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刚兑,谁将第一个打破神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理顾者 Author 理顾菌
世上本没有刚兑,刚兑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刚兑。”
01
刚兑本是个“伪命题”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用鲁迅先生的这一句经典台词来描述信托业不成文的“刚性兑付”文化再形象不过了。
从法理上来说,信托机构只是投资者的资金受托人,只有受托投资的责任,并没有保证兑付的义务。对信托机构来说,最初并没有刚性兑现这一命题。
这不成文的命题,从爆雷的历史中而来。
长久以来,信托一直被冠以“坏孩子”的形象,被指“扰乱市场金融秩序和宏观调控”。
在2005年-2007年左右,信托风险频发。
第六次大整顿让68家信托公司一番血流,监管出手,要求信托公司不准搞事情,谁出了风险就面临着停业的下场,“一家得病全行业吃药”。
彼时,也是在“一法两规”的颁布中,信托公司开始规范发展,对“声誉”看得更重。
一个隐形刚兑的时代开启。
在监管疾言厉色的大环境下,信托行业将“刚兑”奉为圭臬。
而产品收益明显高于同业、却从未发生风险事件,投资者也普遍形成了“信托零风险”的惯性思维。
刚兑成了行业“默认”,没有银行机构的国家信用,没有证券机构的广泛认知,这么多年的“好声誉”不易,信托公司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打破刚兑的“传统”。
『 一旦有产品不兑付,客户信任就很难再建立。
谁没有做到这一全行业“基本标准”,对于部分客户而言,就是离开之日。』
为此,当遇到融资方资金链断裂无法到期兑付,信托公司首先采取的是资产保全以及后续的资产处置,若存在时间差,就用公司自己的钱垫一下。
即便最终无法收回本金,也宁愿用资本金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拿“声誉”开玩笑。
久而久之,刚兑的越来越多,“刚性兑付”这一伪命题最后也成了真,成了不成文的行业“背书”,也成就了信托业的资产规模猛增。
02
应该打破刚兑神话吗?
一个隐形刚兑的神话,给信托业争取了发展时间。
在这十余年里,信托从银信合作中渐露锋芒,信托交易得到了保护,信托业赢得了信誉,信托经济一路开挂,走到了仅次于银行的金融第二大支柱位置。
对于这一曾经的神话,打破是信托市场的必由之路,不要低估破刚兑的影响力,也不要低估它对资产配置的划时代意义,更不要低估高层的决心。
想不想发展直接融资?想,那就打破刚兑。
想不想解决资金空转?想,那就打破刚兑。
想不想化解金融风险?想,那就打破刚兑。
想不想经济转型成功?想,还是要打破刚兑!
…
信托,只是一个引子,打破刚兑也只是一个引子。
打破刚兑神话的背后,是整个时代转型、改革使命等多重合力的综合结果。
所有还在刚性兑付的产品、预期,都要打破,同业、网贷、信托、理财……,或早或晚。
而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打破刚兑”更是一种“解绑”。
它将不断扭转投资人乃至整个社会对于信托公司的印象。在统一监管规则的情况下,各家机构进入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最后争锋的焦点,就落在了主动管理能力。
哪家公司投资项目违约率低、风控能力强、回收率高,哪家公司就将赢得市场。
◆ 同理,整个财富行业公司也一样,狭路相逢,优者为胜。
因而,在没人敢第一个打破刚兑神话中,想要让不少“金融巨婴”机构成长,刚兑这个神话只能由国家牵头打破,上升为一种政治正确是必须的。
而对于投资人而言,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心脏,更是迎接新时代的投资理念。
只不过,破刚兑这件事,牵一发动全身。
投资人和信托公司本就存在着严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投资人处于弱势地位,破刚兑后,本着所谓的“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产品说明书和披露却尽是一堆无关痛痒的废话。
最后一句,对不起,兑付不了。
投资人肯定不乐意。
这不仅放纵了信托公司违约常态化的行为,使其更有恃无恐,也戕害了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想要打破刚兑、迎来转型,行业阵痛固然无可避免,但更应有一个“卖者尽责”的标准或原则,才能约束信托公司,不以“买者自负”为借口将镰刀朝茬茬韭菜割去。
谁第一个以一种正确方式打破刚兑神话,也即第一个做到“卖者尽责”。
如果没有一个违约成本的约束,那信托行业将成为“利益输送”的温床。
03
破刚兑后,信托还能买吗?
也许,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打破“刚兑”日就是离开信托时,对于他们而言,如果信托都打破刚兑,没人会为那点收益冒本金损失的风险。
但即使刚兑这一神话不再,信托也依然是最靠谱的那个选择。
且不论在破刚兑前,信托就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这次破刚兑的刀并不是仅落在了信托上,资管新规出来后,再无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如果说大家都降了一个级,那本就“高一点”的信托,依旧是最突出的那个。
◆ 牌照,依旧稀缺昂贵。
作为中国正规金融机构类型的四大天王之一,信托持有银保监会颁发的信托牌照,全国目前一共71张,实际展业的信托公司68家。
和全国3500多家银行、100多家券商、100多家保险相比,物以稀为贵的经济学优势一览无余。
唯一横跨资本、实业、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银行干得了的,它能干;银行干不了的,它也能干。在法律上,除了违法乱纪的,其它事信托几乎都可以干。
◆ 资本,依旧“壕无人性”。
至2019年第三季度,68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多为几十亿级,固有资产规模共7403亿,平均每家在百亿级,其中以50亿-80亿居多。
大部分信托与大型国企、央企或银行系挂钩,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都是实打实的。在起点上,那些金玉其外、虚有其表的金融机构的坑,就已经避过去了。
信托刚兑这一伪命题,早前得以成立,就建立在68家公司雄厚的资本基础之上。
◆ 监管,依旧严上加严。
作为和银行同级别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受到银保监会的直接监管,可以说是相对公开透明的产品之一。
自第六次整顿以来,信托业的不良率仅1%—2%左右,兑付历史良好。新“一法两规”规范了信托业的发展,《信托法》明文规定,信托公司不能乱来,乱来需拿钱予以赔偿。
再加上近两年的去杠杆,非标路径大面积堵死,一些相对积聚了风险的项目融资受限,谈“池”色变的资金池也被禁止,业务空间被大大压缩。
监管雷厉风行,信托公司也不敢再轻举妄动“顶风作案”,只能弃广度追深度,做一些更好更精的项目。
最后,马太效应。
信托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真正打破“刚性兑付”的神话?
一定是在投资者接受了新的投资理念、信托公司真正做到“卖者尽责”以后。在“卖者尽责”之前,买者自负显得不公平,即使再喊着破刚兑也破不了,只有头破血流;
而等到真正破刚兑之后,68家信托公司就剩下主动管理能力之争。
能力强者,即使业务广度受限,深度也能得心应手;能力弱者,广度受限,深度无力,自然只能落于下风。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了一家项目违约率低、风控好、主动管理能力强的机构,哪怕刚兑被打破了也不惧,信托依旧不失为一种优质资产。
推荐阅读
江苏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投资!为什么都钟爱江苏政信信托?
恒宇天泽千亿私募“涉旁”:那些回不去的财富从业者
1500亿安信信托:逾期数百亿,“重生”延期
这样买信托,再也不怕踩雷了
城投,浙江为何信仰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