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子空间支教计划—玉树曲麻莱

PLATE SPACE PLATESPACE 2022-05-23


    

项目时间: 2021年7月12日-7月23日

项目地点: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小学

项目发起: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教育局,
                镨镨(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教人员: 
              现场授课教师:
              陈天灼,关,马海蛟,王宇琛,萧涵秋,张婧雅
              远程授课教师:
              缪子衿,王天墨,张银亮

随队负责人: 刘畅

特别鸣谢: 尼玛扎西县长,多杰文加主任,任建军老师,马乌老师
                甲央尼玛老师,旦增诺吾老师,多杰扎巴老师。



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三江源区,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平均海拔4300米,年均气温-3.3℃。黄河发源于本县麻多乡约古宗列地区,长江北源主要源流勒玛河、楚玛尔河、色吾河、代曲河均发源于县境内,是中国南北两大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同时环绕昆仑山、巴颜喀拉山,接壤可可西里,主要居住人口为藏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2020年4月,曲麻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本次支教活动由镨镨(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盘子空间)发起,得到了曲麻莱县教育局的支持,我机构一直关注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面引导,也致力于推广教育公平化,在支教半个月的时间里,9位艺术家将会通过现场和远程的方式向全县近3000名师生讲授艺术课程。

宝贵的自然资源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更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希望通过艺术支教活动,引导孩子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描绘她的美,更和谐的与自然共处。




曲麻莱县小学及周边环境



支教计划:

一、7月12日-7月14日

远程支教老师对曲麻莱县艺术和英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内容:
1. 对世界艺术史(绘画、书法、雕塑、摄影、音乐,动画、戏剧)等的梳理性讲解。

2. 如何激发孩子对美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和表达力,如何从大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培养孩子从小对美的追求。
  
3. 创作工具和创作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以自身学习英语和在英语国家生活的经验,关于如何把英语作为更好的交流工具这一主题和当地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和沟通。


二、7月12日-7月23日
  
现场支教老师对曲麻莱县小学生进行艺术课程讲授。

课程安排: 
7月12日-7月16日以理论为主
               

1.艺术史

2.创作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 世界优秀艺术作品赏析

                 
7月19日-7月23日以实践为主
六位老师将从不同角度和经验在讲解的同时带领学生进行创作。



附支教艺术家教学方案:

陈天灼:想像,叙事,自我的表达

授课目的:让小朋友在游戏性的课程中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表达的欲望,并发掘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

课程1 :动画课 
中外经典动画赏析
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画角色, 
每个小朋友为自己画一张卡通画像,
让小朋友想像自己拥有一种魔法,并以此画一组四格动漫

课程2:  雕塑造型手工课
可爱雕塑赏析
带小朋友在生活中中去发现创作素材,收集生活中元素,花花草草,废布头,纸张,粘土。
带领小朋友从收集来的材料完成一件雕塑作品。
为这件雕塑起个名字,并编一段关于它的故事/传说。每个小朋友要为其他同学讲述这个雕塑的故事。

课程3:  表演课
歌舞片赏析 
角色扮演游戏,让小朋友想像一个人物/动物角色,并用生活中的材料装扮自己,把自己变成想像中的样子,并为自己的角色创造故事。
带小朋友去大自然中进行游戏性的肢体工作坊,肢体舒展/拉伸,同伴间的信任游戏,肢体动作接龙,动作触发游戏,声音触发训练,小组互动性游戏,速度竞赛。


: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

给小朋友们带去一些音乐和零食,以朋友的身份带他们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将对音乐的感受力转换成其他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他们每个人独特的潜力。

感受力
要培养的是小朋友们用心的能力。方法是带着小朋友们去室外聆听环境音,风声、水声、人声、动物声等,感受每一个声音,以及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大环境,让他们体会这些声音带给自己的感受,体会到由声音交织带来的场景氛围感。

分享音乐和基础乐理
给小朋友们分享一些精心挑选的不同种类的音乐,包括中国古典乐、西方古典乐、近代民乐、世界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实验/先锋音乐等,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分享的过程中告诉小朋友们这些音乐的起源,与这些音乐相关的背景故事等,然后告诉他们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包括乐器的种类、音色,音乐的节奏、速度、小节、节拍、调等。

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
在分享过的音乐里,让每个小朋友都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自由发挥想象,在听这首乐曲的时候脑海里是什么画面?心里是什么感觉?也许是一些连续的动态画面,也许是一个故事,一种情绪,一种颜色,也许完全没有感觉,他们可以选择一种方式去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也许是画画、讲故事、唱歌跳舞等等。培养开放性思维,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转换方式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将会是一次我和小朋友们互相学习的经历。

马海蛟:以“图片摄影”作为课程的主要实践媒介 

课程简介:
以“图片摄影”作为课程的主要实践媒介。当下的传媒环境,民众的读图的经验可能远多于文字阅读,摄影成像的便捷以及图片在日常传播中的泛滥在某种程度上让人们对身边的真实的图像失去了敏锐地观察和感受。课程意图通过与学生分享摄影作品,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摄影创作,让学生重新产生对图像,对周边生活的新观察。同时,在课程中和学生讨论摄影与文字写作的关联,进行图文互动式的拍摄与写作。

课程计划:
第一阶段:老师以讲座的形式和同学们分享国内外经典的摄影作品,并浅谈摄影从发明至今的历史脉络。
第二阶段:以“家庭照片”为主题,让同学们调研自己的家庭相册,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3-5张,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个人小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分享介绍自己对照片的解读。可以从“拍摄角度、画面构图、色调营造、对美学的感知、对照片中人物的叙述、对照片中静物、环境、风景的叙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因人而异。“小讲座”的形式可以设置在户外,意在营造轻松的气氛,并练习学生的个人表述能力。
第三阶段: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摄影创作,可以是单张照片,也可以是组照。在和学生讨论作品的同时,鼓励并引导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进行100-1000字左右的文字写作(此阶段可以和同学们的在校语文老师共同指导)。
第四阶段:在自然环境中,老师为学生策划一场摄影作品展,同学们在展览现场与参观者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王宇琛:自制画笔创作课 

游戏式的实践小课程,激发小朋友们观察和感受周边环境,感知每个物体的特别之处,用日常事物制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画笔”,并且运用这个画笔创作出一个小作品。

涉及到的话题:
开放性的欣赏书法与绘画如何观察和感受周边环境并且记录下来  调动不同的感官认知事物的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部分(简单理论课):简单的分享一些有启发性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案例,举例分享一些常见的材料演示实例
第二部分(感知实践课):和小朋友们一起寻找材料并且制作属于自己的“画笔” 
第三部分(创作课):和小朋友一起开始创作绘制自己的小作品
第四部分(分享课):让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小作品

萧涵秋:艺术如何与生活发生关系

我是谁——做一面镜子,一块屏幕,一汪水,一页纸,反射我们自己

相对于外部世界:教室里的,家庭中的,互联网上的,地理位置上的,相对于其他生物的,虚拟世界中的
认识自己的练习:发现一个自己无法触摸到的部分,并对它进行创作;观察一个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的自己的部分并创作

我是谁——由历史生成的习惯,由未来决定的愿景

我的爱好:我喜欢的颜色,我喜欢的食物,我的课余爱好
拼凑合成的练习:用自己感兴趣的元素组成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形象

我和时间的关系——而现在是什么

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未来的时间,平行宇宙
利用现有材料表现时间作为一种具体存在的形式并进行创作,可以是一段表演,声音,文字,几个同学一组 


我们和我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荒岛上,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在荒岛上我们会带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和我们周围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东西和我们现在的状态以及对未来生活理想的关系
畅想荒岛是什么样子并进行创作

什么是艺术——将同学们这一段的创作集合在一起

简要艺术史:地域中的不同艺术文化
当代艺术:如何与生活发生关系       


张婧雅:去看 / 去听 / 去享受 - 视觉力/听觉力/感知力

平面构成课
赏析艺术大师经典作品,感受艺术家们多姿多彩、与众不同的画面语言,让孩子们在由“点/线/面”表达并呈现的世界里开启一种艺术的观看视角,重新看生活中的种种事物。讲出自己认为的“点/线/面”,一切皆可范围不限,彼此分享,进一步用画笔呈现。由此,希望孩子们获得一种图像式的观看思维、发现视觉本身具有审美力的意识、乐于表达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

抽象表达课
赏析中西方古典音乐、中西方摇滚乐、电子音乐等丰富的声音素材,让小朋友完全闭上眼睛去感受一个听觉的艺术世界,结合讲述艺术史上在音乐中获得启发的相关案例。再去播放一些古典乐/爵士乐/电子乐/噪音音乐等声音素材,让小朋友以声音为灵感来表达四种不同的画面。表达的画面不是目的,主要希望孩子们去体会听觉世界在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进一步去发现更多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声音。

享受课
一堂完全不受限制的课,一堂感知舒适的课,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用一节课的时光去试图体察自己并尝试分享表达与享受。例如可以换座位,换到喜欢的人旁边坐下、换到自己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到讲台上等等,换座位只是在课堂形式中打破一种规则约定,在换好后的自由格局里进一步可以做任何自己最舒服的事情。但在做之前,需要大声分享出来,自告奋勇地向大家分享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理由。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勇敢体察自己内心的想法,给予表达的机会,听到自己的也听到他人的,被尊重的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获得一种体察自我和他人最舒适状态的感知力。而实际上,艺术表达首先就应当是让自己倍感舒适的一种动作。

缪子衿:艺术理论与英语课程

艺术课程计划从观念艺术的角度切入,介绍艺术家相对去物质化的实践,及其作为美学指令、机构批判、社会介入的构想。
     
英语课程计划借用以英文文本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作品,构建一个日常实用的中英双语图像索引。

王天墨:什么是大地艺术?什么是人类纪?哪些是围绕自然展开的,当代艺术的热点话题?

简要介绍20世纪大地艺术的历史、重点艺术家和作品,以及大地艺术的精神,通过赏析经典的大地艺术作品来解读人与自然、人的创造与自然的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授课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自然景观成为了所谓“人文艺术”的重要主题?艺术家是怎样试图打破自然与人文的二元对立,从自然中找到人性,又从人性中找到自然的?这些问题是如何从艺术作品中展现的?甚至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人是如何参与自然的?比如放牧、建造房屋、碳排放、甚至开凿各种工程使自然为我们所用,或者在自然中找到信仰的归所—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参与自然的方式,这些也都是艺术持续关注的话题。我们的涉及的艺术家将围绕著名的大地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琼·乔纳,南希·霍尔特。

介绍艺术史如何从大地艺术,实现了向人类纪艺术的跨越。介绍环境问题、环保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进一步成为当代艺术、甚至当代科技的重点关注对象,自然是怎样进一步被艺术关注并理解的。从第7天开始,大家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对大地艺术的了解,因此我们可以开始将曲麻莱县的自然景观特点,加入到课程中。我在介绍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概念—人类纪—之余,会同曲麻莱县的师生一起在曲麻莱县的独特自然风情中,找到其独特的审美方向,并在发掘美的过程中,一同探索艺术创作的契机。

张银亮:艺术理论与英语课程

课程类别:英语
课程时长:60分钟
授课对象:小学老师
授课方式:线上
课程主题:餐饮中的美丽误会
课程大纲:
章节
内容
时长
各国的美食
15分钟
西餐的餐具和用餐礼仪
20分钟
随堂练习
15分钟
关于饮食文化的艺术作品
10分钟
课程材料:铅笔、A4纸 

课程类别:艺术理论
课程时长:60分钟
授课对象:小学美术老师
授课方式:线上
课程主题:中西版画的发展与少儿版画的课研
课程大纲:
章节
内容
时长
日本浮世绘对中西艺术史的影响、藏族版画
10分钟
版画种类与技术:中国木刻、铜板、石板
20分钟
少儿版画课研和教案分享
10分钟
版画材料的可能性
10分钟
问答环节
10分钟


支教老师简介:
陈天灼
1985年生于北京,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然后进入英国伦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并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关雲
1991年生于四川广元,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马海蛟
1992年生于河北,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王宇琛
1990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2015年获得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纯艺学士学位,后于2017年获得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纯艺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萧涵秋
1986年生于北京, 2011 年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系,2008 年本科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艺术系,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张婧雅
1987年出生于郑州,200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纯艺术方向学士学位,201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文学硕士学历,现创作生活于北京。

缪子衿
1990年生于江苏无锡,2013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获创意广告战略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获策展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王天墨
1997年出生于沈阳,2019年获得纽约大学自主研究学院批判性理论方向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张银亮
1988年出生于福建。2012年获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绘画及版画学士学位,201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