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笔端上走出来的春晚特殊人物
今年2月4日除夕夜,央视春晚再次陪伴大家过了一个热闹喜庆的大年。
在春晚节目中有一个特别设计——模范先进人物、时代楷模给全国观众拜年。
其中,敬业奉献模范高凤林、诚实守信模范黄大发、敬业奉献模范姚玉峰、敬业奉献模范姜妍、敬业奉献模范薛莹,以及时代楷模王传喜、王仕花、张玉滚、王锐给大家拜年。
左二为黄大发
而在这9人中,黄大发的年龄最大。他出生于1935年11月,今年84岁。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时,曾邀请两位老人坐在自己身边合影,其中就包括时年82岁的黄大发。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同代表们握手结束后,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习近平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习近平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这一幕被广泛传播。事后回想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合影的情景,黄大发说:“总书记对我们老党员关心得很、尊敬得很,我很感动,也很光荣。合影后,总书记回头向大家挥手告别,我们也赶紧向他招手。”
在4日晚的直播节目中,黄大发老人一直坚持到23:42,当主持人康辉介绍他时,他站起来点头示意。
黄大发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用36年时间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这条水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潺潺渠水,滋润了祖祖辈辈干渴贫穷的村庄,让一方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这条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高空水渠,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 " 大发渠 "。
而他黄大发,也被赐予一个崇高的称号——“山神”。
早在2017年8月7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便亲赴贵州,在大山中转了几百个弯后,终于见到了黄大发,开始了《山神》的采写。
经过接连多日跋山涉水地采访,何建明对黄大发凝聚了深厚的感情,以黄大发为主角的《山神》一书10月份便已完稿,用洋洋洒洒的十余万字,讲述了“山神”黄大发带领村民坚持36年开通“天渠”的传奇故事。
在《山神》中,何建明动情地写道:
要将这山神用精气砍出一条“天渠”的故事告诉世人,让全世界永远记着中国有这样一位山神,他用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干成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壮举、人间奇迹!
在大山住久了的人,一定会相信山神的存在。山神具有超凡的力量,那力量来自大山不可逆行的意志与信仰,那是大山的精气与灵魂。山神,就是大山的精气与灵魂的融合体。
2017年11月17日,我的主人公真的成了“山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让座,“山神”从此受万众瞩目与崇敬,被奉为当代英雄。
—— 何建明
通过深入黔北深山和“天渠”险境实地采访,何建明在《山神》这部作品中,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来令人深觉震撼和动容。
“大发渠”有多险?
在序言部分“上天的路”一节中,何建明描述了跟随黄大发老书记去走“天渠”的惊险场景:
走上大发渠,一路披荆斩棘,惊险无比
我们各自手中拿着一根竹竿作拐杖,而另一只手则撑着雨伞,当时天正下着雨。如果在平地上或者一般的山路上行走,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现在我和黄大发老人是在千米之上,高悬于绝壁上的那条被当地人称为“天渠”的堤沿崖子上行走,而走这条“天渠”需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紧贴我身子的左侧,即是嶙峋的山体,岩石凹凸不平,令你时时躲闪不及,一个不小心就会撞到脑袋。右边则是万丈深渊,雨雾中更显幽深无底,此时山脚底下的公路,已宛如一根细细的银丝线。我们的双脚之间,便是黄大发老书记当年凿出来的这条令我慕名而来的如今已被乡亲们叫作“大发渠”的天险之渠。
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水渠,至今看来仍难以想象。在平常人走路都如履薄冰的绝壁上,黄大发带领着村民们,要付出多大的艰辛与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壮举,可想而知。
举全村之资,耗余生之力,为啥拼了命也要修成这条水渠?
只因为一个字:穷!
村里到底有多穷?
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旧时的草王坝到底有多穷,穷到啥份上,黄大发印象中,最叫他记忆深刻的是没有水喝。那年他也就四五岁模样,大热天,渴得嗓子冒烟。母亲从水缸底舀了半碗浑黄黄的水,边叮嘱着,没喝完就倒回缸里,不要浪费了。可他喝了两口,手一晃,剩下的小半碗水不慎洒在了地上。
你个小败家子!不是让你拿稳拿稳,你就撒手啦!母亲重重的一巴掌打在了儿子的脸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印痕。
这一巴掌我记了一辈子。也知道了水对草王坝的人来说,它金贵到啥份上!黄大发说。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黄大发 9岁时,母亲伸着一双枯干的手去世了;13岁时,父亲咧着一张干渴的嘴,又离他而去。成了孤儿的黄大发,只能每天滚草窝、睡苞谷壳,吃百家饭长大。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天塌下来,最多脑壳破了流点血,但草王坝没有水的日子是要命和断命的日子,解决水源是百姓甩掉贫困帽子的必经之路。黄大发认准了这个方向,矢志不渝。
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1959年,黄大发带领村民上山修渠。但是,他们缺少修渠技术,也没有修渠的条件。他们挖开的沟渠只能用黄泥糊,结果一下雨就被冲垮了。作为村支书的黄大发没有放弃。" 修不好,拿命往上盖,我第一道没有成功,那我修第二道!"
1976年,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住在黄大发家里。彻夜长谈中,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再次见到黄大发,是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寒冷的大冬天,200多里山路,黄大发用双脚走到了县城。
“他穿着破解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这次见面的情景,黄著文仍然记忆犹新。
应该是 1990年的冬天。是腊月的一天晚上,黄大发跑到县城来找我。黄著文说,开始我并不知道他找我。因为那天我到乡下去落实一件冬季农田水利建设的事,回到县城已经很晚了。快到家时,我突然看到暗淡的路灯下,在我家门口有个人好像在等谁似的,但一下又看不清是谁,所以我边朝前走边注意观察。就在这时,那个人突然冲我快步走来。还没等我看清他是谁,那人就抱住我连声哆嗦着嚷了起来,小黄!黄著文!黄局长……总算见着你啦呀!
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
“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
“我一辈子能做的也就是修渠这一件事,所以你要帮我忙!”
“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惊心动魄的绝壁施工
想要在大山里的悬崖峭壁修水渠,难度之大、危险系数之高不敢想象。村里人说,黄大发在吃苦和干危险活的事面前,从来都是身先士卒,没人争得过他。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等到上来的时候,黄大发已经不像个人样:上衣和裤子成了许多“飘带”,蓬乱的头发里夹了不少树枝与树叶,脸上一道又一道划破的血迹。
在险崖上的战斗,每天如与死神搏斗。一日,黄大发和另一位村民合成一个劳动小组,黄大发负责砌垒,另一位村民则站在渠壁负责搬运石块。哪知在作业时,那位村民突然脚底一滑,整个人儿“噌”地往下滑去……那下面是几百米深的深渊啊!黄大发说时迟那时快,伸出右手,一把揪住那村民的头发,并且牢牢地抓住不放,然后用尽力气,一点点地将那村民从悬崖上拖了上来……
有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雷管。还有一次,21眼的爆炸点只响了 20响,在一个个检查完那些已爆点后,刚走出来不到10米时,突然身后发出异常声音,他下意识地一个“驴打滚”,躲藏到一块岩石后面,刚把背篼套在头上,那个晚爆的炮眼就“轰隆”一声炸开了……头上、身上至少落了十几块飞石,好在背篼保护了头部才没受啥大伤。
当时在现场的村民沈秀贵说:“没有黄大发带头,这个工程修不起来。”
就这样一步步靠铁臂铜牙,靠意志决心,他们啃掉了大大小小无数个险崖,且没有重伤死亡一人。关于这一点,几十年后的今天,所有专家和领导干部们在现场见了那条如天河般从空而降的水渠,无不惊叹和敬佩,留下的几乎都是这样的疑问:不知黄大发是怎么做到的?
但是,他确实做到了!
通水那天,全村都沸腾了,而60岁的黄大发,哭得像一个孩子。
舍了家人的几条命
黄大发第一次修渠时,大闺女在他修渠最紧张的岁月里病死了。第二次修渠时,黄大发一连失23岁的二闺女和13岁的孙子,这般打击与痛楚,让一位铁石心肠的大山汉子差点崩溃……
关于黄大发二闺女黄彬彩的死,草王坝村的人不愿意多提,因为这是黄大发家最痛的一件事。
因为当年忙着修渠,耽误了给女儿治病,在这件事情上,家里的儿子至今谈起仍然不能原谅父亲黄大发。
对于儿子的埋怨,黄大发如此说,山上每天在爆炸,几百个人在山崖上抡锤打钎,在悬崖边走动搬东西,那都是些重活、险活。我是村上的支部书记,工程总负责人,就是天天在现场盯着、唠叨着,都不能保证安全,哪个地方、哪个人在哪个时候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事,出人命关天的大事,我咋敢分心哪怕是一分钟……
那天二女儿去世后,儿子来工地报完讯,黄大发就在山上一个劲地抽着闷烟。他背着乡亲们在抽这闷烟,但所有人都知道他那光景是一直在流泪,一直在低声哭泣,一直在拍着胸口……
黄大发记不得自己是如何下山,又如何走到自己家的。他走进家门,走到已经用白布盖住的闺女跟前,突然跪了下来,小心地捧起了女儿冰冷的两颊,久久地凝视着已经不能像往常一样开口叫他“爸爸”的女儿……
他让老伴找两块干净的毛巾,再把那缸里的干净水端过来……端来的水让村里人都很吃惊,因为那水特别特别干净,村里人都很诧异,为啥他家有这么干净的水?
只有黄大发的老伴知道,那是彬彩定亲后有一天黄大发到山外去拉水泥时,顺便从底下的一湾清泉里舀回的,他是专门留给女儿哪天出嫁时洗身子用的……现在,他将把积攒的这点特别干净特别干净的水端出来,用在为女儿擦洗那已经冰僵的身体上……此时父亲的动作,一定比天下的女人的动作还要柔软、仔细,像在给一块宝玉擦洗,生怕一丝失闪。
出殡的情形,草王坝人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那情形,是草王坝村历史上少有的全村人一起为一位年仅 23岁的姑娘去天堂的路送行。或者说,这庄严肃穆和悲痛的送行,其实也是对他黄大发的致敬——致敬他为了实现开凿一条可以让清泉流到草王坝的心渠的理想和壮志,还有常人难以做到的牺牲精神!
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草王坝,就是家里最富的人家,也就读个高小算是对得起祖宗了。上中学,就得出山。出了山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再回草王坝了。所以草王坝的“文化高峰”,一直以来都是在高小水平的基线上下。
作为草王坝的一个苦孩子,石头大的字不认一个,但黄大发从入党那天起,他对党旗下宣誓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记得一清二楚。在采访时,82岁的老人家竟然依旧能把誓词倒背如流。
黄大发当年学文化是被逼出来的。开山修渠到后来越发艰巨,比如测量螺丝河到草王坝的水源与流泾之间的落差,也就是说,20多里长的石渠,蜿蜒曲折,穿峰过岩,如何保证水能在20多里长的渠道里越走越畅,一直流到草王坝。这里面的学问太多、太深。
黄大发老人获得的荣誉证书
实在没办法,黄大发就和村里的年轻人靠几根竹竿,在山里山下来回地比划着,凭眼睛目测,一竿一竿地往前行。这般“土法上马”,用在平常的牛耕地和山上垦块坡里还能管用,可在千米之上、几十里远的大山上丈量、凿渠,等于是马大哈缝衣裤,连屁股都兜不住。
然而黄大发他们就是靠这样的能耐,一丈一丈、一竿一竿地丈量着他们认为精准的沟渠…
正因如此,吃过没文化亏的黄大发也特别注重发展乡村教育。
村民徐国棋记得,水渠修通后,黄大发把大家喊来开院坝会,商量集资修建学校的事。
“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我们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杆,娃儿不读书哪来出息?”
全村群众又一次咬紧牙关,全力投工投劳建学校。村里的小学新址落成,建砖木结构“品”字形的小青瓦校舍三幢,如今已有学生50多人……
黄大发带领何建明参观新建的希望小学
而今,20年过去,草王坝走出了20来个大学生。
采访期间,黄大发从身后拉过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说,这都是我的外孙,一个已大学本科毕业,一个准备上研究生了。我们草王坝的文化高峰现在要大学水平,没有大学水平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黄大发十分自豪地说。
我们信他,就像信山神
黄大发不是高谈阔论者,他只是一个普通山村农民,用 30多年的巨大付出,带领村民修了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渠”。这样一件平凡而伟大的事,在他嘴里,也是极其平凡而朴素:就是为了村民能够吃上白米饭,不让村里再出那么多光棍!为了这目标,他耗尽了全部的心力与可能。
山不说话,却默默镌刻着他的功绩;
水不说话,却默默滋养着一方百姓;
村里的老乡说:我们信他,就像信山神。
青山不负英雄志,终将绝壁通天渠。他是一介山民,却更像一尊山神。
用一生只做了一件伟大壮举的黄大发,草王坝村不会忘,贵州不会忘,全国的人民也不会忘记,“感动中国人物”便是对他最美的嘉许!对这份荣誉,他实至名归!
何建明先生的报告文学作品《山神》出版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文学界和读者对作品的印象也非常好,“山神”黄大发绝壁修天渠的传奇故事由此传播开去,广为人知。
作者何建明本人亦对《山神》的文体感到满意,目前正在进行《山神》的翻译工作,期待全世界更多的读者来关注中国的黄大发和中国的“山神”!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何建明报告文学《山神》
THE END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落泪是金》《国家》《忠诚与背叛》《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