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国际化教学新模式,生医寒假线上国际课程圆满结束

华工生医学院 华南理工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06-19

NEWS



喜报!!



“在地国际化”教育是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应对全球对于生物医学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量,积极探索“医工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来自学院2019级和2020级的17名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在学院的大力资助下,通过“云端”参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第27名)机器学习项目、麻省理工学院(QS世界大学排名第1名)深度学习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项目和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神经科学和行为学领域全球第一的研究所)分子神经生物学方向在线课程12名同学取得A的好成绩,走进世界名校教授的课堂,深入体验了世界名校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突破区域与空间,感悟学科交叉的魅力。



玩转在线项目 · 给你通关秘籍


机器学习项目篇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学生通过学习“计算应用统计学”和“实践机器学习”,了解当前在计算应用统计学以及实践机器学习方面的前沿内容。

01



走出思维盲区,碰撞智慧火

在此次寒假中,我参与了麦吉尔大学开设的线上远程项目——应用计算统计学与机器学习项目,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课程以网课与直播的形式进行,虽然很可惜无法领略蒙特利尔的秀丽风景与人文底蕴,但课程内容的一切已让我收获颇多。此外,通过两门课程的学习,我发现国外的课程更偏向实用性与引发学生的思考,它更倾向于问你而不是告诉你怎么做,而国内的课程似乎更倾向于讲述和教授。在这将近一个月的课程中,它更多的是让你课后去实现去思考,而不是让你记住课堂的内容和理论死磕。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模式使得思维得以碰撞并萌生智慧的火花,避免了单打独斗常常导致的走进思维盲区。在此感谢我的组长与组员的热情回复,这使得我的疑问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同样感谢所有人的通力合作,使得此次访学行程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

—2019级 柳培灵


课程画面和笔记



(图片来源于学生学习截图)


02



在线项目给求学提供多个参考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对于机器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代码的读写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知道了神经网络的大体框架,从监督学习到无监督学习,从卷积神经网络到循环神经网络。更对海外的教学模式有了更生动更具体的认识,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时间讨论,小组作业的分值比重也很高,老师还提供了编程方面做得很既漂亮信息含量又很高的网站和参考书,这段经历一定也会为我以后的求学选择提供参考。


—2019级 张然轩

03



团队协作,英文沟通能力提升加强

开课前,老师要求我们进行组队,虽然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但还是积极的在完成。我们很快就组好队了,通过视频会议,我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同学们都十分的热情开朗,最后,我们完成了队伍的组建。在之后的交流中,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我们的英语能力,我们在群中的交流都使用英语。这一点是十分有效的,我认为我在这十几天的英语交流中学到了很多。


—2020级 苏耕禾


分子神经生物学项目

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系统疾病的下一代基因测序和基因治疗 (Neuroscience: from sensation to perception):

学生在美国著名生物研究所的终身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知识,包括神经元、神经系统、复杂神经网络等,活学活用,站在分子神经生物学角度剖析神经问题。逐步探究生物神经系统,了解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形成原因,为解决现代性精神问题迈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课程截图



(图片来源于学生学习截图)


01



了解学术前沿,思考职业生涯

在两个星期的交流学习中,Shrek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分子神经学的基本内容,从宏观的感觉感知系统,到微观的突触动作电位,清晰地为我们搭建了这门前沿学科的框架。

Shrek教授的教学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型的内容(这些可以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宝贵的课堂时间都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中断他的讲课,向其提出有关的问题,如果我们所提问的问题富有创意或Shrek也难以进行回答,那么他甚至会放下与其预期的计划,立刻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在复习巩固的闲暇之余,我们还能够与其他科研大师交流,不仅了解了其他领域的学术前沿,还能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过程给了我很多启发。耶鲁大学的Kaveh Khoshnood教授结合自己在公共健康领域的科研经验,为我们讲解了公共卫生的概念、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差异。


—2019级 王嘉仁

02



开拓认知视野 启迪未来科研方

上课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在介绍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法的时候。有一种类似“芯片”的小零件可以植入到癫痫患者的脑内,植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癫痫症状,如可以令癫痫患者身体不自主抖动的情况缓解。当时听完后,我像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方法是否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毕竟植入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脑。老师听到后轻笑了一声,回答说:“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可以说,对于关于人脑的各种复杂疾病,都并没有十全十美的治疗方法,医生能做到的只是尽最大努力减轻病魔带给患者的痛苦。进一步探寻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法正是科研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目标,而我也希望将来的自己可以加入探索的队伍,帮助他人减轻痛苦。

    这段时间的学习开拓了我的认知视野,让我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复杂生物脑部结构的魅力。也有可能,有赖于这次介绍给予我的灵感,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会像这方面靠拢。有时间我会继续了解这方面知识进行相关学习。十分感谢学院提供了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和机构的助教们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


—2020级  吴诗哲

03



课程生动形象,充满无限启发性

我系统地学习了分子神经学方面的知识,来自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Chalasani教授在每节课短短两小时的时间里向我们勾画出了某一特定领域的神经学知识框架,将复杂的神经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开,例如嗅觉神经通路、神经冲动传导以及常见的神经类疾病。在这一部分课程中,我的学习历程是充满启发性的。Chalasani教授把授课的重心向“方法”迁移——由于学术界对于人脑的了解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的空白,我们在了解了已知的机理后能够将其向未知的神经领域迁移,课堂中充满了猜想与讨论。同时,教授也向我们抛出了许多值得探索的想法和神经学术界较为前沿的理论和应用,这不仅让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也让我大大拓宽了视野,不再拘泥于课业中接触较多的基础知识,渐渐有了把知识投入应用的基本思路和认识。


-—2020级程 蒋雨晴


生物医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举措

学院大力推进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合作,即将落地多个联合培养、学期或短期交流等项目。在探索生物医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中,为本科生提供参与国际化交流的资助机会,通过国际在线项目学习分享会、出国交流咨询讲座等,打造多形式的学分互认模式,鼓励本科生开拓国际视野,巩固专业知识。

end

图文 | 参与项目的17名同学

编辑 | 肖颖琪 董奎

审核 | 叶玉嘉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生医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