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生常谈之七】不能没有“课外”

吴非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06-06

教师每天上课,学生每天听课,我的问题是:课堂究竟能解决多少问题?

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年来听到不少教师和学生在喊累,究其原因,师生两方都提到“课太多了”。

因为应试教育的干扰和社会的纵容,很多学校办学思路错误,违背规律,不执行课时规定,认为加班加点是提高升学率的唯一法宝,既拼时间也拼体力,把学生“圈”在课堂,围绕应试搞训练,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大量练习。一些学校的个别科目总课时甚至是教育部规定的两倍以上。到了高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时超量,以至于学校的课表“拿不到台面上,不敢见人”。但事与愿违,上了那么多课,不仅把师生搞得疲劳不堪,效果也差。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了“课外”(或曰“课余”)。 很多教师已经发现了这种教学的弊端。如果把全部精力放进了课堂,学生课后只能睡觉了。

课堂,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课堂,只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没有了“课外”,学习就不完整;学生没有了“课余”,就很难培育学习的趣味。学生在课外做些什么,他们如何支配有限的课余时间,对掌握学习方法有没有个人思考,对他的未来会有重要影响。

一、学生学习需要更大的天地,过多上课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发展

课程课时设置依据正常认知特点,有内在规律,“浓缩”或“稀释”都不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简单重复和无休止的训练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误识,并扫灭学习兴趣。中国教育中,从小学开始的应试意识一直困扰着学生,他们能在压力下保持一点学习兴趣很不容易。中学课程,学科趣味仍然应当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无视这样的常识常理,学生的学习也就难有愉快可言。

在学科的课堂上,知识呈现有可能是独特的、单向的,课时仅够教师完成基本内容的教学。学生通过感悟,把知识转化为某种能力,形成思维方法,需要思考、理解和逐步消化吸收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背景、经验,甚或需要某种契机,有时甚至可遇不可求。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只有在课外,学生方能比较从容地思考领悟,对所学知识整合巩固,并作进一步探究。这个过程饱含学习趣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意思。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获取的方法是最有价值的,而如果他没有时间去感悟,那样的“学”会带有缺陷。

没有了思考时间,缺少理解消化过程,“学”变为死记硬背,也就扭曲了教学观,师生皆以为“课堂万能”。目前的检测评价模式,思维含量不高,不强调个人见解,难以考查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死记硬背非但不吃亏,反而有利可图,这就为一些学校鼓吹“强化训练”“集中复习”找到了充分理由。

在课堂,有时我会发现某位学生有令人惊讶的见解,我曾注意过他,并自以为了解他的学习状况,然而,这次课堂提问,他的回答超出我预想,他的独特见解与简约表达都让人刮目相看,我甚至怀疑自己以前是否了解他。其实这并不奇怪,我以前对他的判断也并不错;是他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有了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课堂上未必能表现,也不一定有机会表现。他在课堂之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发现了感兴趣的问题,这段时间,他很“来劲”。在课堂上,教师不大可能分别关注几十位学生的个人状态(那样不免顾此失彼),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特别需要教师的学生身上,而且一段时间内有特定的需要关注的对象。就在这时,其他学生并没有处于停滞状态,他们在“学”,在教师没注意的时候,在教师不知道的地方。

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学习和交流,教师为此集中了个人智慧,课堂交流有典范性。可是,并非一切知识与能力都要通过“教”而获得,也并非一定要在课堂才能获得,学生的感悟思考是他发展的主要契机。

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有许多因素,不大可能全部来自课堂。学生在课堂接受的教学和交流,给他以启示,然后,他在课外进一步学习与思考,逐渐形成能力。正常状态下,学生每个星期上5天课,每天6至8节,仍少于他的“课外”时间。在需要保证的睡眠时间之外,他有时间接触一些事物,并有余力关注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他需要利用这些空余时间思考,包括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有可能进行“回放”。

二、课堂并非万能,靠多上课不可能解决问题

如果课堂真有那样神奇,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而且留给课外的只是轻松和快乐,那不妨多上课。然而情况不是这样。

很多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这是对的。但是,过于迷信课堂的作用,可能事与愿违。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业务修养可能难以达到那样的境界;二是违背认知规律,不了解“学”和“习”的关系。教师误以为“课堂循序渐进”是正途,忽略了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也就有可能忽略学生的学习个性。

以写作教学为例。绝大多数写作者说不清具体技能的来处,能说清的则又未必能写好;几乎没有人认为个人写作能力来自课堂教学;他不止从一人一书一处而学,而是“时时”“处处”在学、在悟。

又如,语文的当堂阅读从来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得靠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经验,这是常识,但人们常以为课堂万能,不少人把一节公开课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而无视学生的课外学习积累。小学阶段的开蒙,课堂比较重要,要讲授基本方法;到小学高年级,很多学生已经具有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他的自由阅读积累是他上课时“走神”的本钱。无论读与写,学生的课外思维活动多于课堂,“触点”多,获得的启示也必然多。人能走路,不会是在课堂学的,像是有本能一样,他总会先走起来;至于走得“整齐”,会迈正步,简单训练就能完成。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同理,学生的学力差异,也多在“课外”形成。如习惯养成,不完全靠课堂。学生的学习个性,特别是他的一些习惯,形成因素多来自思考和行为方式,大量的课外时间有助于习惯形成。一般而言,课堂教学考虑的是“共同基础”,发展学习个性,则在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天地;他能把这块天地拓展到多大,要看他有无趣味,有无想象力,有多大的余力,以及有多大的活动空间。

学生有没有支配时间的能力?如果学校不占用双休日,他会如何安排?如果有一整天时间,他会怎样计划?如果有三个小时,他会做什么事?如果只有四十分钟空余,他会不会想到可以利用来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此等等。总之,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家长)指导的状态下,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作为学生,他合格了。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学,要引导一生。现在一些学校迷信“集中管理”,具体而微,学生被挤压到没有“课后”和“课外”,午休管,晚饭后也管。只要有半个小时空余,就会有教师“见缝插针”,在教室讲课或是做练习。这些,对学生形成习惯、获取智慧毫无益处。2004年,南京有学校解说“集中教学”的原委,说“帮助学生把时间利用起来”——高中生已十六七岁,要由学校帮他决定用餐时间,要由学校统一午睡,要由学校统一晚自习,从早晨六点“帮”到晚上十点半才放回家,这不是“教学”,是“管制”。管多了,学生没有了“课外”,没有自由支配时间的经验,日后也就没有了自理能力。进入高校,处在“无人管”状态,让他自由支配时间,一些学生便不知所措;应试教育把他们送进高校,而他无法适应无人管束的生活,不知如何“自主”“自立”。在这样的状态下,指望他创新,不太现实。

必须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外”的重要,学生的“课外”有可能决定了文化品质和生活格调。我越来越关注这方面的差异。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有可能影响他在未来的社会地位。

如何真正让学生获得生存能力?如果我们了解了教学到考试的全过程,知道目前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未来的影响,也许我们会更多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投机取巧,纠缠眼前的蝇头小利,无视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本文原载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年第7期



欢迎关注我们


欢迎订阅我们


(一)邮局订阅: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邮发代号:28-401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邮发代号:28-402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邮发代号:28-403

《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理论》;

邮发代号:28-385

(二)编辑部直接订阅

联系人:钱露;订阅电话:025-8365868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