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rends综述期刊全系列3月封面大赏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
2024-09-0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CellPress细胞科学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的Trends系列共有16本综述期刊,致力于帮助读者了解生命科学、医学和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发表具有权威性且易于理解的综述和观点文章,由各领域专家撰写,涉及前沿主题和科研趋势。我们的文章不仅仅是简单地文献总结;而是综合信息,提出新的想法,挑战现有的观点,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独特和批判性的见解。尽管Trends的文章大部分是委托撰写的,但我们也欢迎向编辑提交文章提案(pre-submission inquiries)和任何来自科研界的反馈。今天,小编带大家一睹Trends全系列2024年3月刊的高清封面大图和其背后的故事!





请扫描了解Trends16本综述期刊全系列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IF 13.8; CiteScore 23)


蛋白质中的“临近”

在本期中,有两篇文章探索了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伙伴和底物的“临近”概念。在本期中,来自美国赫伯特-韦特海姆 UF 斯克里普斯生物医学创新与技术研究所的Ciaran Seath博士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描述了如何利用临近标记方法来探索蛋白质-RNA和蛋白质-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亚细胞蛋白质运输。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Yun-Bin Lee和Hyun-Woo Rhee发表观点文章,描述了喷雾型翻译后修饰(spray-typ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这个概念与临近标记方法类似。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 17.3; CiteScore 31.3)


设计噬菌体疗法的未来

随着多重耐药性感染的威胁日益严重,以及测序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工程噬菌体疗法取得的进展,噬菌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Daniel S. Schmitt、Sara D. Siegel和Kurt Selle发表综述文章,讨论了含有重组基因有效载荷的设计噬菌体在增强抗菌活性和操纵细菌生物方面的作用。


图片来源:Jason Whitley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Trends in Cancer

(IF 18.4; CiteScore 24.8)


由于小鼠和人类之间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差异,许多治疗策略在临床前小鼠实验中结果积极,但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表现失败。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的Satyanarayana Rachagani及同事发表短评文章,提议将猪作为临床前测试的替代动物,因为猪与人类之间存在许多相似性,而用于癌症研究的oncopig(转基因癌猪)模型可能会在开发新型癌症疗法中发挥关键作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ancer 


Trends in Cell Biology

(IF 19; CiteScore 32.3)


溶酶体中有约70种可以降解大分子的可溶性水解酶,这些酶通过依赖M6P(甘露糖6磷酸)途径从高尔基体转运到溶酶体中。在本期中,来自德国癌症中心的Wilhelm Palm、汉堡-埃彭多夫大学的Thomas Braulke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an E. Carette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溶酶体的酶运输途径及其对人类疾病的意义。封面图片展示了溶酶体酶转运因子LYSET缺陷细胞的电子显微镜切片三维重建图。这种细胞缺乏甘露糖6磷酸途径,因而未消化的存储物质会在溶酶体中积累(通过数字着色)。


图片来源:Michaela Schweizer, Rudolph Reimer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ell Biology 


Trends in Chemistry

(IF 15.7; CiteScore 32.1)


绿色塑料升级再造——从污染到创新

塑料的升级再造是处理塑料污染的策略,不仅是对环境污染的补救,还是新型先进材料巨大的资源库。在本期中,来自新加坡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的Bao-Nguyen T. Nguyen和Jason Y.C. Lim发表综述文章,讨论了将塑料转化为有用和化学品和材料的可持续方法,以实现塑料的升级再造。作者强调了绿色化学催化以及与生物催化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这些途径为废弃塑料的增值化带来了巨大潜力。


图片来源:the authors, who found joy in art design, in addition to their passion for valorizing plastic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hemist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IF 19.9; CiteScore 30.4)


许多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复杂的认知活动需要体积较大的大脑和新皮层(又叫同皮层,isocortex)。然而,尽管鸦科和鹦鹉科的大脑体积较小,且没有新皮质,但这两类动物表现出的认知能力与聪明的哺乳动物(包括类人猿)相当。对“聪明”的哺乳动物和“聪明”的鸟类的大脑进行比较,可以帮助确认哪些大脑特征是复杂认知所必需的。在本期中,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Onur Gunturkun、Roland Pusch和Jonas Rose发表观点文章,比较了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大脑,并提出了可能与复杂认知相关的四个难以替代的特征:大量的联想性大脑皮层神经元、前额叶皮质(PFC)样区域、联想区域密集的多巴胺能神经支配以及工作记忆的动态神经生理基础。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IF 16.8; CiteScore 26.9)


重新思考环礁的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地方恢复力

本期封面图片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特提亚罗岛,属于环状珊瑚岛。通常认为,在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下,这类环礁岛将不可避免地消失。在本期中,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Sebastian Steibl和James C. Russell及同事发表观点文章,主张保护和恢复环礁岛的形成过程。当地的自然保护行动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开启以自然为基础的机遇,增强环礁应对全球变化的能力的关键。


图片来源:Carol Ann Raydon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IF 10.9; CiteScore 17.9)


新陈代谢中的拉锯战

在细菌和免疫细胞为争夺某些代谢物而展开的“拉锯战”中,获胜一方可以得到生存机会。近年来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地揭示了新陈代谢对免疫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另外已经明确的是,病原体已经适应了利用细胞代谢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本期中,来自德国美因茨大学的Luís Almeida、Ayesha Dhillon-LaBrooy和Tim Sparwasser发表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巨噬细胞的新陈代谢如何积累中间产物以干扰细菌代谢;而作为反击,某些细菌已经适应了巨噬细胞的新陈代谢,以获得生存优势。封面的卡通图展示了巨噬细胞(蓝色)和细菌(紫色)之间为生存而不断争夺代谢物的过


图片来源:Ayesha Dhillon-LaBrooy, Luis Almeida, Ying Pung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Trends in Genetics

(IF 11.4; CiteScore 18.1)


探寻珊瑚适应性的基因

本期封面图片展示了大堡礁的珊瑚,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珊瑚生态系统正在迅速衰退。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科学家试图通过利用基因组学来预测和减轻气候变化对珊瑚礁的影响。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Oliver Selmoni及同事发表观点文章,针对影响珊瑚适应胁迫的基因与途径,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如何将基因组扫描与CRISPR-Cas9 基因编辑结合起来,以确定选择变体的特征。


图片来源:Amanda Tinoco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Genetics 

 

Trends in Immunology

(IF 16.8; CiteScore 27.9)


蝙蝠与人类的免疫力

本期封面图片是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的照片。在本期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到蝙蝠免疫的相关研究,以及了解蝙蝠免疫的重要性,包括阐明蝙蝠-人类宿主相互作用、将蝙蝠免疫力的知识外推到人类免疫以及这些比较的转化潜力。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Karen Mossman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回顾了病毒从蝙蝠向人类扩散的过程,并介绍了辨别病毒和宿主共同进化的驱动因素的新技术;来自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Arinjay Banerjee及同事发表观点文章,提出对蝙蝠免疫的研究可以带来改善人类健康的转化方法。


图片来源:Brock Fenton, Sherri Fenton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Immunology

 

Trends in Microbiology

(IF 15.9; CiteScore 27.4)


保护结核分歧杆菌免受抗生素侵害的宿主环境

封面图片用一幅卡通画展示了抗生素治疗后结核分歧杆菌(结核病的细菌病原体)变现出的异质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时,一些分歧杆菌会死亡,另一些分歧杆菌则会在不受抗生素影响的特定环境中受到保护(图中表现为伞下的细菌)。当前迫切需要开发快速、经济且强效的抗结核药物,因而深入研究宿主环境对抗生素分布和药效的影响十分重要(尤为重要)。在本期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Nathan J. Day、Pierre Santucci和Maximiliano G. Gutierrez发表综述文章,描述了有关抗生素细胞药代动力学的最新知识以及结核病背景下药物分布的复杂性,讨论了定量成像的最新进展以及在结核病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图片来源:Noémie Matthey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Microbiology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IF 13.6; CiteScore 23.5)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破坏性影响,亟需能够改善症状、延长寿命的治疗方法。在本期中,有两篇文章探讨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法。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Philip Van Damme和Ludo Van Den Bosch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概述了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反义寡核苷酸;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的Rikke Hahn Kofoed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Isabelle Aubert发表综述文章,讨论了聚焦超声基因传递在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巨大潜力。封面图片展示了雕刻在沙堆上的人脑,右侧的模糊部分代表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IF 15.9; CiteScore 25.7)


通过小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回路和行为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主要免疫细胞。来自最新研究的证据强调了稳态小胶质细胞在调节神经元活动、与突触相互作用、调节神经回路以及调节行为方面的作用。在本期中,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Shunyi Zhao、Anthony D. Umpierre和Long-Jun Wu发表综述文章,回顾了小胶质细胞如何通过突触相互作用感知和调节神经元活动,从而直接参与神经网络并影响成年小鼠的行为。封面图片是小胶质细胞(蓝色)与皮层兴奋性神经元和顶端树突(红色)相互作用的重建三维双光子图像。


图片来源:Shunyi Zhao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Trends in Parasitology

(IF 9.6; CiteScore 13.4)


人畜共患恶丝虫:隐匿的多样性

封面图片展示了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一幅著名的自画像,描绘了热带环境中人与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是许多人畜共患恶丝虫感染的典型特征。在这幅画面未表现出的地方,寄生虫及其载体(恶丝虫Dirofilaria和蚊子)也是该复杂关系中的一部分。在本期中,来自意大利巴里大学的Domenico Otranto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关于人类恶丝虫病的数据,特别是与野生动物相关、但很少被报告为人类恶丝虫病的病原体,包括条纹恶丝虫(D. striata)、细薄恶丝虫(D. tenuis)、熊恶丝虫(D. ursi)、D. spectans以及D. magnilarvata。作者认为,必须结合形态学和基因组学方法,为这些寄生虫的人畜共患潜力和致病性提供明确证据。


图片来源:Sofia Otranto, Jairo Mendoza-Roldan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Parasitology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IF 13.8; CiteScore 23.3)


用于生物治疗开发的生成式生物学

蛋白质疗法是一类重要且在不断发展中的药物,它使用编程到蛋白质序列中的多种作用模式来治疗复杂的疾病。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安进公司的Alan Russell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讨论了使用生成式生物学(Generative Biology)设计蛋白质疗法的最新进展。生成式生物学代表了现代计算科学与复杂实验室技术的无缝结合,在当前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行其道的时代下,作者重点关注了最有希望应用于生物只要新药研发管道的技术。封面图片展示了设计-制造-测试-学习的迭代循环,以生产一种治疗性蛋白质,双特异性抗体。这种治疗性蛋白质能够通过左侧(青色)和右侧(绿色)两个不同的结合域与体内两个不同的靶点相互作用。


图片来源:Arie Opzeeland, Craig Kiefer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IF 20.5; CiteScore 30.3)


当雄性到达时:两性之间的交流

花粉管和胚珠内助细胞之间的精确交流对于协调花粉管的破裂、精子细胞的输送和接收至关重要。在本期中,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Lisa M. Smith及同事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相关类受体激酶及其共受体和配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封面图片展示了拟南芥花朵的细节,雄性花粉管沿着输粉道到达胚珠珠孔,在那里花粉管与雌性助细胞相互作用。


图片来源:Jen Sloan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这些封面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点击“阅读原文”,访问cell.com官方网站获取更多最新论文信息。


推荐阅读

Trends综述期刊全系列2月封面大赏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

点击 阅读原文 访问Trends主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ellPress细胞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