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家信托公司当年破产原因简析
导读:2020年11月华夏时报报道,广州市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之一:越秀集团,将完成对广东国投的重组,或将拿下第69家信托牌照,届时信托业将再多一家国资背景信托公司;
作为全国第二大信托企业是仅在中信信托之下的存在,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广东国投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把自己作没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对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国投)的历史和破产原因做一个简单梳理和分析;
一、广东国投发展初创期(1 980—1 985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广东国投由政府批准,于1980年7月设立的企业法人,其注册资本为12亿元。1983年10月,广东信托投资公司的企业性质发生变化,被人行批准设立为国有金融企业,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外汇经营许可证。1983年12月更名为“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国家指定的地方级“窗口公司"中的一员:允许外部贷款和债务发行。
广东国投获得了国家政策性支持优势,拥有了四大行都没有“窗口公司"的条件。窗口公司的早期发展多以融资试探为主,为后续大规模进军国际金融市场铺垫。例如广东国投,于1983年12月,同美、日、法、英12家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取得了1.36亿美元的信贷资金。1984年12年,同24家欧美日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取得了2.07亿美元的信贷资金。1985年同广国投公司签约的银行38家,达到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
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前几年,“窗口金融公司"就像当时的深圳特区一样,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政府给予了相当高的自由度。作为一家地方性窗口公司,广东国投于1986年9月第一次发行债券。1987年8月,在香港地区发行亚洲美元债券达到5000万美元。1988年5月,在伦敦地区发行欧洲日元债券,金额高达200亿日元。然而在1980-1989这十年期间,由中央财政部发行的主权债才仅仅一笔:1987年10月在欧洲债券市场上3亿马克。
二、广东国投发展蓬勃期(1985—1995年):经营范围拓宽、行业地位初定
80年代后期,广东国投飞速扩张,从最开始的经营单一信托业务,一跃而为将金融和实业投资作为核心的大型公司。从1988-1993年短短5年时间广东国投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至数百亿元。除了金融、证券投资外广东国投项目铺设广泛,涉及通讯、医疗、交通等数十种领域。同时投资巨额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获得''广东第一地主''称号,一时风光无限。
历史进入了90年代,广东国投海外融资业务飞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在中国市场不景气的1989—1991期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还是从其中几家日本银行那里获取7000万美元贷款资金。1992年7月在日本武士债市场上,发行债券金额高达150亿日元。1993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获得了等同于当时主权债的评级一一美国穆迪公司(3月)、标准普尔公司(11月)。也就是说在严格的高层次欧美债券市场上获得高级别的通行证。广东国投别于1993年5月、11月在欧洲美元债券市场上发行1.5亿美元。
国际资本市场历来多疑而挑剔。广东国投从1980年一1990年耗时10年光阴,才在国际市场上刚刚占据了一席之地,且带有浓厚“企业+政府”色彩的特殊化“窗口债信”。
三、广东国投发展衰落期(1995-1999年):经营不规范、风险加剧导致破产
1993年商业银行也逐渐向国际金融市场进军。1995年,国家调整了商业贷款战略部署,政策环境发生了改变,国家倾向于发行主权债,调整了对外引资策略结构,降低了商业银行对外融资的准入门槛。随着主权债的逐渐发行,“窗口公司”地位出现明显下滑。1995年之后,专门针对地方政府独自举债一事下达文件指示:全口径管控外债,窗口公司自负盈亏没有任何担保,也就是说政府不必再为其不理智行为买单。1995年国务院颁布25号文件明确规定,实施“定期评审制"防范发债窗口公司经营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包括广东国投在内的十家“窗口公司"特殊地位将不复存在。
只剩惊吓了。
内部:由于广东国投长期缺乏监督管理机制,违规经营如:盲目拆借、投资,账外经营等;长达十年的债务积累,给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带来巨大的还款压力,开始危机四伏。广东国投于1995年后迎来还债高峰期,加上不良率居高不下,公司资金流动性较差,广东国投便以高息非法吸储,借新还旧,1995年7月到1997年5月近两年的时间里,合计非法吸资7.62亿元,1498.7万美元,2.25亿元港币。随着,广国投深圳分公司高管由于涉嫌犯经济罪于1996年拘留,其债务欠款问题公示于众,遭受信用危机。
外部: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广东国投造成了更大的冲击,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与挑战。1997年下半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1 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整顿金融秩序做了最新指示。但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并没有顺应大方针政策的要求做出改变,依旧我行我素,经营管理机制依旧混乱不堪,对(借款人)债务人的偿债能力、资信评估审核松散,随意发放贷款上百亿元。
为了安全渡过东南亚金融危机,保障对外经济处于红色警戒线以下,中央政府加大对外汇市场治理力度。而1998年于广东国投有12亿美金到期欠款到期,巨额债务问题公示于众,且涉嫌违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6月派调查小组调查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状况,不久其他巨额债务问题就被披露。
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广东国投难以为继。根据广东省政府作出的报告,经国务院批准,为保护债权人应得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金融风险,1998年10月,人行公告宣布关停广东国投的决议。
1999年1月11日递交破产申请书,法院1月16日作出判决,宣布广东国投资不抵债,依法破产。最后经清查确认,广东国投资产214.71亿,负债361.65亿;欠130多家境外金融机构达159亿元。吸收的自然人存款是5.9亿元,储户两万五千多人;下辖子公司证券营业部,非法操作动用8万多名股民合计高达1.32亿保证金。
2017年6月29日,南方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对广国投房产股权和债权进行拍卖,挂牌价446.772亿元,最后万科集团出资551亿元竞价得到,成交价比广东国投破产时总资产的2倍还要多。随着这次拍卖的完美结束,也表明跨时近20年的第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案终于画上完美句号。
四、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原因分析
4.1房地产泡沫破灭、资金链断裂
广东国投在房地产上倾注巨资。1992年,广东省房地产业开发的总资金中广东国投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被誉为“广东省第一大房产户”。广东省房产的平均价格在1992年之前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平均数值2000元/m2,然而1992年国家适当下放土地审批权,导致了广东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达到127%,于1993年达到峰值7079元/m2。之后房价连续几年维持10%左右的下跌幅度,在1997年房价为4225元/m2。如表4.1所示:
地产价格上涨时期,广东国投投入的大量资金,依托于自身在广东省的独特优势,在短短几年间资产规模呈几何式增长。最多时,广东国投将公司的百分之八十的资金投向了向房地资。除此之外,广东国投给其他公司放贷的资金中,也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资金间接投向了房地产。使得资金过于集中。
1993年,中央颁布“十六条”规定,抑制新一轮的市场过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致使广东省信贷规模急剧减少,房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当时的广东省第一大房产户,在建楼盘、地皮大量积压手中,烂尾楼停缓建工程较多,被套资金超过100亿元,楼市价格呈现断崖式下降,并且长期有价无市。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始出现经营危机,资金链发生断裂,流动性资产严重不足。为了清偿借款,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广东国投开始通过违规操作来填补资金空缺。1996年7月,广东国投债务合计已超过150亿元,由于长时间的过度举债,再加上大量的高息揽存,账外经营等违规违法活动,给广国投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
4.2项目立项前尽职调查不足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项目立项前尽职调查不足,前期调查工作不透彻、不充分,忽视了融资一方的资产负债、资金周转流动性等情况导致无法衡量信托产品风险,如资产重复抵押、流动性资金不充沛、虚构出项目金额,出具不真实的财务报表等,然而最终都通过了广国投的审核。
4.3公司管理非常混乱,权力过度集中
管理层自己对其旗下公司分布在何处都弄不清楚。以往年报上有案可查的分公司是36家,但是后来经过调查,原来广国投在海内外各处的子孙公司竟多达240家。
广东国投的治理结构存在较大问题,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企业权力过于集中于主要负责人一手,没有设置监督部门,缺乏对领导的监管机制,公司内部高管多为亲属,导致公司内部权力滥用现象沿袭成风,有的股东甚至在损害公司效益、利益的基础上为个人谋取私利,浑水摸鱼中饱私利等现象屡见不鲜。
4.4盲目扩张
即使在中国经济不景气的1990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依然在日本的几家银行借到了7000多万美元;主营业务层面:尚未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注重短期利益,盲目步入多个行业,例如涉及工业、农业等;
分享广东国投信托破产的案例,对人的启发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前不久宣告破产的包商银行又与它有相似之处,管理混乱、任人唯亲;贷款审核风险把控不强、得过且过。
再加上近期被接管的四川信托、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以及华信信托和安信信托,对投资人而言,出现风险似乎可以看到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管理人出了问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何规避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有机会再讨论。
参考文献:《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原因剖析及启示》作者王士权
编者:进奏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