事还是私事,困难时期都应一切从俭,节俭办一切事情。
反对铺张浪费,可办可不办的事不办,可花可不花的钱不花,把钱用在紧要处,优先保就业、保民生。
3、严格控制开支
国家计划发行特别国债,因为不少地方已经无米下锅,不少人很可能要靠举债过日子,而且这种困难局面一时恐难纾缓。
严格“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禁止非急需的重大投资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切要从长计议。先求生存,再图发展;先度过危机,再寻求转机。
4、自觉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也是特殊时期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即将面临的困难局面可能超出常人的想像,也容不得人们多想,所有人都得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
对于未曾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来说,讲艰苦奋斗可能有点残酷,但这是必须承担和接受的现实。
许多人,包括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做好过紧日子、甚至苦日子的准备,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中央政府体恤百姓疾苦,紧缩开支,带头过紧日子,是为了让大家不过或少过苦日子。
这也说明,好日子即将过去,苦日子就要来临,全社会都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 End - 

@文章不设置赞赏,感谢点亮“在看”支持!


往期荐读

当代社会面临的三大价值困境
新冠病毒肆虐,挡不住对真善美的追求
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根本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


更多精彩推荐,敬请关注

点击二维码扫描关注我们

视角|瞭望|军旅|社会|时评

投稿/合作邮箱50314644@qq.com

@图文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平台接受相应栏目原创文章投稿,文责自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