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疆行漫记(系列图)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一方水土一方人,来到一个地方,对于男人来讲,女人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就从新疆女子说起吧。


    新疆的女子确实有一种很醒目的人种和地域特点,她们的外形和气质等与内地和西南很多少数民族妇女很不同。新疆维吾尔族人从人种上讲,属于欧罗巴人与回纥等古代民族混血而形成,所以新疆维族女子的外貌便有些高鼻深目,有一种独具风神的新疆女人味。可谓自成中国美女之“天山派”吧。这次新疆之行,只有走马观花地欣赏新疆女人的机会,但还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能歌善舞是新疆女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舞台上载歌载舞的新疆女子别有风采,舞姿轻盈灵动,眉眼仿佛会说话。其外观上看有些像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那边的人,但细看又有黄种人一些细腻灵动的韵味,可能是在千百年的民族融合中蕴含了不同民族的风采神韵吧。 

    此行印象最深的新疆女子,是在古丝绸之路要冲关口、汉代张骞曾出使到此的南疆喀什老城里所见的的维族女子。
    在喀什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里,还保留着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古城。和丽江的民居相比,喀什老城那用土筑就的维族民宅显得窄小和简单,里面的陈设也简单,很多这样的宅院大门口钉着“低保户”的牌子,说明老城里的不少居民是比较贫困的。但民宅还是有很突出的特点。在街上见到几个维族妇女,她们的眉毛都绞连成一线,据说这是她们的审美观,认为眉毛连起来好看,所以就有意识地用一些辅助手段将眉毛连成一线。她们在街上非常友善地和对我们笑。
 
    和我们同行的维族朋友问喀什古城在街道上溜达的居民能否可以到他们家里看看,他们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在一个小院里,看到了下面图中的那两个维族姑娘,她们看到陌生人,显出非常害羞的样子,但看得出有一种对外地客人来的那种好客和高兴的表情。她们对客人很羞涩地笑,我抓拍到了几张她们还没有用纱巾遮住脸盘时的照片,一片纯真厚道的模样。我们从她们的家里走出来后,那个纯朴秀美的维族姑娘还有些好奇地出来看,但很快就羞涩地用纱巾遮住了她们的脸。

 

  喀什古城宅院里的维族姑娘:

   这个典雅秀美的维族姑娘还有些好奇地出来看我们这些外来旅人,但很快就羞涩地用纱巾遮住了她的脸。   

眉毛绞连成一线的喀什古城妇女:

   在喀什街上,看到维吾尔族中老年妇女有不少用纱巾遮着脸,有的则不遮。

走在喀什古城街上的维吾尔族女子:

喀什古城街道上一个女子的背影:

喀什古城街道一瞥:

吐鲁番葡萄沟村子里跳舞的维族女孩。 

这回那个有些调皮的男孩上来跳了一段,但远远没有那个女孩跳得好。

女孩男孩歌舞之后,葡萄沟的村民就开始叫卖他们的葡萄干,说是质量比乌鲁木齐等地大巴扎里卖的葡萄干要好,买的人还挺多。 

喀什大巴扎(波斯语音译,意为集市)里的新疆女子: 

 喀什市最有名的清真寺艾提尕尔寺,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内平时每天有两三千人做礼拜。逢节日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两三万人之多。 

喀什市广场一瞥:

 在曾经是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高昌古城的土墙边,一些维族人弹着冬不拉或热瓦普,唱着歌,几个维族姑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她们随着乐声翩翩起舞。然后大方盛情地邀请客人与她们合影,每照一张相收5元钱,我也不想免俗,兴致勃勃地和她们合影一张,合影前,她们掏出个维族小花帽扣在我的头上。 

   位于伊犁市的伊犁河边,是当地人休闲的一个好去处,每天都有游人和当地人在这里闲逛,小孩在河里游泳。我们碰到一个来伊犁观光的维吾尔族家庭,对人非常友善,于是我也很高兴地和这萍水相逢的维族人家合影留念了。 

   来到北疆纳拉提草原,这里是哈萨克人游牧的大草原,远处山峦积雪,草原上有潺潺小河,水很清。这个季节,草原一片苍黄。有老鹰在空中盘旋。

   有个哈萨克老太太在在帐篷外,脸上布满岁月的风霜。她面前摆放着不少很多牧人日常用的器皿,也不叫卖,可能是摆在那里,旅人有喜欢的可以买,还是等待着家人回来用餐,不得而知。   

那拉提草原上一个帐篷里的哈萨克老太太:

   在这个被称为“空中草原”(因海拔较高)上悠然地过着游牧生活的哈萨克妇女,旅人可以买她们的食品:

   在那拉提草原上高兴地和一个哈萨克妇女在她家的帐篷前合影:

   位于北疆新源县的那拉提草原上的骏马,蓝天下,看去别有一种意味:

    那拉提大草原位于伊犁河谷东端,新疆的资料上称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高山草原之一。”

   草原上对着牧民刚刚收割过的草堆,我们去时,正是割草季节,牧民们正忙着割草,为漫长的冬天储备家畜的粮草。

   清清的伊犁河支流固奈斯河流过草原,傍晚,哈萨克少年饮马河中:

   那拉提草原上的帐篷,不知沉静的夜里,什么人在里面做着青草和森林之神伴随的梦:

   那拉提草原上的一些大帐篷:

   夕阳中,哈萨克少年饮马草原河中。河水哗哗流过,而辽阔的草原渐渐沉寂下来,一抹晚霞,衬托出那拉提草原的一缕傍晚诗意:

   那拉提草原上哈萨克人所树立的雄鹰柱,他们崇拜雄鹰,雄鹰是这个游牧民族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象征。

    位于北疆阿尔泰山脉喀纳斯河谷地带的图瓦人女子,他们自称是蒙古族的后裔,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来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的后裔,但当地图瓦人又有一说,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过来的。

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图瓦人村庄白哈巴村村民。

   如今白哈巴村的村民也经营起了用马车拉客人到村子里来参观的旅游服务项目,但是与云南相比,旅游项目还显得比较粗糙,到村子没有家访等比较有意思的项目:  

    白哈巴村的农舍一瞥,图中可见屋顶上面飘扬的藏传佛叫经幡,因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


   喀什的阿帕克霍加墓,俗称“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北郊5公里的艾孜热特村,是今新疆境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和卓”(即圣人后裔)陵墓。墓主食喀什噶尔白山派首领阿派克和卓。当地传说清乾隆皇帝的维吾尔妃子香妃之墓也在此陵园内。当今武侠小说中以香妃和乾隆的爱情传奇为题材的不少。 

在帕米尔高原的湖边,几个柯尔克孜族女子走出圆顶帐篷,在草地上摆上一些她们的传统器具、工艺品、纱巾等,企盼着来到这里的旅人来买。白色的圆顶蒙古包是当地政府的扶贫举措。

 


帕米尔高原喀拉库勒神湖边留影

乌鲁木齐最有当地建筑特点的“大巴扎”一带鸟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