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勇博士: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 王凤仪思想的中医解读
原文转载:家庭百科报
王春勇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北医三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讲师。
疾病的标签效应
当今困扰我们人类生活的,已经不再是饥饿或传染病,我们面对更多的是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之所以叫慢性病,就是因为它难以治愈,消耗个人和家庭大量的精力和财富,身心得不到快乐,就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哪能和睦?
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导致死亡的前三位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74%,恶性肿瘤连续七名列首位。北京市,每天就有110人被确诊为癌症。确诊,就像给病人贴上标签一样,一下子就把人压垮了,非常可怕。
一个患者,长期低热,最后做骨穿发现一个肿瘤,老伴也不敢告诉他。可这个患者说,老伴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这眼神也是标签。按中医讲,低热,邪在少阳,和解少阳清热解毒就应该好。不应当用局部的异常解释患者的整体状况。美国研究发现,正常死亡的人,80%以上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肿瘤,就像树一样,有疙瘩,不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状态。但是,当某个异常出现,发现了沉睡的肿瘤(非恶性肿瘤)并将其归结为肿瘤时,后续治疗就会变得很复杂很可怕。贴上疾病的标签,变成了精神的枷锁,负作用非常显著。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给别人加标签,只要你能吃好饭,睡好觉,能活动,就能活着。
健康报告中还指出,北京市30岁至40岁急性冠心病发病率每年增加30.3%。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的紧张焦虑,心脏负荷过重,先天伦理道德的缺失都是发病原因。
临床中常有高血压患者头晕失眠。大夫可能建议他去心血管科、耳鼻喉科、骨科和精神科,看看有没有血管压迫、畸形,有没有内耳功能紊乱等等。最后,大夫给他确诊为高血压,让患者定期服用调整血压的药,如果不好再来就诊。但是病能治好吗?即使血压控制住了,患者可能还是有头晕心慌心悸等症状。这是现代医学困惑的地方,也是它的局限性。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虽然病情可以有效控制,但是患者被疾病锁住了,需要定期复诊,常年甚至终生服药。
现代医学新模式与凤仪思想吻合
现代医学研究同样发现,单纯用药和技术很难平衡一个人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变量不仅是血压、血糖、血脂这些数据,还有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变量,这些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正与我们研究的医道相吻合。
中医在《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讲:“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天文”,就是天气,风寒暑湿燥火;“地理”,指中医用天地凝练在草木上的气来调节人体之气;“中知人事”,就是王凤仪先生说的“达透人情亦是道”。知道这三点,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生命长久。
现代医学也在向这三点靠拢:了解病人的生存环境,就是要知道天道;了解他的饮食习惯,就是要知地道;了解他的心理活动,就是要知道人道。
我的老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他在近50年的医学实践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决定,要把晚年的精力完全投入一种新的治疗模式。他提出“从态论制”,我理解就是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多因素整体调整患者的疾病。
比如,高血压疾病,中医多认为是肾阴虚,肝火旺,现代医学讲,是生物因素作怪:血管老化,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肥胖因素等。但是我们分析患者发现,每个高血压患者疾病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失眠、生活不规律等。
每个患者心理波动的背后,都有一个重大的刺激。例如我的一位患者的父亲高血压,当他知道30多岁的女儿,被确诊为胃癌盆腔转移,可能只有三个月的生存时间后,这位父亲在女儿手术前一晚吃十个药片都睡不着。他说,整个晚上睁着眼睛,心中惶恐而茫然。十个药片能安父亲的心吗?安不下来。他的血压也不会稳定。后来这位女士学会调整情绪,理顺关系,经过治疗病已经好了,一年多后正常上班,父亲才睡踏实,血压也稳定了。
大夫本身就是一味药
作为医生,我们除了给患者药物支撑,还要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人际交往中校正颠倒的人伦。如果患者能够马上修正,疾病也会立竿见影。中医本身就是社会医学、身心医学,例如高血压病的治疗药物就是平肝潜阳,针对的病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药物治疗之余,医生一定会告诉患者,不要发脾气,注意休息。
凤仪思想主要是从人的性心身三界入手,身界要勤劳工苦做,心界要温良恭俭让,性界要充满道德,仁义礼智信。除了理论还有操作手法,让我们粗茶淡饭,房子小小的,人好好的;让我们找别人的好处认自己的不是,低低矮矮地把心放平;让我们的性灵充斥道德仁义,就能达到很好的健康效果。
再来回顾中医的发病观,张仲景讲“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疾病超不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这三条。外因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各种传染性疾病)等。内因有七情、饮食、劳逸等。不内外因有跌仆房事、金刃所伤等。对于这三条,凤仪思想常干预的,用得最得心应手的是七情,以人为药。在门诊,我们体会到,大夫本身就是一味药。大夫为君,驾驭草木之气来参与患者的治疗。
情绪过度会伤内
《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中讲,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人体的情绪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当你怨人的时候,气已经向外流动,能量丧失了。要往自己身上归,通过内省,让五脏精气在体内流动。气流动到哪里,情绪就跟到哪里。当然,正常情绪不会导致疾病,情绪是应答外界人的一种方式。但是每个人容量有限,当一种情绪长期持续地刺激时,心的容量装不下了,人的系统就要崩溃,这时候就要变成疾病。
中学课本里《范进中举》,“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本来很好的一件事,结果,范老先生欢喜疯了。说明特别高兴一样会导致神识收敛不住,一样会生病。范老先生寒窗数载,内心压力的积累,突然金榜题名,导致压力迅速膨胀,社会地位即将发生重大变迁,这时候人体正常流动的情绪就不听使唤了,七情变为七情内伤,伤及身体。
《黄帝内经·疏五过论》中说:“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虽不中邪,病从内生”,没有感染疾病,也没有外伤,一样可以得病。《黄帝内经》云:“尝贵后贱,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比如一个人从前很有权贵,突然离开这个位置,马上就没有精神了。这是缺乏了人事的濡养,《内经》中“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就讲通过人际关系可以濡养人的精神。当人际关系一下子丧失时,人就要脱营,失精。
过度的情绪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比如袁世凯:清朝末年的头号权臣,1911年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当选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自称皇帝,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5月忧愤成疾,6月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他从基层一点一点干起来,很累,很辛苦,没有生病,称帝后,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当他的幕僚及属下皆离心离德离他而去时,他就病亡了。这正是《黄帝内经·疏五过论》所讲的:“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可见“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是要命的,这是关键所在,也是中医的智慧所在。
肝气实则怒
《黄帝内经》中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意思是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能化生五种情绪喜、怒、悲、忧、恐。这句话告诉我们,第一,情绪和五脏相关联;第二,情绪是有物质基础的。身体有多余的能量才会有情绪。门诊经常有患者说,大夫,我在月经前特别爱发脾气,这是什么道理?你问她,乳腺涨不涨,疼不疼。她说疼。用中医讲,这叫肝郁气滞。中医认为肝是藏血的,负责人体的月经,肝还是疏泄情绪的,在月经前,因为平日脾气不好,影响了肝气疏泄功能,人体肝脏积累了多余的气血,这些气血又不能很好地疏泄流通,人就特别急躁,而肝经循行经过乳腺,所以乳腺就容易涨疼。这种患者往往月经一过,或者吃些逍遥丸,把肝气疏通了,不良情绪就过去了。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肝气实则怒,血有余则怒”。发怒是因为有多余的气血。现在好多女性说自己更年期了,就以此为由发脾气,导致心脏血管血压都不正常,虽然一时痛快,实际上精神内在产生消耗,生命力减退了,当有重大疾病时,人的生命力不够强大,人就容易倒下,使疾病康复起来也变得困难。
孩子尽孝,老人尽慈,七情不伤,身安家和
中医讲,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与五脏相对,“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悲、忧同属于肺,惊、恐同属于肾。
如果我们了解这些,面对情绪时我们就能定下心来,品品自我或者对方情绪是怎么动的。
喜则气缓
《素问·调经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看到一张张笑脸,一快乐,气血流通就好了,再紧张的氛围都可以缓和,再大的冤屈也可以化解。但是过度喜也不行,《黄帝内经》又讲:“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轻者心气涣散不收,重者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有些患者一进门诊就笑,他是“心气实而笑不休”,客观上是他心里有苦(郁火),不是真乐。治疗要清心火。过度嬉笑导致气机舒缓后使,神识不收敛,这样的人容易精神不集中,甚则神志失常,狂乱。所以我们做事要收敛神气,把心气潜下来。心藏神,把心定下来,神就定住了,再品评万物,就容易理解了。
怒则气上
一个人生气时,怒发冲冠,气机向上升发。能量是肝脏鼓舞起来的。怒者,奴心,生气的时候心脏被奴役了。《素问·举痛论》讲,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临床中我们看到,患者面红目赤,气血充盈在上面,就是肝火旺。我们要引导其生出仁爱之心,来化肝气。春三月养肝,就是倡导用“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精神来养,种树也养肝气。春节时老人给儿女发红包,也是舍小财养精神。可见很多民俗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中医养生道理。
悲则气消
《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系急,肺部叶举,而上焦不通,故气消矣。小孩生完气,一哭就不得病了。有一个小孩每次哭,妈妈都不让,孩子憋得面红耳赤。老人看不下去,又不能说媳妇,老生闷气得了食道癌,中医叫噎膈转食。小孩子肺气被憋住了,总爱咳嗽,中医称为肺失宣降,不平则鸣。人的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发泄出来,这是自我修复的过程。但是过度悲伤也不行,消耗气太多,导致人体气虚无力。
张家界土家族嫁女儿有哭嫁的习俗,他们还有哭词: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
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这是在给女儿进行婚前教育,给女儿扎下孝道的根,教她做母亲的道,扎人伦的根。这些良好的民间习俗,传承着道德的理念。
思则气结
思就是凤仪先生所说的“怨”,总想,总想不通的状态,这时生病就会堵在心口下面,胃脘处。《素问·举痛论》中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故气结。
有的肠梗阻患者,一吃就吐,这是思虑太重,怨气太大。去年一个病人肠梗阻,大小便不通,西医治疗禁食禁水,胃肠减压,导泄通便,等待排气排便,再不行就准备手术。我们向家属了解,原来他对老人有怨气,气机堵在肠胃了。一番劝解,他很认可。又开一剂中药(小承气汤),大小便就通了,排气排便了,肠梗阻好了,出院了,少挨一刀。中医还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凤仪先
生说,老人是根,根子坏了,人脾胃不好,家道一定败落。这与中医阐述脾为后天之本的观点完全一致。所以把老人照顾好了,有利于脾胃功能。脾胃好了,许多疾病不药而愈,身体就会提高好几个健康层次。
恐则气下
“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好多人受惊吓后容易大小便失禁。特别是老人,肾气不足,儿女回家晚了,老人就很担心和恐惧,表现就是晚上小便频,一两个小时一趟。男性患者,西医可能诊断为前列腺疾病,中医称为肾虚不固。儿女对老人“晨省昏定”,有事在外一定要及时通知,使老人精神安定,可以培补老人的肾气。凤仪先生说,老人性如灰,家务事一边推。老人不要乱操心,不要无缘无故地担心,可以强壮自己的肾气。老人肾气强壮了,就如树根强壮一般,作为树枝和树梢的孩子们也一定会好。总之,孩子会尽孝,老人会保养,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
惊则气乱
《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好多学习凤仪思想的人,会发现自己不再害怕了,因为我们的健康有了依靠,我们的幸福有了依靠。当我们面对难以处理危机和难以化解的矛盾时,我们可以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来思考,使我们能安神定志来思考,使矛盾和危机合理解决。
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七情”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情绪可以直接伤及人体内脏;二,情绪影响脏腑气机,气会有上下左右开合升降地消耗;三,情绪可以影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礼记·礼运》中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凤仪先生说,情绪是后天习染而来的。中医认为情绪是人在交往中,五脏化生出精气在体内升降沉浮的流动。西医认为,情绪是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波动,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每一次情绪的发生,都是生理和心理、本能和后天习得、自然和社会的交叠。不学医,文化支撑不够,本能是生而有之,自然和社会环境更控制不了,无法通过这些进行干预。我们只能通过学习来改变思想,从而改变现有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来管理我们的情绪。改变习惯都很难,要想学好更不易。小孩学乒乓球三个月就练一个姿势,一个动作千万次重复才能自然而规范。我们学习道德,保证身体健康,不努力怎会成功?
中国古代的圣人发现“社会、心理”的重要性,所以提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简称纲常。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讲“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赈之灾。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有了社会活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纲常,我们才容易纲举目张,事半功倍。
“纲常”理论能帮我们缓和与他人的紧张度,也较容易让他人感到愉悦与适度,建立和谐、守信的良好社会关系。圣人把公式给了我们,只要照做就有结果了。有了纲常理论,复杂的东西就简单了,我们人际关系愉悦了,消耗的能量就少了。我们告诉病人怎么干,有些照做,病就好得快;有些人考虑很多,没有受益,徘徊在疾病和医院之间,承受着身心的疾苦。
《大学》里面讲“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凤仪先生说,当儿子就得学会当儿子。以前我总盼着别人好,没有止在我身上,还很气愤,能量就往外跑了,别人也没好。
王凤仪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运用五行理论,把“生理-心理-社会”人类整个生活的内容加以详细概括,提炼出“五毒”(怨、恨、恼、怒、烦),把患病和好病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清楚,同中医经典一致,使中医理论更加饱满和丰富。即运用五行这个核心轴,把自然、家庭、生理完全关联起来。使我们在医疗过程中,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病治中,得心应手。
学了凤仪思想我学会当儿子、当丈夫、当父亲,享受和谐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否则,我会苦恼不堪,为疾病所扰,谈何治病救人。总之,有了凤仪思想,我们医生的生理心理都能得到很好的调整,患者更可从中受益。我相信,在艰难的慢性病防治过程中,中医借助凤仪思想,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卓越贡献。
王凤仪善人
(生:1864-1937年)
被誉为仪圣
伦理道德宣传家
性理疗病的发明人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
宣化上人以“不识一字成圣人!” 赞叹王凤仪圣人
佛教高僧大德赞叹说:“王善人的一生所做的事业,我觉得他老人家,比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真的!”
王凤仪善人既不曾读过佛经道典,又未学过圣经贤传。生平讲道,完全是由躬行实践中生出来的。例如,由于悔过,顿愈疮痨,才发明性理疗病。因此,欲钻研其学说,必须对其生平事迹有所了解。三界、五行、四大界,是其学说的主体,指明了人生的正路与人生的归宿;伦理家道、死心化性,是其学说的重点,阐明了尽人合天、了凡入圣的至德要道。
王善人讲道多用乡言俚语,但却从这些浅近而朴素的语言中,讲出了继往开来的大道理。例如:不争、不贪、不怨人、找好处、认不是,这对于后学来说,是多么熟悉的话呀!这每一个字,都有千斤分量,它代表了最浅而又最深的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作起来却须要下很深的功夫啊!它不仅是尽性立命的要道,更是性理疗病的主要途径。在家庭来说,它是解决纠纷与苦恼的关键。例如,婆媳之间的摩擦,是家庭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恐怕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吧。那么丢开了找好处、认不是,再用什么办法,能突破这个难关呢!
王凤仪告诉我们: 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凤仪一生的言行,就是一部不朽的经典。后人记载王凤仪善人事迹及思想的书有很多,如:《王凤仪言行录》《王凤仪年谱与语录》《王凤仪笃行录》《王凤仪性命哲学思想浅述》《王凤仪化性谈》《王凤仪嘉言录》等等!想了解学习王凤仪人生事迹和其思想,可以先请一本《王凤仪言行录》或《王凤仪嘉言录》或其他书看。
【老人无德,一家灾殃】
【子女不孝,没有福报】
【男人无志,家道不兴】
【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以食清肺 以歌宣肺 以笑养肺 不恼人不伤肺 不得哮喘病 不得皮肤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