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广州华商学院十五年成果丰硕

华商学院 广州华商学院 2022-05-05
2020年12月26日,广州华商学院迎来十五周年华诞。十五年来,广州华商学院(原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以下简称华商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大力拓展国际化办学新优势。从成立之初,华商学院就提倡国际化办学理念,提出了“国际教育本土化,本土教育国际化”的指导方针,推动各项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创新国际化办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是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发展路径,也是一所大学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追求。近年来,我校在钻研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的同时,也在积极打造国际化课程与办学项目。一方面,我校源源不断地引进海外优质师资,推进办学国际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助力华商学子开阔全球视野,锻炼跨文化交流能力。
点击观看视频

“引进来”: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教师

提升“引进来”平台,必须要吸收海外优质师资。外籍老师走进华商校园是我校接轨世界的一道牵引力,是先进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体现。把国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学科建设中,可以让华商学子真切地感受到国际化教育的魅力。来自韩国的李德顺副教授,是设计艺术学的博士,教授《数字摄影》、《影视文创设计》、《影视项目管理》等课程。今年,她来到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授课,同时担任华商国际文创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谈及华商学院,她表示,一方面,丰富的饮食文化、南方亲切的风土人情,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创意与设计学院与自身专业研究方向——文化创意设计方向高度契合。综合考虑后,她决定来到华商学院。李德顺副教授谈到,华商的绿植很多,可以让她很放松。“在这半年里,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方式让我感觉像家。很温馨,有安全感。”
李德顺副教授在备课
Peter Medina,在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攻读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专业,曾于美国及墨西哥任教,有10年的教学经验,现主要从事英语口语等教学。2018年,Peter来到华商学院。他分享到,初来任教时,华商的课堂学习氛围让他印象深刻。与美国和墨西哥活泼外向的学生不同,他发现这里的学生比较安静。两种不同的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模式给他带来了思考,这也是跨国文化碰撞的体现。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Peter渐渐发现,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明显变得活跃。
Peter老师正在上课
Mohammed Saleem Mirza教授,是经济学博士,曾于美国任教,同样有着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主要从事雅思口语、西方教学等教学工作。透过朋友的邀请,一年半前,Sal老师来到华商学院。环境优美是华商学院给他留下的最初印象。“当你走进这个校园,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微笑,因为你看到校园的大门,然后看到图书馆,他们在一条路上,真的很美。(译)”他谈到,中国的学生比较安静,和西方的学生区别很大。所以他会很耐心地花更多的时间把学生们带动起来,引导学生们去沟通交流。“这需要更多的给他们一些自信(译)。”他表示,现在大部分学生会主动地向他表达自己对澳洲、新西兰等海外地区的了解需求,自己很乐意帮助到他们。
Sal老师和学生交流
据了解,华商学院从2010年始引入外教。国家涵盖范围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爱尔兰等。在全球化背景下,让具有华夏底蕴的华商学子与世界各地的外籍教师的交流学习,是华商学院坚定追求高质量的教模式,努力构建国际化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向

“走出去”:培养接轨国际的多元化人才

除了引进外教,我校也在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走出校门,通向海外,探索更大的世界。大批优秀的华商学子在国际化教学中受益匪浅:多样经历的交错,多元文化的碰撞,多重价值观的融汇,让他们的视野和格局逐步拓宽,个人竞争力得以提升。来自传播与传媒学院(原文学院文学系)2015级新闻学的麦昌杰,是2016年华商学院以全额奖学金方式资助赴海外访学的优秀学生之一。现工作于全国最大的K12基础教育集团——广东光正教育集团投资兴建的顺德光正实验学校。麦昌杰通过“华商E家”了解到华商学院澳洲墨尔本国际交流计划。在校内的选拨中,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主动与面试官表达作为新闻学的学生,可以为此次交流提供拍摄记录。而这项技能也成为他脱颖而出的一大亮点。通过这次机会,不仅让麦昌杰的英语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际化的思维也让他看问题更深入。他感慨道,时至今日,澳洲之行还对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要不断做有挑战性的事情。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澳洲国际商业精英计划”项目已成功开展4期。学校以全额奖学金方式资助优秀学生赴海外访学10天,目前共派送75名优秀学生海外访学。
2016年在澳洲国际商学院(GBCA),麦昌杰(第一排右三)接受导师Shekib(第一排左三)课题汇报的指导(受访者供图)
来自国际学院的吴妙君,目前从业于跨境电商领域,是华商国际学院2016级国际商务国际班的学生。在高考填志愿表的时候,因为看到华商学院有这个可以丰富自己对世界了解和认知的“3+1”项目后,经过和家人们的商讨,吴妙君种下了来华商学院就读国际商务专业的念头。国际商务专业3+1双学位国际班,是华商学院培养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国际商务管理、项目运营管理和国际商务活动策划管理,成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的一种模式。在华商学院前三年的学习中,她明显感受到身边的同学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学习气氛浓郁。全英课堂、外教授课、雅思课程、还有众多的英语活动,都让即将出国学习的她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她坦言,去到国外学习,是开拓眼界的一次重要人生经历。这使她更加清晰自身的定位,并深刻地理解到“你的眼界有多大,你才能走得有多远”的含义。
2019年哈德斯菲尔德中国学联迎新晚会,吴妙君(第三排右四)担任主持。(受访者供图)
多来年,华商学院一直致力于搭建国际化的平台,为莘莘学子提供了通往海外的途径。现已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共同创办“3+1”“2+2”等办学模式。据悉,2019年,我校首批中英学分互认项目16名学生被世界名校录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2020年,2016级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及英语专业国际班24名毕业生中已有17名学生率先获得多所世界名校硕士研究生预录取通知书。其中不少同学已收到世界百强名校预录取通知书,如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澳洲莫纳什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华商学院更加重视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2020年,是华商学院建校15周年,也是转设第一年。广州华商学院董事长廖榕就指出,“今后,学校将继续实施‘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战略布局,创办更多国际学校,努力实现国际教育本土化、本土教育国际化,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微信编辑 | 校记者团 温慧珊
文字记者 | 梁焯仪 辛溢璇 
摄影记者 | 陈淑莹
指导老师 | 陈嘉玲
文章终审 | 黄比悉
欢迎投稿 | gdhsxyxcb@163.com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宣传工作办 出品
华商新闻回顾
羊城晚报报道我校转设更名
薪火相传十五载,凝心聚力铸华章 | 我校隆重举行广州华商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
热烈祝贺!共青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