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动物园观察(4)哈根贝克动物园:奇葩的先行者(上篇)
这个系列的第二篇,本想介绍荷兰的阿提斯皇家动物园,因为它和安特卫普动物园比较类似,适合对比。不过由于前些天国内北方某动物园“大象不外放”风波,还是强行蹭个热点——通过哈根贝克动物园,谈谈热带动物在冷天外放的问题。
争议人物哈根贝克
提到哈根贝克这个名字(不是哈根达斯!),喜欢博物学的朋友或许多少有所耳闻——19世纪最有名的动物商人卡尔·哈根贝克(Carl Hagenbeck,1844~1913)。
卡尔的父亲老哈根贝克(ClausGottfried Hagenbeck,1810~1887)本是汉堡的一名鱼商,后来做起了珍奇动物买卖。卡尔14岁生日时,老哈根贝克送给儿子的礼物,就是一头北极熊和几只海豹。从小浸淫在家族生意中的卡尔,年纪轻轻就接管了家业,而且把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欧洲各国动物园的头号供应商……话说80后90后耳熟能详的《哈尔罗杰历险记》,主角没准就是以哈根贝克父子为原型的。
动物园里的卡尔·哈根贝克雕像。
卡尔·哈根贝克与动物园里的狮子。图片来自网络
哈根贝克的公司,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都有捕兽队,生意规模惊人。据统计从1866~1886年,哈根贝克的公司共出口了约700只豹、1000只狮子、400只老虎、800只鬣狗、1000头各种熊、300头大象、79头各种犀牛、300头骆驼、150头长颈鹿、600只羚羊、“数万只”猴子和长臂猿、“数千条”鳄鱼和蟒蛇、10多万只各种鸟类……再加上捕捉和运输过程中的大量死亡,对野生动物种群的破坏可想而知。(数据引自《动物园的历史》,(法)埃里克·巴拉泰、伊丽莎白·阿杜安·菲吉耶著)
以今天的环保观念看,卡尔·哈根贝克显然是滥捕野生动物的带恶人,加剧了许多物种的濒危甚至灭绝;更不要说他还经营当时欧洲最大的马戏团,并把北极、非洲、东南亚的原住民拉过来搞“种族巡游展”,供人参观。但客观来说,他的工作,也使更多西方人了解野生动物,增进了当时博物学的发展。而他对动物园设计、管理做出的改进,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1874年,哈根贝克在汉堡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动物园(同时也展出原住民),但几年后就因生意惨淡而倒闭。之后30多年里,哈根贝克一边做着自己最擅长的生意——抓动物、卖动物、搞动物巡展,一边也积累着对动物园行业的了解。终于在1907年,凝聚哈根贝克毕生功力和设计理念的动物园——哈根贝克动物园,在汉堡建成开幕了。
哈根贝克动物园的理念,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尽量去掉丑陋的栏杆、铁丝网,而是用不引人注目的壕沟把动物与游客隔开。再辅以假山、植物、石块和水池等造景装饰,使游客看到的动物仿佛置身野外,极大提高观赏体验。
哈根贝克动物园,狮展区的壕沟。通过多年的饲养经验,哈根贝克统计了多种猛兽、食草动物和灵长类的跳跃能力,确定最合适的壕沟宽度。19世纪末正逢钢筋混凝土在西方建筑界兴起,极大方便了动物园壕沟、假山的施工。
在20世纪初,西方动物园仍普遍以“科研”和“教化”为主要功能,而哈根贝克动物园“以游客体验为导向”的理念,无疑走在了时代前列(甚至在21世纪的中国仍被视为先进),一定程度上也客观改善了园中动物的福利条件。现代动物园的“沉浸式”展区,除了更加重视动物福利和环境教育之外,在布展思路上仍可视为哈根贝克式展区的深度进化版。
然而哈根贝克的理想,实现起来有一个巨大难点:动物园主要展出非洲、亚洲、美洲的热带动物,在欧洲北部的寒冷气候下怎么“保持自然状态”呢?
哈根贝克的大象
在哈根贝克的时代,大象给公众带来的视觉冲击远高于今天,大象表演自然也极受欢迎。哈根贝克拥有当时欧洲最大的象群,这些巨兽堪称他麾下“动物帝国”的台柱子。直到今天,哈根贝克动物园的标志,仍然是几头被驯的象。
哈根贝克动物园的logo。图片来源:miniatur-wunderland.com
今年3月初游览哈根贝克动物园时,进门后跳过水族馆,见到的第一个展区就是象馆。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里居然鼓励游客投喂大象!除了几年前的新加坡动物园,这是笔者在发达国家的动物园里,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
哈根贝克动物园里,游客用园方出售的饲料投喂亚洲象。
哈根贝克动物园里,游客用园方出售的饲料投喂亚洲象。
两头只有一两岁、还在吃奶的小象也在场。场内还有两名饲养员维持秩序(与大象无隔离)。
园内投喂动物,向来被视为现代动物园不容许的行为(家畜区除外)。游客自带的食物,可能让动物吃得太多、或者吃下难以消化的东西,导致生病乃至死亡;即便是园方提供饲料卖给游客,也被认为“助长了野生动物供人娱乐的观念”,不被提倡。
从这个角度说,哈根贝克动物园卖饲料给游客、提供大象投喂项目,委实不是现代动物园应有的做法,值得鄙视一番(看国内1990年代拍的系列纪录片《动物园》,哈根贝克当时甚至还有骑象项目……)。而且从很多地方都能看出,这里相比其他欧洲动物园显得很“另类”,后面会继续介绍。
哈根贝克动物园内售卖的饲料,每份由几种蔬菜水果搭配。允许投喂的动物只有亚洲象、阿拉伯狒狒、山羊和羊驼,其他展区还真没看到有人投喂。
不过,拍以上照片的时候,汉堡当日最高温不过11℃~13℃上下,还是阴雨天。而笔者刷了两次后发现,哈根贝克的大象,至少在上午11:00~下午16:00期间,是在室外活动的。并且在那一周内去的德荷比其余5家动物园,各家的大象均在类似天气下外放。无论它们自己还是游客,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
来自热带的大象,怎么能忍耐低于北方城市最低供暖标准(15℃)的温度?其实即便在野外,亚洲象和非洲象也会在海拔较高、相对寒凉的地区觅食,而夜间的非洲草原也常常冷到10℃以下。由于庞大的体型,大象的体热散失本来就慢,几小时的低温对它们并不是问题。
而且现代动物园里的大象,要么已在温带地区繁殖了几代,要么也已从小在动物园里生活了多年。虽然基因上没什么变化,但至少它们的身体有充分时间来适应当地气候。就像北方人移居南方、南方人移居北方,通常过几年就会习惯当地的气候一样。
哈根贝克动物园的象馆内馆,空间宽敞,采光良好。但即便室内有这种条件,仍在早春就把大象放到室外。
适应冬天,并非不可以
其实早在19世纪上半叶,欧洲动物园就展开了一项“实用主义”的工作:努力让各种异域动物适应欧洲的气候水土,成为本地化的猎兽、宠物甚至家畜。虽然“驯化”它们的目标最终没能实现,但也使动物园认识到:至少人工圈养的热带动物,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欧洲寒冬的。
因此卡尔·哈根贝克当年设计动物园时,想必就已经考虑到,大象、长颈鹿、羚羊等热带动物在冬春时节可以经常在室外活动,而无需一连几个月关在暖气屋里才能过冬。从园中一些内舍的情况,也能看出这点。
哈根贝克的长颈鹿内舍、大弯角羚内舍,可见面积非常狭窄。考虑到现代欧洲动物园的行业标准和公众监督,动物应该不会被长期关在这里,平时白天通往室外活动场的门都是开着的。
在凉风中活动自如的长颈鹿。
甚至南美貘这样的“热带雨林物种”,在不到15℃的天气里也会在外面溜达。
美洲红鹮等部分热带鸟类,也有机会出来活动。
如今西方动物园普遍通行的做法是,冬日里白天敞开连通室内外的门,让动物自己选择呆在屋里还是外面。相比把动物一连关在室内好几个月不见天日、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经常出去走走更有利于动物健康。国内北方一些动物园,在初冬和早春也会这么做,只可惜某些动物园至今依旧抱残守缺、我行我素。
场景式展区,影响过百年
不过卡尔·哈根贝克对动物园设计的最大贡献,还是前面提到过的“场景式展区”(Panorama Exhibits)。哈根贝克动物园当时之所以引起轰动,主要就是靠场景式展区“没栏杆,原生态”的视觉冲击力。这对当时的游客来说,就像今天我们进迪士尼乐园一样。
实际上哈根贝克的这种理念,更接近目前国内的“野生动物园”,也就是更注重给游客提供“野趣”的体验——只是地方没那么大,也没有开进展区的游览车而已。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哈根贝克动物园的德语名字叫做“Hagenbeck Tierpark”,而不是一般用来称呼普通动物园的“ZoologicalGarten”。(PS:慕尼黑、亚琛以及二战后的东柏林动物园,也叫Tierpark)
哈根贝克动物园的非洲场景组合:近景是火烈鸟等水禽,稍远处是斑马,再远处是狮子,最远处是展出野羊的高大假山。四个场景组成了一个逐级升高的“舞台”,即便今天看来仍颇为壮观。图片来源:hamburg-web.de
展牌上的非洲场景结构图。各种动物从远处看去仿佛“在一起”,但其实是互不相连的4个展区,中间由3条参观通道以及混凝土墙壁、壕沟隔开。
斑马与鸵鸟的活动场。斑马在圈养条件下攻击性较强,通常不适合与中小型羚羊混养,鸵鸟却能和它们势均力敌。
狮子的活动场,以今天标准看来条件很一般。归根结底,哈根贝克的“场景”只是对早期动物园“橱窗式”笼舍的放大和美化版,大量使用混凝土也有方便打扫的考虑。总之并未把动物福利放在首位。
野羊活动的假山,目前展出北非蛮羊。可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今天看来已经落后了。
假山侧面(不属于非洲场景)的活动场,混养塔尔羊和小熊猫,环境倒好得多。图中是饲养员在喂食时间做讲解。
自汉堡一炮打响之后,这种“场景式展区”很快在欧美各国动物园四处开花(其中一些是请哈根贝克团队设计的),流行开来。直到今天,仍然能在不少欧美动物园里遇到它们。甚至国内城市动物园的传统“三山”——猴山、熊山和狮虎山,虽然理念上接近更老式的“坑式展区”,但在具体设计上也参考了自哈根贝克的场景式展区。
哈根贝克动物园的“狒狒山”,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毫不夸张地说,哈根贝克动物园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动物园行业,而且一直影响到今天。
下期将通过几个特色展区,继续介绍这家别开生面的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