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产荒强势来袭 信托产品收益跌入“7”时代

朱英子 信托圈内人 2022-07-18

今年以来,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已告别“8”时代。而且,额度不是想要就能要,更有甚者,无产品可发。

——信托圈内人


继城投平台公开招标事件后,信托行业的“资产荒”有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信托爆雷比较多,好多排名靠后的信托公司连资产都没有,我们公司至少资产是有的,但好一点的资产绝对是秒光。”一位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理财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受资金面宽松、市场利率下行影响,今年以来,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已告别“8”时代。

以规模占比最高的集合资金信托为例,据用益信托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5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51%,环比下滑0.1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下行。

信托公司这些年培养起来的口碑,就是比较注重投资者的感受,这是投资者认可信托的基础”一位信托公司管理人士称,证券市场投资更多是市场行为,而银行理财收益相对有限,相比而言,当下信托产品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优质资产去哪了?

用益信托研究院统计显示,截至6月5日,5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规模1891.72亿元,与上月同时点相比增加1.10%。从产品收益来看,5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51%,环比下滑0.12个百分点,已连续下行5个月。

5月份成立规模排名前三的信托公司为光大信托、民生信托、五矿信托。

6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这三家信托公司APP上的产品发现,光大信托的1年期集合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7.5%上下浮动,均可预约;民生信托的收益率普遍在8%以上,但所有产品均显示在APP端的额度已售罄,需联系理财经理进行线下预约;五矿信托的收益居两者之间,挂出的6款产品里有5款显示小单(300万以下)已售罄,认购300万以上可预约。

前述理财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目前其所在公司的信托产品收益率比去年降了近1个百分点,但肯定仍比银行理财要高。此外,认购300万以下的属于小客户,一个信托计划只有50个小单名额,可选范围比较小。

华东某信托公司销售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该公司信托产品的募集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就很火爆,预期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至1个百分点,并收到监管要求,主动融资类额度按去年年末规模控制。

额度不是想要就能要,更有甚者,无产品可发。新时代信托官网显示,其产品信息栏为空白。据证券时报报道,对此该公司回应称,如今暂时没有更好的资产,目前正在努力开拓新的产品。新时代信托3月、4月成立的信托产品数量分别为11只、6只,而5月份成立的信托产品仅2只。

百瑞研发中心总经理陈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信托公司现阶段面临的“优质资产荒”问题,主要原因是公开市场融资成本下行,机构客户更偏向于通过发债等渠道进行融资,这也是近期监管政策鼓励的方向。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今年5月份债券发行量已超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7.77%。今年以来债券发行量为8.4万亿元,同比增长36.55%。

在经济增速下滑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大背景下,回报率高的优质资产逐渐减少。融资方倾向于从债券市场等借入低成本资金,再加上监管对非标业务进行严格限制,信托公司能拉高收益的非标类产品预期会受限。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预计,未来集合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大概率会继续下行。


“资产荒”下信托公司如何展业?

“资产荒”会导致信托公司风险偏好下降吗?

陈进认为,现在信托公司自身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监管近年的风险排查力度在加大,以及行业内暴露的风险事件增多,这些都导致信托公司不可能通过放松风险底线去开展更多业务。

在当前项目少、资金多的情况下,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接受标准化产品收益率的过程,适应净值化转型。“最根本还是考验信托公司募集低成本资金的能力,把优质资产给抢过来。”

前述管理层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不是很好,业内都比较谨慎,把控风险的意识很强,不会盲目展业。

她表示,公司正在按照资金信托新规的要求,努力向资本市场转型,向标准化产品转型。“监管的意思很明确,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信托公司开展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资金信托业务可以进行回购交易,此前这类交易是被禁止的。

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王和俊认为,该规定对于债券类信托业务构成利好,使得信托产品作为载体跟其他资管产品具有公平的竞争条件,在主动管理债券投资业务、债券委外/代持业务等品种上均有促进作用。

用益信托研究院认为,信托、银行理财作为资管行业两个主要的领域,由于种种原因,主要集中在固收类产品上,固收类产品则主要投资非标的信贷类资产,而对资本市场的投入多年来徘徊不前,这既有政策的因素,也与市场的不成熟有关。但无论如何,在资本市场上,银行理财和信托投资的缺席或边缘化,都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需要政策的支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朱英子 编辑:马春园)

end


推荐阅读


信托——今年最稳妥的高收益产品,再不抢就没了!


收益率跌至“7”时代,购买信托产品仍要靠抢


对不起,您预约的信托项目没额度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