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的心声:真是庆幸自己读了博士
致考博学子们:
不知 [学习无用论] 是何时大行其道,也不知何时 [无用] 被强加到了硕士博士头上。这种甚嚣尘上的言论不知误导了多少年轻的学子,可悲可叹!在某些领域竟然至今还存在着,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本科不如没上学的理念,以个别代替一般,颠倒逻辑。
同样的工作,学历高的干不好就要被讥讽、被嘲笑。有时候,我在想,鲁迅先生要活到现在,他会对此种境况给予何种评价。
我想大家无需计较,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于农村出生并成长起来,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相对城市娃尤为重要,因为农村娃的出路很单一。
我在农村上小学、上初中,在县城上高中,在省会城市上大学,工作几年后又上硕士博士,博士毕业后,我仍然保持着学习的惯性,越发的感觉时间不够用,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我看的更远,博士学习使我具备了一双能够看世界的眼。
就我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几点感触:
中国好导师
7年的导师,师恩如父。研究生入学复试时,导师曾问我“是不是想混个文凭?”。我说不是,想好好学习。但我入学后,没有在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周末去网吧上上网,吃吃饭,非常惬意,没有任何压力。
一是自身努力,二是导师支持。我自己属于不喜欢被管束的性格,喜欢自己钻研探索。在研究这件事情上,导师给了我非常宽松的环境,在学科范畴内,导师允许我自主选题。当然最终选的题和教研室的项目贴合度也比较高。
然后,持续开展了三个月的实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导师在经费上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不但是经费的支持,导师还多方为我协调处理各种与学习相关的事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良苦。
他对我的好越发使得我激情澎湃,对待学习更加孜孜不倦。夜深人静时,我可以一口气处理完一篇文章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在处理完数据后,利用一整段时间撰写英文论文,效率非常高。
在我毫无任何成果时,导师就大力支持我出去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内外的专家教授进行交流。终于在2年的沉淀后,成果破土而出,连传捷报。博士最后一年,在已发表论文的基础上,撰写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经过专家评议和会审后,一举拿下省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一笔资助,为后来的师弟们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这些收获得益于导师对我的不断鼓励和持续不断的投资。
回到学校后,我便与开会时认识的一位美国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取得了联系,将我写好的论文发给他寻求帮助,他给我改的非常认真,我们经常打电话就学术问题进行交流。
此前都是他从美国给我打,后来,我开通了国际长途,定了包月服务,我也给他打。此后,每年参加国际会议,他都会回来,我们都要聊上整整的一天,在酒店点两杯茶,不停的喝茶水、不停的上厕所,不停的聊天。从他的口中我不但得到了学术上的指点,还了解了很多在美华裔的生存状态。
当然,我还与很多国外非学术界的工程师有很多联系,就许多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有两位好友。
一位是美国某公司的CEO,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和我所研究的内容一致,他本身也是美国的博士毕业,实际上岁数要比我大的多。他经常会发给我一些数据让我分析,我有不会的也会发邮件向他请教,我们还一起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另一位是欧洲某公司的员工,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也和我的研究的内容一致,他稍微年轻一些,但还是比我大。我们也经常就数据分析、学术文章撰写交流经验,也一起合作过很多文章。他比较能够接收中国的文化,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和QQ,专门用来和我聊天,经常拨语音电话,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横下学习心
毕业回到单位后,虽然没能从事与博士专业相近的岗位。但是在博士阶段经过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在工作中受益匪浅。比如遇到技术问题时,我会查资料,去各种数据库检索有用的资料,然后把有用的思想提炼出来,经过总结后提出解决方案,很快就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由于在博士学习期间形成了学习惯性,因此,回单位后业余时间我基本上也都在学习。上可汗学院听数学课、读C++、Python编程英文书籍,数据库相关的英文书籍等等。
周末有时间去参加各种技术知识讲座[很多都是免费的],参加技术知识讲座不但能认识很多业界的大牛,同时还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水平,了解行业现状,给自己定下清晰的目标。
文章来源:考博圈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推荐阅读-
在线学术论坛
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在线学术论坛 (微信公众号ID:zxxslt)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