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伟人:毛泽东晚年的这次痛哭,到底哭的是什么?

夏斐君 斐君思享汇 2019-11-03


1975年101日清晨,一向夜里读书工作、白天睡觉的毛泽东,罕见的没有入睡,而是靠在床头自言自语。这时候,张玉凤走了进来,听见他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吧。”

 

也是在这一天,当他在阅读一首词时,突然旁若无人地嚎啕大哭,那首词是南宋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当天值班大夫唐由之后来是这么叙述的:

房间里只有毛主席和我两个人,戴上眼镜的毛主席起先静静地读书,后来小声低吟着什么,继而突然嚎啕大哭,我看见他手捧着书本,哭得白发乱颤,哭声悲痛又感慨。事发突然,我既紧张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赶快走过去劝慰他,让他节制,别哭坏了眼睛。过了一会,毛主席渐渐平静一些,同时把书递给我看,原来是南宋陈亮写的《念奴娇·登多景楼》。

 

不少读者可能听说过毛泽东晚年的几次“大哭”,此次恸哭,最能窥见毛泽东晚年心境和心结

 

01 

晚年毛泽东究竟是怎样的心境

 

纪念毛泽东,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文革。在毛泽东对自己的评价里,这是他一生中做成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则是赶跑了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

 

但是,对于这件大事,与他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老战友以及相当多的干部不仅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者众;他所精心培养的一批批新人对他虽然支持但却很不得力、屡屡出错甚至严重干扰,违背了他的初衷,出现了连毛泽东本人也无法想象和掌控的局面。对于这件大事,在整个党、国家、民族和人民中最终竟出现了“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的状况。毛泽东历来自认为是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但这次人民群众似乎也厌烦了,这使得晚年的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忧虑、孤寂甚至是悲愤、痛苦之中。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毛泽东究竟比我们早看多少年,政经深读颇以为然,毛泽东最终得不到大多数干部和人民的支持,只是因为他看得太远了、走得太远了。所以,陈亮那首词中“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这一沉雄悲壮的感叹自然引发毛泽东的强烈共鸣。

 

平心而论,毛泽东的一生,是争取人民主权、捍卫人民主权的一生。他萦萦于心的是天下苍生,最痛恨的是那种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集团。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成了萦绕在毛泽东晚年心头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情结。这也是他发动文革的心理根源。

 


文革前一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饱含深情地回忆井冈山斗争时牺牲的同志,他说,一回到井冈山,脑子里就看到了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都是活生生的。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有牺牲精神的好同志,牺牲时都只有二十几岁呀!这时,毛泽东的思绪回到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目光却射向未来,他深深地思考和担忧,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人民江山,会不会因为我们队伍中的特权思想滋长而改变颜色?

 

他说,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就担心今天的政权。他以苏联为例,说苏联党内有个特权集团、官僚集团,他们掌握了国家的要害部门,为个人捞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一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权利的,你提意见他们不听,还要打击迫害。

 

如果说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估计还过于严重的话,那么在今天却更加显示出这个警示的历史洞察力和现实意义,从近几年反腐揭露出来的那些让人触目惊心、叹为观止的现代“官场现形记”就可见一斑。

 

02 

毛泽东的晚年是一部壮烈的“悲剧”

 

陈亮这首词的精华是“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一句,讲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尽管君王有雄心大志,但一次次的败在内部几个大姓和当权派的门户利益和算计中,此即为“门户私计”。这些掌权的门户互相倾轧搞得官场派别林立,政令难于统一;只为一姓一户之肥而瘦天下,搞得民不聊生;为了维持现状和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里通外国和敌对势力,反对国内的改革和有志君王的战略。

 

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一再循环反复,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是因为门户私计。用通俗的话来说,这些门户就是官僚集团和依附于他们的一利益集团。治国,首先是治官,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君王与官僚集团互相斗争互相妥协的历史,看看《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和百官的来回拉锯战就知道了。

 


具体到当时的毛泽东和中国来看,文革把大批干部和当权派斗倒,也是一种对官僚集团的打击,但是却把国家机器弄瘫痪了。最后毛泽东也意识到这一宿命,尽管官僚集团的门户私计可恶可恨,但国家的运转又不得不依赖他们,斗倒了老的官僚集团,还有新一代官僚集团成长起来。

 

所以说,毛泽东的晚年是一部壮烈的悲剧。毛泽东的悲剧在于他认识到了历史宿命,却非要跟这宿命对着干他说自己身上有“猴气”,他也喜欢孙悟空,晚年的毛泽东与历史宿命的争斗,犹如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掌中辗转腾挪,但注定是失败。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风雷帐下英雄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这诗句就是毛泽东的晚年自况。

 

纵观毛泽东革命的一生,最后还是败给了官僚集团。历史上想有大作为的帝王也是如此,恨百官,但是又不得不依赖这些官僚。所以说,那一次看陈亮词后的嚎啕大哭,可谓千古一哭,悲声犹在!

 

03 

毛泽东离不了的一群人

 

毛泽东一直敲打的官僚集团,更确切的说是文官集团,其源头是解放前根据地政权建设和财经系统干部,后成为解放后的文官集团。这个群体的作用一直被低估,其实,任何革命都要花钱,他们干的就是革命总后勤的活儿。随着革命不断胜利,摊子越来越大,体系要养活的人越来越多,就需要自己建立政权发展财经。于是一批来自根据地的高级干部就成长起来了,这些人同高层的实务派结合起来,掌握了党的财政体系和政权体系,建国后,这个文官集团就转化成了国家政权体系。

 

解放前,这些人在党内很受重视,说明毛泽东确实不同于一般的革命领袖。彭真到延安向中央汇报他的根据地建设经验,主席说,这么好的马克思主义,别只给几个人讲,要多多的人来听,所以彭真到处讲,干脆做中央党校的教育长、副校长。

 

毛主席是用这个集团的,他离不了这个集团。其实不管谁掌权都离不了这个集团,只是这个集团的人他不喜欢时他要敲打敲打。

 

文革期间这个文官集团好像是解体了,其实并没有,整个体系还在。因为主席深知,要是没有他们,整个国家就乱套了。其实,文革期间,造反派看似厉害,其实都是空的,蓝苹同志只是在旁边瞎吵吵,她影响不了一次国务院文件。这个文官集团、文革派和主席的关系很微妙,看懂了这三者之间的角力,就看懂了那10年。主席不愧是写出《矛盾论》的人,他制造矛盾的能力绝对无人可敌。没办法,他认为矛盾就是历史发展的动因。

 

最后扯一点与本文主题有点游离的东西,毛时代之后,尽管新一代领导认识到所谓常识和人性的力量,并顺应之,于是有了40年的快速发展,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精神平庸的时代。毛时代尽管物质上相对匮乏,但是亿万人民聚在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信邪、不怕鬼,相信人定胜天,而且如此的不畏生死、如此的慷慨激昂,这就是一种时代的核心精神。

电影《横空出世》里,万人打夯时响彻云霄的号子,没有计算机、一屋子知识分子劈里啪啦打算盘的场面……总是让人激动不已、心潮澎湃。而这也是毛泽东最喜欢、最看重的东西,这就是人民的伟力、精神的力量,他称之为精神原子弹。

 

而正是这种精神,才有了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成就,也正因为这30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有了后40年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年时,不应忘记前30年,尽管走过一些弯路,但这是一穷二白的中国独立自主发展必然要付出的探索代价。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诞辰125周年。

 


往期精彩原创文章:

1、读懂了40周年大会和中央经济会议,便读懂了中国政经大逻辑

2、脆弱的崛起:一战前德国是如何亲手断送大好形势的

3、美国搞垮对手的这一招屡试不爽,也是中国最需提防的陷阱

4、中美关系多事之秋之际,不由得想起邓公的对美外交智慧

5、耀邦诞辰之际,重温他的这些事这些话,依然发人深思

6、扼腕叹息:改革开放初期一个自毁长城的发展思路,遗患至今!


觉得本号不错,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