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奇“藏客”李达三(《西行茶马古道》选载)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曾在“茶马古道”上创造了商业辉煌的丽江“四大家族”之一李达三老人(右一)一家,左二是达三的大女儿德英。他家养的一头鹿在照相时看来也只对主人感兴趣。(摄于20世纪30年代,杨福泉翻拍)

      

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的重镇,过去,古城人与藏族长打交道,因此很多纳西人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并产生了不少主要与藏人做生意,走拉萨、跑印度,生意越做越大的商人,他们被称为“藏客”,在藏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为古城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离我家不远的“告肯”石桥附近的一个宅院里,住着一个在“茶马古道”和整个藏区商界都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小时不太知道这位老人的底细,只知道他是丽江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中的一个,是个大商人。解放后,他把自己所有的资产捐献给了人民政府,我读书的兴仁小学(现在叫“丽江兴仁方国瑜小学”)后面一片很大的梨园就是他捐献出来的。当时这位神秘的老人在我眼里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个老人,他一脸笃厚之相,手拄一根拐杖,穿一件米黄色的旧风衣,带着两条狼狗天天清晨去北门坡散步,风雨无阻,有时一身泥水地回来,显然是在山上跌了跤。

这个老人是“达记”商号之主李达三。他靠在“茶马古道”上与藏民做生意起家,性情豪爽,精通藏语。生意做得很大,在昆明、康定、昌都、察隅、拉萨、印度等地都设有分号。仅在1943年,他运往西藏和印度的货物就达3000多驮。他与藏区各路显贵和百姓都十分相熟,常让做生意的对方赊账取货,信誉极高,各地藏民亲切地称他“冲本达三”,“冲本”是“生意官”的意思。

当时“茶马古道”上常有强盗出没,但对“达记”马帮却从不侵扰。民间传说当时达三老人的一张纸条,胜过成百上千的军队。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欲勘测中印公路,要经过察隅等藏区,遭到一些地方头人的阻挠,最后靠达三老人与藏区上层的亲密关系,亲自出面从中调停协商,使此项工程得以顺利进展,达三老人因此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印公路少将副专员”,并赠与“邦家之光”的四字锦幛。

达三老人虽是商界巨子,但生性简朴,发达后也常身着有补丁的衣服。又笃信藏传佛教,每天晨起必念经,常周济僧侣和寺庙,亦周济穷人。听老人讲,过去每到藏民朝拜鸡足山的季节,藏民首先要来丽江“香格里牟波”神山(即文笔山)来“借”噶玛巴活佛(大宝法王)留在此山的钥匙,这些一路化缘,风尘仆仆而来的藏民从来都受到丽江民众的热情欢迎,李达三家到时在门外摆出几个炭火烧得很旺的火盆,以酥油茶、粑粑等食品招待这些化缘朝山的藏民。丽江五大寺之一普济寺的铜瓦殿修建时,达三老人多次捐款相助。

据他的女儿德英讲,丽江噶玛噶举派五大寺庙的僧人是他家的常客,众多僧人一来,她母亲就忙着去买很多菜,然后交给厨师去做饭招待客人。普济寺的住持圣露活佛是个名闻省内外的高僧,在三四十年代多次被国民政府邀请去南京、重庆等地讲经和主持超度抗战阵亡将士法事。他是达三老人的莫逆之交,在达三老人的家中有一个固定的住所。

李达三先生像


我在古城的“兴仁小学”读书,我们学校的旁边是一个大园子,绿树葱茏,花也很多。当地人称之为“李达三的林苑”,这个林苑是李达三的家庭园林,解放后,他把它捐给了人民政府,我读书时,这个园子归属于丽江军分区管理。后来,这个园子还给民众,成为供人们休闲的“玉龙花园”,古城的人常常在里面聚会,喝茶,打牌。再后来,旅游大潮汹涌,来自天津的一家公司把这个大众的园林改建成了一个“四星级”宾馆,生意非常好。但我觉得这是丽江古城的一大损失,原来在申报丽江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这个园林是作为一个古城的著名景点列在申报书上的。这个原来属于“茶马古道”著名藏客的私家园林自有它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如果能在这里建起一个“茶马古道”博物馆,古城就会多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历史文化景点,而后来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民众娱乐园林却成了一个仅仅是供那些能住得起四星级宾馆的人们吃喝拉撒的地方,太可惜。

    达三身为一代商业巨子,而其大女儿德英则一生坎坷,虽是纳西妇女中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但20世纪50年代后靠拾粪苦度时日,她常来我家捡鸡粪,与我全家很熟。我两次回家探望她,她已经是一个多病的孱弱老人。所喜老伴在数年前得以“落实政策”,得到“离休干部”的待遇,从邻县一个陶瓷厂回到故乡,两老相聚,所居住的庭院宽敞惬意,孙子孙女活泼可爱,学习相当出色,给饱经生命风霜,如今处于垂暮之年的老人以不少慰籍。

  附诗一首,怀念杰出的“藏客”达三老人:

 诚信李达三,名满茶马路,
  笃厚讲信义,敬佛多善举。1
  为国解悬难,少将是商贾。2
  倾囊献国家,钱财身外物。
  晚年两袖风,清名如山竹。

——

1 李达三先生笃信藏传佛教,广施善缘,与高僧大德过从甚密。
2 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欲勘测中印公路,要经过察隅等藏区,遭到一些地方头人的阻挠,最后靠达三老人与藏区上层的亲密关系,亲自出面从中调停协商,使此项工程得以顺利进展,达三老人因此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印公路少将副专员”。

      

    李达三先生雕像(在原来他家的梨园玉龙花园范围中,摄于塑像刚落成的2015年4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