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刚兑后,信托反而是更安全了!
导读:小编又来说信托的好了,有不同观点的欢迎留言来喷。文章由小编整理,首先介绍信托业大致历史,然后介绍刚兑是如何发生的,其次是刚兑维系10年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最后得出结论,长远来看,打破刚兑避免了玉石俱焚,信托行业反而更加安全。
一、刚性兑付助力信托业黄金10年
从1979年我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至今,我国信托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
由于早期定位不准确、发展模 式不清晰、监管制度不到位,信托业分别在1982年、 1985年、1988年及1995年经历了四次全行业整顿。
1999年,为了彻底化解信托业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层下定决心对信托业进行了第五次彻底清理和规范。
2000年,国务院批复了人民银行关于各省信托公司的清理整顿方案。从2002年到2006年, 我国信托业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在此期间,银监会逐一验收信托公司,果断关闭高风险信托机构,同时为达到条件的信托公司重新办理登记。经过第五 次全面清理整顿,信托公司的数量从1999年的239家缩减为现在的68家。
从2007年开始,监管层从信托法规人手,重新修订监管制度。
在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时,监管层遵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义务,把以前的实业投资全部清理掉。
在修订《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时,监管层规定了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超过100万元的为合格投资者,提高了委托人的门槛。
2010年颁布实施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通过净资本与风险资本管理,引导信托公司发展本源业务,防范行业兑付风险。经过规范,我国信托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信托资产规模从2007年的6000亿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22.7万 亿元,增长了近40倍。
然而,支撑信托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经过规范整理后的信托业急需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由此,刚性兑付逐渐 形成。特别是2008年前后,银行理财产品大范围的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引起了投资者的投诉,银行被迫采取了承担投资者损失的做法,这对理财领域形成刚性兑付规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刚性兑付规则下,投资者不承担投资损失,风险意识淡化。
二、刚性兑付为什么不可持续?
在刚性兑付规则下,信托公司的运行模式是“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信托公司收益留存”。
从资金端来说,信托公司发行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或者单一信托产品募集资金。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的唯一标准就是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无须了解信托项目风险,因为风险完全由信托公司承担。
从资产端来说,在满足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后,信托项目剩余盈利归信托公司所有。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该运行模式应该可以提高信托公司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信托项目的顺利进行。
但是,这种运行模式能够顺利持续的前提条件是:信托项目风险低且资产规模不超过优质信托项目的所需资金。在黄金10年中,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表明,2012年末我国信托管理资产规模为7.47万亿元。从2013 年开始,信托管理资产规模快速扩张。2013年末信托管理资产规模为10.91万亿元,2017年末达到26.25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GDP增长速度自2012年开始逐渐放缓。在此背景下,如果优质的信托项目数量有限,那么多出的信托资金必然配置到风险较大的项目上,信托业爆发风险的隐患将大大提高。近年来,信托项目“爆雷”的报道时常出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判断。
在资金端,信托公司需要以刚性兑付面对投资者;在资产端,信托公司需要面对风险持续上升的信托项目。
但就国内经济来看,供给侧改革持续进行,环保约束不断加强,结构性去杠杆短期阵痛,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常态。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