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

文艺理论研究

试论马克思现代存在论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上)

——重读《巴黎手稿》札记之四

 朱立元/001

贾科梅蒂的萨特时刻

张颖/015

语言学研究

汉镜铭文类化字研究

徐正考 焦英杰/027

同源词根联合式合成词刍议

殷寄明/036

重叠的韵律和谐与语音拗口模式研究

李春艳/043

中国古代史研究

论春秋时期鲁东南殉人墓的文化因素

——兼及东夷与嬴秦文化的关系

印群/050

文本与形制的共生:北魏司马金龙墓表释证

范兆飞/061

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

段伟/075

清代秀水葛氏的族谱编纂与宗族构建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稚川族谱》研究

黄敬斌/084

中国哲学研究

上元醮与皇极

——陆九渊《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发微

方旭东/095

儒家心性之学的转出

——论子游的思想创造及其道统地位

何益鑫/105

西方哲学研究

康德论依附美:概念基础上的感性判断

王维嘉/116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中美经贸关系:再融合、强竞争、弱脱钩

宋国友/125

美对华“竞争战略2.0版”初探

赵蔚彬/132

社会学研究

关系建构:社区基金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分析

——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Y社区的实地观察

王川兰/140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研究

养老体系、家庭资产需求与金融结构研究

袁志刚 张冰莹/148

世界经济理论研究与探索

中欧产业差距变化及其经济成因剖析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视角

丁纯 强皓凡/159

金融研究

不同担保角色下上市企业违约风险评判

——以山东省为例

张金清 张剑宇 陈晓红/174

政策的“鲶鱼效应”:商业银行分支行扩张和信用卡业务竞争力

谢一青 孙立坚 柯蕴含/191



论文摘要

试论马克思现代存在论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上)
——重读《巴黎手稿》札记之四

朱立元(复旦大学中文系)

【摘 要】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了现代存在论(Ontology,以往一直译为“本体论”)思想的纲要。本文上篇首先从文献实证的角度出发,论证其不同于西方传统实体性本体论的现代存在论的思想内涵;其次,对马克思这段纲要式存在论思想的表述,联系整个《手稿》及马克思其他相关著论,作一个“细读式”的文本解读,阐述其主要内涵和基本观点;再次,探讨现代存在论纲要何以在[货币]片段中出场,以及它在批判货币拜物教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现代存在论纲要 货币拜物教 



贾科梅蒂的萨特时刻

张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

【摘 要】《追求绝对》和《贾科梅蒂的绘画》是萨特为战后复出艺坛的贾科梅蒂两次个展撰写的著名随笔。彼时,存在主义声望正隆。这两次相伴而行,在当时的公众视野中结结实实地将两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使得存在主义成为对贾科梅蒂艺术作品的一种“正统阐释”,并深刻影响着今天的艺术理论。本文认为,贾科梅蒂的战后雕塑与绘画作品并非在存在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诞生,但它们与存在主义之间有着不容忽略的关联:一方面,在贾科梅蒂1946年发表的《梦,斯芬克斯与T.之死》一文中,有诸多迹象表明他曾经阅读过萨特1938年出版的小说《恶心》;另一方面,萨特对贾科梅蒂雕塑与绘画作品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认真参考了贾科梅蒂本人的描述文字,由此保障了其解释对于艺术家原意的高度忠实性。因此,尽管两人在艺术观念上的分歧并非难觅,但我们仍能够恰当地将贾科梅蒂的战后复出称作“萨特时刻”。

【关键词】贾科梅蒂 萨特 存在主义 雕塑



汉镜铭文类化字研究

徐正考 焦英杰( 吉林大学文学院 )

【摘 要】两汉铜镜铭文异体字众多,其中,类化字是两汉镜铭异体字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目前,学术界对类化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汉镜铭文类化字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汉镜铭文字的类化分为四大类:字内类化、上下文类化、受形近字影响的类化和隶草类化等,并通过列举大量汉镜铭文类化字的例子进行类比、比较,进一步加强对类化字的认识。本文主要依据汉字构形学理论,从笔画、构件、偏旁、整字等方面对类化字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汉镜铭文字 类化 类化字 隶变 草化



同源词根联合式合成词刍议

殷寄明(复旦大学中文系)

【摘要】在汉语词汇的双音词系统中,有“同义联合式合成词”之类型。本文从文字、词汇、 语源等多个角度审视该类语词,刷新了“同义联合” 的概念,指出该类词的一部分是由两个同源词根联合而成的,提出“同源词根联合式合成词”新说,并设立其界说,将这类词划分为“同义联合型”和“反义联合型”,从语源分化、语词双音化、相反义词根联合三方面揭示了该类词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同源词根  同义联合反义联合 语源分化



重叠的韵律和谐与语音拗口模式研究

李春艳(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摘要】汉语中重叠常被用于诗歌和绕口令中,在诗歌中重叠的运用会产生韵律和谐与音乐美感,而在绕口令中所形成的却是语音拗口。二者虽都采用重叠形成但语音效果却截然相反。论文从重叠呈现的规律性、重叠的量度机制、重叠成分和非重叠成分的语音搭配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发现:有规律重复出现的重叠产生韵律和谐,无规律重复出现的重叠产生语音拗口;重叠的量度中,诗歌一句中有一处双声或叠韵,会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若四字或五字声同或韵同会产生拗口诗,绕口令就是通过多个声同或韵同字的连续使用产生拗口;通过对四音格词的分析发现虽然四字声同或韵同,若利用其他语音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巧妙的规律搭配,反而会形成较高的语音和谐和乐音性。

【关键词】重叠 韵律和谐 语音拗口



论春秋时期鲁东南殉人墓的文化因素
——兼及东夷与嬴秦文化的关系 

印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春秋时期鲁东南地区存在着一些东夷古国,如薛国、莒国等,其贵族埋葬制度属于该时期墓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墓葬制度中,在属于东夷的莒国、薛国等和地处西方的嬴秦贵族墓葬中皆多次发现殉人墓。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春秋中晚期莒国、薛国等贵族殉人墓之殉人和甘肃礼县圆顶山嬴秦贵族殉人墓及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之殉人方式的相近性。此为莒、薛等东夷古国和嬴秦文化因素相似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地下新出土的文字资料记述了秦人的祖先从东方被迁到西部甘肃礼县一带的重要史实,而在陇东南李崖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揭示了早期秦文化在陶器等方面与殷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通过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以及地下新出土文字资料记载的相互印证,莒国、薛国等东夷古国和嬴秦贵族墓在殉人方式上之相似性应和二者在族属与文化渊源上之共性相一致,也进一步佐证了嬴秦东来说

【关键词】墓葬制度 殉人墓 春秋时期



文本与形制的共生:北魏司马金龙墓表释证 

 范兆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贵为两晋皇族的河内大族司马氏家族,国破北奔,与千里之外河西地区的胡人家族进行联姻,休戚与共,产生极为密切的联系。司马金龙墓铭和墓表文字,显示其家族与河西地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墓表和墓铭的形制,均为圆首方座,具有“河西圆首碑形墓表”的若干特征。但是,即便河西地区的圆首碑形墓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实际上,汉晋以降,没有螭龙或晕纹的简易圆首石刻,也是一种虽不显著但延续持久的传统。圆首墓表并不为某一族群或某一阶层所特有。魏晋甚或东汉都存在着圆首石刻,东晋南朝同样如此。不仅如此,作为“整体史观”的司马金龙墓葬,呈现出多元面相,特别是多室的墓葬形制与西晋单室墓的趋势背道而驰,与江左葬制也无相似之处,反而与魏晋时期关陇河西的墓葬高度相似,也不乏东汉多室墓的痕迹。“文本性与物质性交错”视野下的司马金龙墓表,折射出北魏平城时代制度文化的丰富来源。

【关键词】北魏 司马金龙 圆首碑额 墓表 河西因素



挣脱不了的附郭命运:
明清时期凤阳府临淮县的设置与裁并

段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摘要】附郭县是指县级治所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内的特殊形态。历史上双附郭县,甚至是三附郭县并不少见,同处一城。但不同城的附郭县则颇为少见,显得极为怪异。明清时期凤阳府的临淮县,本来是明初中立府的附郭县,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将府治移至析临淮县设置的凤阳县内。明代多数文献由此认为仅凤阳县是凤阳府的附郭县,忽视了临淮县仍是实际上的附郭县,与凤阳县同样承担附郭义务。临淮县由此成为距离府治二十里的隐形附郭县。附郭县虽然相比普通县地位显要,有利于知县升迁,但因与府城距离太远,交通不便,对临淮县的财政和办公造成很大压力,经多次申请,直到万历三十二年才去附郭之浮名。明清时期淮河地区水患严重,经济凋敝,凤阳一县确实难以承担繁重的附郭义务。清初又令临淮县分担附郭的义务却没有了附郭名义。由于经常受到淮水的冲击,也不需要像明代一样保护帝乡,临淮县在清代已经没有设置的必要,最终在乾隆十九年被裁入凤阳县,改设临淮乡,又重新成为附郭县的一部分。临淮县因为历史地理的因素,虽不愿附郭,承担沉重的赋役压力,但在水患的不断影响下,仍挣脱不了被重新附郭的命运。

【关键词】临淮县 附郭 历史政治地理 水患



清代秀水葛氏的族谱编纂与宗族构建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稚川族谱》研究

黄敬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稚川族谱》创修于清乾隆十九年,于清末民初再修,其稿本形态为分析清代嘉兴的族谱编纂活动,并进一步讨论当地“宗族”的特质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对族谱编纂历程及存世文本的分析可见,谱中关于祖先源流和分支世系的叙述充满了不确定性,建构与攀附的痕迹明显,突出反映了截至创修时这一家族历史记忆遗失的状况。清初部分族人在科举仕宦中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促使他们在构建宗族的道路上付出努力。除了族谱之外,祭产、坟规和祭祀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确实体现了“宗族”礼仪的建立和实践。然而,清末民初族谱再修所形成的文本及世系记录显示,这个家族并未随着乾隆时期的一系列宗族构建活动而成为具有清晰边界和内在凝聚力的“组织”;相反,族中各支系的分散疏离仍是普遍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秀水葛氏及其族谱为我们观察江南地区的家族及地方社会的形态提供了一扇窗口。

【关键词】《稚川族谱》 宗族 嘉兴



上元醮与皇极
——陆九渊《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发微

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上元设醮祈福与道教的三官信仰、星斗崇拜有关,上元是天官赐福,天官被尊为紫微大帝,紫微大帝指北斗。道教关于北斗握有人间生杀大权的思想,源自汉代纬书。通过消化河图洛书,道教把“北极(北辰)”、“太一”与“皇极”勾连起来。道经当中“皇极”的词义,与《洪范》原文用法并无二致,仍是孔安国所解释的“大中”之意。具体到星宿体系,它用来指处于天庭中心地位的北极。河图洛书为北极的位置提供了直观说明。这一切可以解释何以陆九渊在本当设醮的上元之日要宣讲《洪范》皇极大义。

【关键词】陆九渊 道教 纬书 上元醮



儒家心性之学的转出
——论子游的思想创造及其道统地位

何益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子游是孔门后期弟子的代表人物,是儒家心性之学的肇端。从《论语》等记载看,子游得力于礼乐,尤其对乐教有深入领会。他对“本”的重视,源于乐的造诣。他关切人的内心的生存活动与情感状态,将之视作为学工夫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并从人情表达之需要的角度重新理解礼乐制作的意义。由于对内心的意识现象和情感活动的长期关切和反思,在《性自命出》中,子游展示出了一条以人性发生学为根底的,以天、命、性、情、道、义等为逻辑环节的新的思想道路。此道路,贯通天人、内外,融摄《诗》《书》礼乐,经由“心术”的工夫,归于“生德于中”的宗旨。它在继承孔子之学的德教本质的同时,为教化的必要性和方式作出了新的论证,也为后人讨论人性、性情、心性等问题提供了思想框架。它开启了思孟心性论,其具体形态又有别于后者,可称之为“性情-心术论”。如果说《论语》等所见的子游重本的倾向,是子游之学的早期发端;那么,《性自命出》的“性情-心术论”,则是其长期沉潜之后的展开形态。子游由对“本”的关切与思考,转出“性情-心术论”的思想道路,是儒家心性论转向的关键人物。今日若重论道统,在孔子与子思之间,除了曾子之外,还应当有子游的位置。

【关键词】子游 性自命出 性情-心术论 道统



康德论依附美:概念基础上的感性判断

王维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一方面强调审美判断的感性、无概念特质,一方面却提出不同于自由美的所谓“依附美”,即,依附于对象的概念及相应完善性的美。概念基础上的感性判断如何可能?康德是否自相矛盾?中外学界众说纷纭:“外在说”保持了鉴赏的纯粹感性,却无法解释其对概念的依赖;“内在说”解释了这种依赖,却使依附美判断直接包含完善性判断,从而无法成为一种感性判断。本文主张:想象力可在完善性认识中获得图型,并在审美鉴赏中仅仅按照图型与知性自由游戏,从而形成依附美判断。想象力既要按照图型(而非概念)去表象客体的部分特征,又不按图型、任意表象客体中不对应于图型的另一些特征。那些对应于图型的特征,本身只是完善的、而非美的;那些不对应于图型的特征,本身既不完善、往往也不美;但是,将两者一起表象时,想象力却可能与知性“相互激活”。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反思性(而非规定性)的,另一方面通过图型而依赖概念。于是,依附美既是感性的,又间接地以概念为基础;既有别于完善性,又有别于自由美,可谓一种特殊的美。其中,概念虽积极影响、但不直接规定鉴赏活动。如此诠释下的“依附美”学说,不但本身具有说服力,还能为形式主义艺术论提供新的反思框架。

【关键词】康德 依附美 鉴赏 感性判断 完善



中美经贸关系:再融合、强竞争、弱脱钩

宋国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摘要】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之间爆发了规模巨大的贸易战,使得中美经贸关系遭受严重冲击。在经过了将近两年的对抗和妥协之后,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暂时避免了失控的危机。以第一阶段协议为新的起点,中美经贸关系以平等和对等为基础,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再融合、强竞争与弱脱钩是最为典型的三种趋势。三种趋势相互影响,彼此塑造,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为确保中美经贸关系实现后协议时代的总体稳定,中美双方要寻找彼此能接受的新互动之道,其关键是要促进融合、管控竞争、防止脱钩。

【关键词】贸易战 第一阶段协议 再融合 弱脱钩



美对华“竞争战略2.0版”

赵蔚彬(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摘要】近来,美对华实施“竞争战略2.0版”,这既是冷战时期美对苏进行的“竞争战略1.0版”的历史延承,又具备新的时代特征。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美国在部队发展上着力增强对华军事优势,在装备采办上着力提高中方军队建设经济成本,在军事部署上着力恶化中方军事安全环境,在演训活动上着力使中方陷入防务困境,在军事情报上着力引导中方政策选择出现偏误,在盟友体系上着力增大中方战略突围压力。我们应认清“竞争战略2.0版”的作用影响,明确应对的思路原则,重塑中美战略稳定。

【关键词】竞争战略2.0版 时代特征 军事布局 应对思考



关系建构:社区基金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分析
——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Y社区的实地观察

王川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摘要】近年来,社会组织及其创新形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对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角色、功能和机制进行解释时,已有研究强调类别属性而忽略社会关系结构的制约和影响。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Y社区基金会为例,从关系建构的结构性视角观察和分析该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本文研究发现:社区基金会与政府间倾向于形成一种非对称性合作—依赖关系,与社区其他社会组织间呈现一种双向选择—共赢关系,并且与社区生态系统构成一种多层嵌入—共生关系。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不同的关系结构对社区治理的行动绩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影响。这一研究为重新理解社会组织参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个基于社会结构主义的中层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区基金会 关系结构 行动者 社会治理



养老体系、家庭资产需求与金融结构研究

袁志刚 张冰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以往有关养老体系研究的经典文献,主要集中于养老制度或政策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总储蓄规模,特别是政策变动对家庭储蓄或社会储蓄规模的影响,而少有研究深入探索养老体系演变与家庭储蓄、投资结构和金融体系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养老体系演变与家庭储蓄行为的关系,给出金融领域中的养老保险的角色定位,深入分析家庭资产负债扩张与金融部门财富管理之间的张力。结合全球主要国家养老体系形成、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讨论养老体系如何通过家庭的储蓄投资结构进一步影响国家的金融结构,并重新思考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体系 家庭储蓄 资产配置 金融结构



中欧产业差距变化及其经济成因剖析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视角

丁纯 强皓凡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缩小了与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在产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中欧在产业差距的动态变动状况、背后的经济成因问题以及中欧产业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共存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国际竞争视角分析了2000~2017年中欧产业差距变化后发现:中国与欧盟间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差距都在逐渐缩小,但自2015年起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较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竞争优势开始下降,且欧盟产业体系发育更为健全。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与欧盟28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欧产业差距缩小的经济学成因,结果表明研发支出等生产要素积极推动产业发展、需求条件不断改善扩大产业可能性边界、关联产业发展的正外部性作用、规模经济多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并缩小与欧盟间差距的主要原因。未来,中欧关系将逐渐走向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中国一方面须采取相关举措进行产业升级,保障产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对欧盟产业政策趋于保守的新挑战有清晰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中欧关系良性发展,扩大新的合作增长点。

【关键词】产业政策 产业国际竞争 中欧关系 RSCA 



不同担保角色下上市企业违约风险评判
——以山东省为例

张金清 张剑宇 陈晓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摘要】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担保形成的外部监督效应能够降低作为担保方或被担保方企业的违约风险,而在山东省民营企业担保圈中,作为互保方的企业却爆发了一连串破产重整事件,那么企业作为不同担保角色与其违约风险有何关联?本文以山东省上市企业为例,借鉴Merton-KMV模型,对不同担保角色下企业的违约风险进行了评判,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企业参与担保会提升违约风险,该效应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显著;(2)细分担保角色来看,仅作为担保方或者被担保方企业的违约风险不变或降低,而作为互保方企业的违约风险提升明显;(3)企业互保与违约具有地域性差异,与浙江等地相比,山东因互保而违约的企业具有规模大、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存在过度担保倾向的特点,体现了山东以“大象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4)山东等东部省份民营企业参与互保程度高,而中部省份则以国企间互保为主,这种互保的地域分布特征使与国企互保的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

【关键词】企业互保 担保网络 违约风险



政策的“鲶鱼效应”:
商业银行分支行扩张和信用卡业务竞争力

谢一青 孙立坚 柯蕴含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采集了来自12家大型银行,包括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2007~2015年间的样本数据,以2009年和2011年中小银行分支行准入政策的变化为工具变量,探讨银行实体机构的地理扩张在银行信用卡业务非价格竞争中的作用。在银行分支行扩张的层面上,我们发现政府对中小银行分支结构市场准入的监管政策的放松(2009年)和回调(2011年)的接续政策对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具有短期的竞争挤出效应和长期的“鲶鱼效应”,即对中小银行跨区经营准入的放松(2009年)会加大大型银行扩张的难度(竞争挤出效应),然而一旦对该放松政策进行回调(2011年),在前一个政策带来的已有的竞争作用下,大型银行会持续加速分支行的扩张(“鲶鱼效应”)。我们同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分支行机构的地理扩张对本银行信用卡发行(广义边际)和信用卡使用(集约边际)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分支行扩张 信用卡 中小银行分支行政策



-推荐阅读-

新刊速递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新刊速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在线学术论坛



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在线学术论坛 (微信公众号ID:zxxslt)



点亮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