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丽江文笔海游记(文、图)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2009年大年初六,丽江文化产业界知名人士、作家夫巴邀请我们去文笔海边一游。我对这个在丽江闻名遐迩的文笔海情有独钟,便应邀欣然前往。

 

    在纳西语中,“海”和“湖”不分,都称之为“恒”(heel),在云南汉语中,不少湖泊也被称为“海”或“海子”。文笔海位于佛教神山文笔山(纳西语:牟波局)山脚,纳西语称之为“牟波恒”,意思是“牟波海”,是丽江漾弓江的重要水源之一。我小时候随大人来钓过鱼,那时此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大湖,水波浩荡,烟波迷蒙,鱼类很多。湖畔田野如画,农夫耕耘作歌。如今来到湖边,不觉得这个湖有那么大了,但湖水如此湛蓝清澈,却是以前没有领略过的。北面的玉龙雪山遥遥在望,与文笔海相互映照;文笔山这座从唐代以来就在藏区闻名遐迩的佛教神山,如屏障一样矗立在文笔海边。

 

   文笔山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南面,离城八公里,过去,汉语又称之为“珊碧外龙山,山上的文峰寺是丽江县境内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七大寺之一。文笔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它在纳西语中有好几个名字,一个叫“珊碧日雾鲁”,意思是会发出响声的银石山(“雾路”一词主要指雪山,可能过去此山也常积雪)。此山另外还有一个纳西名字,称为生笔阿纳居,意为“珊碧地方的老奶奶山”。早在唐代,这座山就已经是在吐蕃和南诏政权境内都相当有名的神山。它象征藏人称作“日达蒙波”(gzhi-bdag-smug-po),又称为姜日木保(IJang-ri smun-po )的山神。这山神是“姜”地土地神的首领。而姜则是藏人很早以来就是对纳西人的称呼。纳西人则称这山神为世日曼波。在藏文经典中,山神叫德喇哈(Dra- lha),这座山称为姜里木波(Jang-ri-mug-po),其意为姜(Jang,即指纳西)国的紫山。

 

    天空湛蓝如梦。文笔湖中的水鸟非常多,有不少是从远方来此过冬的侯鸟,一群群一对对水鸟悠然地嬉戏玩水,有的显得相互间非常亲密,不时有飞跃而起的鸟儿,在空中长唳。湖畔有密匝匝苍黄色的芦苇,在清风中舞动,水草在清冽的湖水中飘逸地婆娑摇曳。

 

   夫巴在湖畔的草地上摆好了一张上面铺上白色桌布的长桌子,摆上了很不错的葡萄酒,我们吃烧烤的土豆、芋头、韭菜及各种肉食。这种野餐的情调颇有些像欧洲过去流行的所谓“贵族野餐”,我等几个丽江土人,在此湖畔来一次这欧式的野餐,也别有野趣。

 

2009年春节留影文笔海边  

 

  湖畔的山坡上原来有一个汉传佛教寺庙“正觉寺”,出过一个著名的高僧正修和尚,他是夫巴曾祖父的弟弟。清朝雍正初年,山西人俗姓徐的同月和尚云游到丽江,开始招收当地子弟为其徒弟。起初,境内寺庙只能为出家者授沙弥戒,受比丘戒要到鹤庆龙华山、剑川石宝山、宾川鸡足山等地。清光绪末年,正修和尚首次在丽江金山寺举行传戒仪式,从此之后,本地子弟当和尚者增多,先后出现了帝闻、普泽、光量、圆空高僧。民国年间,境内有了大佛寺、喜祈园、净莲寺、玉皇阁、普贤寺、金山寺、琉璃殿、皈依堂、龙泉寺、正觉寺、东林寺等汉传佛教寺院。

 


   正觉寺在县城西南文笔山南麓,1936年由正修和尚主持营建,倚山临湖,景致清丽,是继金山寺后香火最旺之寺。而这座名寺如今已经只剩一堵断壁残垣。我来到这断壁旁边,想起当年这个名寺的盛况之时,心中非常感慨。又想起当年闻名遐迩的正修和尚苦心经营的金山寺连同整座山都已经因采石烧石灰等而几乎完全消失了,可叹重功利的世人所为!夫巴告诉我,打算以后在这里修建一个简朴的禅院,以纪念这个著名的寺庙和高僧正修和尚。

 

   正觉寺的断壁残垣(2009年)

 2017年所见正觉寺的断壁残垣

   

   如今在这个湖畔修起了很有些名气的“古城高尔夫”球场,我个人对高尔夫没多少兴趣,只是对这周围的湖光山色很欣赏。夫巴如今是“古城高尔夫”公司的副总,他历来对丽江地方文化十分感兴趣,且有不少研究。他因此做了一些具有比较浓郁的文化意蕴的事情,比如,他在这里修建了“文笔海土著鱼种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丽江的土著鱼“高原裂腹鱼”,丽江民间俗称面鱼、细鳞鱼。这种鱼大都生活在水源的龙潭里,丽江黑龙潭里这种裂腹鱼特别多,被纳西人视为属于龙王的神鱼,禁捕忌食。文笔海的小龙潭里过去有裂腹鱼,后来越来越少,夫巴从附近的拉市海里买回200多尾,养在与文笔海相连的龙潭里,并专门竖立了“文笔海土著鱼保护区”的标牌,提醒和呼吁游客和本地民众保护这土著鱼,使之繁衍发展。

 

    明代天启《滇志》中曾记载文笔海龙潭有漩涡,相传曾将耕田的农夫连人带牛一起卷入漩涡中,人们曾见其犹然回旋于漩涡中,光绪《丽江府志》也据此记载了这个民间故事。夫巴将这个漩涡潭立碑砌石加以保护,并撰文记述此潭之奇。

 

 


   此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文笔海这一泓碧水,满湖野鸟,还有夫巴特意安排的湖畔野餐。

去文笔海游玩的朋友们合影(2009年)

夏天的文笔海(2017年摄)

鸟瞰文笔海(2017年)

此文选自这本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但书中没有图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