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型知识带来了哪些潜意识的标签?|i-D Opinion
在现代社会这个大森林里,我们走的越远,似乎越难寻找到与自己能够达成共识的人,从最初碰到共鸣人的惊喜,逐渐变成「在获得欣喜的时刻,就开始思考这种愉悦能持续多久?」经历告诉我们,那些我们以为会和我们做出同样选择的人,大概最终都会选择不同的答案。于是,我们总是寻找着脾性相似的同伴或组织,而各种星座、人格测试等参考型知识也进而成为了我们迅速找到所属群体的助推器,让我们能够通过「标签」而迅速认识某个人和事物,与同类抱团取暖。
「是可爱小狗 ENFP 没错了」,「摩羯的深情不可揣测」,「A型人过于认真、O型人易冲动行事」... 从星座、血型到最近成为热潮的 MBTI 十六型人格测试,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感受:
当一个射手座看到「射手座外表有多不正经,内心就有多深情」的时候,心里就泛起了涟漪。一位星座写手曾在论坛中发布了一篇名为「给十二星座贴标签,我也倦了」的帖子,来讲述自己的困惑,而上述对于射手座的叙述就来自他的撰文和互动经验,他表示「要把某个星座人群的缺点从另一个角度说成优点,」例如在文章中写到射手座,不能只说浪荡,还要说浪漫,比如一旦遇到喜欢的异性立刻180度转身,大家便会认为你说的比任何人都准。人们的特殊性是需要被肯定的。
而近期 MBTI 测试的流行热潮也离不开其对分析结果的正向表述。牛津大学研究者米尔维·艾亩蕾在研究中发现 MBTI 「扮演了一个非常温和的角色」,在强调优点的同时,以相对婉转的语言讲述了一类人格的弱点。
它将其中一类人格「不愿做出改变」的弱点描述为「对于将价值放在‘历史和经验’上的你们来说,打破传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急需改变,也会等到情况必须扭转的时刻再做出选择。」这样听来,这似乎并不像一个弱点,而是一种有理有据的行事方式。相比之下,其对于优点的描述和概括性的总结部分则运用了更多的「绝对性」词汇,「你们是‘真正’享受帮助他人的那个,乐于与‘任何’需要的人分享知识并给予关注,你们的‘各种能力’在日常生活‘最平凡’的‘每个方面’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了人们心中对自我的肯定。
这样一来,我们渴望被外界理解和肯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殊性都得到了满足。测试的分析也为我们的某些烦恼和困惑赋予了合理性,让我们了解到还有其他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带来了一种缓解焦虑的安全感。
但其实,它们多数只是「对我们的特质进行标签化的分析、总结之后,再用另一套语言逻辑重新套用在我们身上,」进而取得了我们的高度信任。
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此类参考型知识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新型的刻板印象危机,因为他们在试图构建我们对人们的认识时,有着一个根本的核心隐患:
它们将我们贴上标签,分类讨论。
标签越细致,分类越明确。
朋友群和社交媒体的动态瞬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类似的配字:「INFJ 最爱她的 ENFP 朋友们了」,或 「太阳白羊上升双子,和摩羯真的相处不来。」这样的语言在被表达出来的同时,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听从于这种被规定好的标签,在评判自己和划分人群了呢?
在这个快速变化、讲究效率的时代里,我们作为「认知吝啬者 (Cognitive miser)」 的特征变得愈加显眼:我们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努力来精细思考问题的缘由,而是倾向于用简单、方便的策略作出评估和判断。
如果某个星座或人格的朋友刚好和你合的来,那你们可能会觉得「我们理所应当成为这么好的朋友」,但如果彼此不是十分融洽的性格答案,那么在日后发生矛盾时,我们便很容易联系到此类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去单纯思考矛盾的起因,最后将问题归为「我们可能就是性格不合,她是 xxx 样的人,而我是 xxx 的,」为彼此都找了借口。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一旦我们迷恋上参考型知识的准确性,它便会影响着我们的种种思绪以及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在我们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刻,跳出来提醒我们:「你是一个 xxx 的人,那样的方式才是更适合你的。」
这种「标签理论 (Labeling theory)」 的现象会让我们下意识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让自己所具有的特质逐渐与标签的描述相一致,就像勤劳的人在被说勤劳之后会更勤奋,而懒惰的人被贴上标签后会更消极怠工一样。
此外,社交网络的高度流通也再度加强了标签的分类趋势。在各种社媒标签、玩梗和表情包等分支话题和流量密码的加持下,「同组织成员之间的密切交流,会让本身可能只有一点相似的人,变得更加相似,反过来自己将标签更紧、更深的贴在自己身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芳讲到。
如何面对参考型知识所带来的「标签化」思绪?
首先,我们需要看清其背后的本质:
基于一定研究成果,这些量表可以通过我们当下的偏好,做出同一轨道下的「预判」,但它们无法讲述未来的我们。这一点,只有现在的我们可以。
巴纳姆效应 (Barnum effect) 的作祟让我们容易对看似全方位、立体化的性格描述给出高度准确的评价,然而无论这些量表给出的类别多么具体,这些广泛的参考型知识始终是笼统的概括性叙述。无法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无从了解影响个体形成的文化因素,社会构造,以及环境和情景带来的影响。简言之,它们并不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当我们在面对亲密好友时,我们不会用各种分析结果或标签来对应他们。即使我们挚友的星座在星座理论上与我们完全不搭,我们也不会在意,因为我们都充分了解那个人,并与之拥有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当一位精算师考虑职业转型时,量表会基于客观现实给出更多与数据打交道的职业建议,但永远无法知晓当事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及其重要程度:他或许有一个从事艺术语言类工作的梦想。
其次,当意识到参考型知识对思绪有所入侵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客观的面对这种入侵现象,并提取出其中对自我发展有益的部分,让「期望效应 (Pygmalion effect)」 发挥出它的最大值。如果你被评判为一个善于思考又十分有计划的人,那就相信它为你带来的这种外界看法与期待,让它促使你用持续的行动去印证「这是对的」。
同时,对于那些带来负面影响的「固化框架」进行「课题分离 (Separation of tasks)」。如果别人因此而对你贴上了某种并不准确的标签,他们则应当是这种行为的结果承担者,这一课题与你无关。你可以向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或者告诉自己「苹果不会因为贴上梨子的标签就变成梨子」,进而帮助自己看清和忽视那些贴错的标签。
反之,假如我们意识到自己疏忽了对问题的思考,对人或事物有了以偏概全、分类讨论的倾向,可以尝试复盘每一段历程,细细考虑问题的缘由、细节,抛开原有的印象和先入为主的预判,去试图理解「我们某些特征会在外显行为上占据上风,其对立面可能只是没有被表现出来,而不是不存在。我们不应当用对方的外显行为来进行综合判断。」
我们也可以去深入了解这些参考性知识背后的科学依据,例如星象学和心理学等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认识到这些相对易理解的参考型知识的「片面性」及其「仅供参考」的原因。
无论什么星座的人都具有深情的能力;不是 A 型血的人也可以很擅长配合;INFP 和 INTJ 都同时拥有着感性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维... 参考型知识本可以让我们透过第三方视角看待自己,可一旦我们将这些「仅供参考」的外界反馈视为「个人圣经」,我们便亲手将这些本具科学依据的善良建议,扭曲成了「伪科学」的存在。
编辑
Ola
排版设计
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