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RSus支持中文署名 | 中国作者最新论文:通过经济结构转型缓解中国的草畜冲突 | Cell Press论文速递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
2024-09-05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ility

牧场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4%,在世界经济和环境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世界各地的牧场广泛存在退化并有加剧趋势,这已经威胁到生态系统健康、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草畜冲突(FLC)是全球牧场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当牧场饲料供应不能满足牲畜饲料需求时,就会对牧场状况产生影响。因此,缓解FLC对遏制牧场退化非常重要。


中国承诺到2035年消除FLC,以恢复退化的牧场。这期间伴随着中国的快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析社会经济转型对FLC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梁赛教授等人在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发布研究成果“Mitigating forage-livestock conflicts in China through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ition”,揭示了中国FLC变化的多区域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强调了区域间合作和经济结构优化对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发展目标(2035年)的重要性。论文第一作者为杨明岳,通讯作者为梁赛教授。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在中国,基于消费的FLC


2005-2015年期间,在中国基于消费的FLC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2005-2007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消费的FLC从61.7兆吨增加到67.5兆吨(Mt)。第二阶段(2008-2011年),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第一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RECP),基于消费的FLC在63.8至65.2Mt之间波动。第三阶段(2012-2015年),则大幅增加到70.7Mt。基于消费的FLC的增加主要与2014年和2015年的严重干旱有关,这影响了大多数牧场的饲料供应。


图1. 2005-2015年不同最终需求类别导致的中国FLC趋势。

十年来,牧区和非牧区省份基于消费的FLC显示出不同的趋势。牧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导致基于消费的FLC的增加。相比之下,非牧区省份的基于消费的FLC呈波动发展,这种波动可能归因于非牧区省份进口牲畜产品消费量的变化。例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破坏了非牧区消费者对当地所生产乳制品的信任,进口乳制品大幅增加。作者还发现,家庭消费是最大的最终需求驱动力,调节家庭消费对于减少中国的FLC至关重要。


在中国,驱动FLC变化的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变化对2005-2015年期间中国FLC变化的影响如图2所示。FLC强度的变化是推动中国FLC下降的主要因素,它对中国FLC下降的贡献为49.4 Mt,约占新疆放牧导致的FLC的一半,这反映了中国在缓解FLC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成果。然而,在不同时期,导致FLC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在内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促成了2005年至2015年中国FLC的减少。然而,在此期间,人均最终需求的增长是中国FLC增加的最大贡献者。同时,全国人口增长对中国FLC增量的相对贡献仍然较低且稳定。


图2. 2005-2015年不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对中国FLC变化的相对影响。

非牧区和牧区省份中社会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同。除2006-2007年和2012-2013年期间外,非牧区省份的社会经济变化促进了中国FLC的增长。非牧区省份社会经济变化对中国FLC变化的累积贡献是14.1 Mt。然而,牧区省份的社会经济变化在2005-2006年、2007-2009年和2010-2012年期间促进了中国FLC的减少,而在2006-2007年、2009-2010年和2012-2015年期间导致其增加。牧区省份社会经济变化对中国FLC减少的累积贡献是5.1Mt。


此外,非牧区和牧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大不相同。除2005-2006年和2008-2009年外,牧区省份的经济结构转型促成了中国FLC的减少。十年来,非牧区省份的经济结构转型导致中国FLC下降了7.9 Mt,仅占牧区经济结构转型累计贡献的一半。对于非牧区省份来说,最终需求结构变化(3.9 Mt)的贡献接近生产结构转型的贡献。非牧区省份生产结构转型的影响约为牧区两倍,而非牧区省份最终需求结构转变的影响仅为牧区的三分之一。


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跨界影响


考虑到通过供应链的区域经济联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作者调查了2005-2015年期间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对省级FLC变化的影响。首先,内部生产结构的转变将影响牧区的FLC变化。由于2005-2015年期间内部生产结构的转变,四川、青海和内蒙古经历了FLC的降低。然而,作者发现,这三个牧区的生产结构转型导致了早期内部FLC的增长。这表明,内部生产结构的转变具有巨大的削减潜力,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相比之下,甘肃、新疆和西藏由于十年来生产结构的转型,该区域的FLC增加了。


图3. 2005-2015年区域经济结构转型驱动的省级FLC变化。

所有牧区省份(甘肃除外)都受益于外部生产结构的变化,在2005-2015年期间经历了相当大的FLC缓解。牧区向其他地区供应产品进一步加工,因此,外部地区生产的最终需求往往会对牧区的FLC产生重大影响。长江中游的生产结构转型贡献最大,其次是北部沿海地区。除甘肃省外,所有牧区都因2005-2015年期间内部最终需求结构转变而经历了FLC的减少。四川的贡献是最大的(4.6 Mt),其次是青海(3.4 Mt)。当地最终需求的很大一部分通常由当地生产来满足,因此,内部最终需求结构的转变可能会显著影响当地生产引起的FLC。


所有牧区都受益于外部最终需求结构的转变,在2005-2015年期间经历了大量的FLC缓解。此外,外部最终需求结构转变的影响通常会随着与目标牧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以内蒙古为例,北部沿海地区的最终需求结构转型促成了内蒙古389.2 kt的FLC减少,而南部海岸的FLC在此期间仅帮助减少了38.9 kt的FLC。这表明,远离牧区省份的沿海地区最终需求结构的转变具有巨大的FLC缓解潜力。


总结


这项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2005年至2015年中国FLC变化的影响。更具体地说,作者评估了多区域经济结构转型的贡献。结果表明,在过去十年中,人均最终需求和人口的增加提升了中国的FLC,由富裕和规模引起的加速FLC将继续下去。FLC强度变化是FLC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从2005年到2015年,这一驱动因素的缓解效果减少了,甚至逆转了。无效的监测系统和不断增加的气候变化使通过放牧优化措施减少FLC变得困难且成本高昂。除了更有效的放牧优化措施外,本研究还强调了经济结构转型对缓解FLC的重要性。因此,这项研究对实现中国2035年草畜平衡目标有多重影响。


相关文章信息

研究成果发表于在Cell Press

旗下期刊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论文

论文标题:

Mitigating forage-livestock conflicts in China through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ition

论文网址: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sustainability/fulltext/S2949-7906(24)00026-0

DOI:

https://doi.org/10.1016/j.crsus.2024.100033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的编辑与全球的作者、审稿人一起,创办了一系列优秀出版物,未来我们也将不断深耕科研创新和科学信息的传播交流,启迪更多科学新发现。


CellPress细胞出版社


推荐阅读

朱永官院士/Faith Ka Shun Chan副教授最新述评:极端气候下的粮食安全——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ellPress细胞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