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桃花源”坝美——文山行之二(文、图、曲)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云南广南县坝美村是现实版的桃花源,进坝美村要经过一个巨大的溶洞水道。船缓行十余分钟,临近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农田、茅舍……。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和坝美惊人地相似!


广南有坝美,俨然桃花源。

泛舟洞中行,三明复三暗。

豁然明亮处,田园在眼前。

村落有古意,巨树如天伞。

阡陌美如画,溪流映青山。

独特风雨桥,欸乃水车转。

村姑荷锄归,少年戏水喧。

采茶女儿手,捕鱼是壮男。

流连美景中,欲歌已忘言。

 

                                            2011年6月21日

 

坝美村的入口,到村子必须坐船穿过这个山洞进去


停泊在洞口的木船

乘船进去山洞里


悄无声息地坐船钻进了洞里,洞里黑咕隆咚。


整个行程有“三明三暗”之说,这是“三明三暗”之一明,光从上面透进来




终于看到了洞的出口





洞口,有很多燕子在飞翔。



眼前豁然开朗,田园阡陌,竹桥水车,也真有“桃花源”的境界


回望进来的洞口



山水农田如画




 

溪水清清

 



古老的水车还用来抽水灌溉。
 
农舍



荷锄归来的农妇


在家里照顾孙儿的祖母
 
壮族的廊桥(风雨桥)



村里的小孩在河里嬉戏游泳。


村里最大的一棵树,村民说有好几百年了,是棵神树,这里也是坝美村民的社交中心。 


树根如虬龙



在卖当地产的茶叶和一些手工艺品的农妇



一个小女孩


倚门而望的村姑


 
村里平时祭龙(山神)的神祠


划船的村民



   和在广南挂职的老朋友老同事杨炼和小王合影于坝美神树下。

在“桃花源”坝美村里留个影。


这是在另一个方向的出村洞口


一个村民带着小孩在捕鱼



这个大哥把我们送出坝美村后,挥手告别,划船进洞回家去了。


  

    云南广南县坝美村近年来成了旅游者们的到文山必去的一个景点。进村子要经过一个巨大的溶洞水道。船缓行十余分钟,临近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农田、茅舍……。对于坝美村的人们来说,陶渊明描写世外桃源简直就是自己的家了。
  坝美
  群山环绕中,撑着独木舟穿过两个天然的、几公里长的、幽暗的大水洞后,就有一个桃源仙境般的美丽壮寨充满你的视野,那就是坝美。坝美四周的山很大很高,而坝美却很小很低,站在后山看,坝美就像一个小巧、美丽、天然的盆景,又似一颗碧绿的珍珠。
  “坝美”,是壮语的音译,意为“森林中的洞口”。离昆明450公里,属于云南广南县。这个村子不通公路不通电,进出村落要摸着岩壁或淌水。由于地处偏僻,与世隔绝,村里的人们基本上还沿用着300多年前的
耕作方式,种田用的是木犁木耙,浇田灌溉用的是古老的木制水车,自种棉花自纺布,碾米磨面用水磨或石墨。没有电,壮乡人就用沼气来点灯,用木柴烧火做饭。
  坝美四面环山,山上树木葱茏,坝里绿树
郁郁苍苍。尤其是村落中的那几棵大榕树,把整个坝美裹成一团油绿。大榕树下,几位头上扎着帕角、穿着靛染的土布衣服的壮族妇女,坐在裸露的大树根上正在绣花;一只小花狗伏在旁边,在闭目养神;一只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悠闲地寻找食物,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坝美完好地保留下原始的风俗。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睦邻友好等等。这些美好的社会风气,保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壮族特有的祭祀、对歌、龙牙歪、踢草球、夜种神田等等记载着原始的符号。
  交通贴士:进坝美有两条常规的路线,一条是从广西百色——
富宁——珠街——广南——法利;另一条是从昆明——丘北——广南——法利。在法利村下车后,沿着田埂走几百米就到了进入坝美村的出水洞口。出水洞全长950米,洞内无电。
  坝美:最后的世外桃源
  从古到今,坝美村几乎仅以一个石灰岩水溶洞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只要有盐巴吃,坝美人可以拒绝一切与外界的交往。他们尽可以自得其乐,并能解决好自己的一切事情……
  小船由年轻的艄公用竹竿撑着,掠过丛林的荫翳,划入山壁上的一道A形洞隙,很快就淹没在洞里的漆黑中,只有以弱弱的电筒光照明,才不至撞上洞壁或水里的礁石。大家屏息静气,只闻船体划过水面的沙沙声和石洞嘀嘀嗒嗒的滴水声。我们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渔人,正经历深邃而神秘的喀斯特水溶洞,前往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被人们称为当今桃花源的村子坝美。
  奇特的是,船行一段,高高的洞穹上有一个“天洞”,透进刺眼的天光。一共要经过3个天窗,它们各不相同,有一个窗口还悬着一棵枝叶婆娑的绿树。洞中时而高阔如大厅,时而狭窄得只容一艘小船通过。洞中当然少不了奇岩怪石,蝙蝠和燕子的粪便积得厚厚的。大约20分钟后,有光从水面上映来,洞口到了。
  弃船上岸出洞,眼前的亮丽使人眯上眼睛。那是一个秀美而狭长的小坝子(盆地),方圆约两三平方公里,阳光和煦,莺歌燕舞,四面皆为宛如屏障的群山环抱,壁立的青山仿佛一幅幅气势宏大的国画屏风。一条篱笆小道曲曲弯弯将我们引向一座古朴的村落,它散布在面向西南的山坡上,为一株株巨大的榕树所覆盖,及目所见,只是
零零星星几幢房屋,还有满山粉粉的油茶花。充耳所闻,不过几声鸡鸣狗吠,还有声声鸟儿的婉转。我知道,这就是坝美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yāo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一天,他沿着小溪向前走,忘记走了多远的路程。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眼前看到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线。(渔人)就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敞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都悠闲自在自得其乐。
  村中的人看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他从哪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人)都感叹惊讶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开。临别时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了记号。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刻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成功,不久就因病而终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句子翻译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注释:“武陵是湖南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他)顺着溪水划船,不记得划了多远的路程。
  3.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其中没有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
  4.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划行,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译: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便看到一座山。
  6.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便离开船,从洞口进去。
  7.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
  译:刚开始山洞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9.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译:里面来来往往的和种地劳作的,男女的穿戴,全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10.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村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的惊讶,问(渔人)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
  11.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村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2.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译:(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4.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译:从此不再出去,就与外面的人断绝来往了。
  1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16.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译:这个人对(村人)一一详细地说了他所知道的,(村人)都很感叹,惋惜。
  17.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译: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肉饭菜(来款待他)。(渔人)过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
  18.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译: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0.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译: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他进出桃花源的事情。
  21.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居然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22.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译: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
  23.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还没有去成,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寻路探访的人了。

其他阅读

在广南坝美看小孩戏水(文山行之五,文、图、曲)

游普者黑二首(文山行之一)

老君山九十九龙潭感怀(诗、图、歌)

漫游玉龙雪山蓝月谷(诗、图)

师宗县菌子山看杜鹃花(诗、图、曲)

歌吟罗平油菜花(诗、图、曲)

走进云南边城屏边(文、图)

参加第二届玉龙县九河稻花节有感(文、曲、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