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谱国际丨古人最喜欢的一件事:“写家谱”


在古代古人有一件于他们而言最喜欢,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写家谱”。


在中国,家谱约3000年历史,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与正史和方志一样是我们重要的历史典籍,也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国际认为:为国存史,为民立传乃国之大业,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家世出身,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在古代无论是出士做官,还是婚礼嫁取等都十分讲究注重家世背景,正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和“书香门第、门当户对”等形容词句便出自于此。而在古代确定一个人的家世门第、干什么事是否门当户对,其重要的依据便是他所在家旅的家谱。


其中《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用“家世背景”这四个字一把王朗给说倒。明初之时,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命天下士家大族里的名绅大儒出来出仕。很多人都不愿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为朱元璋出身农民,这怎么可能让我们去当你臣子。可想而知“家谱”在古代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作为个人和家族的出身,家世记载最重要的文献就是家谱,也因此“写家谱”成为古人最喜欢也是最重要的事。



家谱之于一族,档案之于一国,性质内容完全相同。家谱和国史像一面镜子,最能反映一个家族或国家对待历史的态度。凡是历史比较辉煌的家族,一般都比较重视保存好家谱。而且,越是开明善治的统治者国史档案也更是看重。并且不带丝毫感情色彩,不含任何文学手法,真实地、直白地记述着历史的兴替,对后世最有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是前人的良苦用心。


历史是一条线,是一道轨迹,是从古至今确确实实发生过、发生着、将要发生的事。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以史为鉴,借古论今,而家谱就是最好的呈现方式。古人看重家谱,今人也定当看重,家谱国际将不辱使命与您一同将家族文化发扬光大。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版权纠纷请联系小编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