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知教授团队设计界面极化场大幅度提升电催化固氮效率丨CellPress论文速递
氨气是制备肥料等其它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同时凭借其无碳、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可以作为潜在的新能源载体。Haber-Bosch反应是目前工业合成氨的最主要方法,但是它反应条件苛刻,需要高温高压(350-550 °C,150-250 atm),并且依赖氢气(通过消耗大量化石燃料获得)作为反应原料。电催化固氮,即电催化还原氮气,可以在常温常压、水相体系合成氨,有望成为Haber-Bosch反应的替代者。但是受制于还原氮气(N2)的高反应能垒,电催化合成氨选择性低、产氨速率小。因此,设计能够高效断裂N≡N化学键的电催化材料成为电催化固氮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此难题,华中师范大学张礼知教授团队提出利用界面极化策略来促进N≡N分解。该团队通过精细控制材料合成和处理过程,把过渡金属原子沉积到单层硫化钼(MoS2),构筑“凸起物”型单原子催化结构。此结构凭借其高曲率的凸起结构及其异质结构型,向外释放强电场,极化氮气,诱导产生界面极化场,促进单原子凸起物上的电子注入到氮气的反键轨道。通过以上设计,该研究团队实现高效的N≡N断裂,从而构筑了一个高效固氮产氨的电催化体系。相关结果于2月13日,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hem上。
(长按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阅读论文)
图1. “凸起物”型单原子结构的表征
研究人员通过原子分辨的球差电镜、电子能量损失谱、同步辐射等技术,证明Fe单原子分布在单层MoS2晶格外部,与MoS2表面的三个S原子成键,构建出稳定的“凸起物”型单原子结构。通过改变前驱体中的铁用量,可以调控Fe单原子的分散浓度。采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合成Co、Cu、Rh、Ru的“凸起物”型单原子结构,表明单原子凸起结构的普适性。
图2. “凸起物”型单原子的电催化固氮活性
他们通过氮气/氩气循环通气实验、15N标记实验以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合成氨气的氮源来自于通入的氮气。电催化固氮实验和相关对比实验表明,电催化固氮活性与“凸起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凸起物”型单原子Fe浓度越高,分解N≡N化学键越容易,氮气活化能越低,电催化固氮活性越高。
图3. “凸起物”型单原子诱导产生界面极化场的原因
图4. “凸起物”型单原子诱导产生界面极化场的证据
机理实验、相关性质表征及理论计算证明,“凸起物”型单原子诱导产生强电场,通过进一步极化氮气在单原子和吸附的氮气之间产生界面极化场。另外,单原子对于吸附氮气的固有活化,也可以增强界面极化场强度。界面极化场可以把更多的Fe_d轨道电子送入氮气的π2p*轨道,提高氮气反键轨道的电子填充度,弱化N≡N化学键,降低氮气还原能垒。
这一研究深化了对于氮气还原过程的理解,为高效电催化固氮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新策略,为低温、低能耗工业合成氨开辟了新思路。
论文通讯作者介绍
关于 张礼知 教授
张礼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1973年2月出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环境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污染控制化学、光催化、环境催化材料。已获授权专利30余项。在Chem、Acc. Chem. Res.、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dv. Mater.、ES&T等SCI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80多篇,其中2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包含2篇热点论文)。截至2020年2月论文总引用25192次,他引24398次,H指数87。2008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获得Elsevier环境科学领域2005-2010年间高被引中国作者奖,2011年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2011年入选湖北省自主创新“双百计划”,2012年入选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和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2014年起连续入选Elsevier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入选Clarivate(Web of Science)交叉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并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学者。
相关论文信息
论文原文刊载于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hem上,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论文
论文标题:
Accelerated Di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Ammonia via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Triggeredby Single-Atom Protrusions
论文网址:
https://www.cell.com/chem/fulltext/S2451-9294(20)30037-1
DOI:
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0.01.013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