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月23日,整整一年,回首《武汉日夜》

影视圈传媒 剧影圈 2022-06-24


文 | 晓迪




2020年1月23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武汉宣布关闭离汉通道,历时76天。
 
2021年1月22日,一部真实记录抗疫的纪录片电影《武汉日夜》全国上映,用客观镜头呈现最真实的战疫侧影。
 
整整一年的时间,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经历了一场人类从未有过的重大灾难,在和平年代进入“战时状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死神较量,没有人是旁观者。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爷爷…”
 
《武汉日夜》影片的开头,处于昏迷状态的石长江老人已经不能自主呼吸,医生在全力抢救,老人床头放着一只粉色录音机,里面传出孙女儿、孙子的声音,他们唱歌,念爷爷平时教的唐诗,一遍遍用稚嫩的声音问:爷爷,我天天想你,你想不想我呀?
 

此时外面的世界,像是在上演一场科幻灾难片,灯火映照下的城市异常安静,街道上除了偶尔疾驰的救护车辆,一个人都没有。商店关门,小区封锁,甚至用栅栏紧紧的围挡住出口,没有人的声音,没有动物的声音,只听到已经失去作用的交通灯在“哒哒哒”的响。
 
当一个个生命在生死线上游走,也有一个个小生命迫不及待来到这个世界。王枫娇刚刚生下二胎后五天,就确诊感染新肺炎,不得不和丈夫、和新生儿暂时告别,她流着泪告诉丈夫,“我真的想活下去”。
 
有的孕妇不得不面对独自生产的孤独和恐惧,一位在感染医院即将刨腹产的孕妇祈求医生让丈夫来陪陪自己,哪怕是生完就走,医生一遍遍安慰她:不要害怕,我们都在,你有任何事情就喊我们,这里24小时都有人在。
 

疫情对于孕妇来说是异于常人的考验,也许平时从家到医院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车程,但在当时可是生死距离。这座常住人口达1120多万的城市,每天都迎接着无数新生命的到来,关注到这个问题,一些志愿者加入进来,自发去联系上快要生产的孕妇,想办法把他们一个个从家里接到医院,无缝衔接交给医生。
 
当一个新生命到来,医生熟练的包裹住他,拍拍小脚,随着“哇”的一声啼哭,打破一切的凝重。
 

《武汉日记》的诞生不同于其他影片,在制作上也和过往的纪录片有很大区别,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任何人都没有经验也不可能存在前期调研策划。从2020年1月份开始,前线的摄影师就临危受命开始了拍摄,在感染区和重症病房,他们不仅自己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机器、镜头都要裹上保鲜膜,以防被污染。到八九月份基本拍摄结束,他们用生命记录的素材多达1万多G、1066个小时。
 
该片总制片人、电影频道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告诉影视圈,电影频道从一开始就对疫情进行持续关注和报道,3月份的时候决定制作《武汉日夜》这部纪录片,随后该片编剧、导演曹金玲及其他主创团队陆续加入进来。
 
《武汉日夜》总制片人 李玮

影片创作上的特殊性在于是先有素材,内容没有确定性,并且面对这样一场疫情也不可能去人为设计冲突,当时导演也无法和前线的摄影师们一起工作,可以说这是一场隔空创作。
 
导演曹金玲告诉影视圈,决定开始创作的时候,摄影师们也还在同步不停的拍摄,素材涉及抗疫的方方面面,面对海量原本是作为新闻素材的内容如何使用,呈现什么,是导演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武汉日夜》导演 曹金玲

最终影片确定的主题为“陪伴”,当时主创们思考,在极大痛苦中坚强的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撑到底是什么?那就是精神的慰藉和陪伴的力量。
 
对于素材的选择,曹金玲导演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聚焦普通人,把镜头放在那些最能让创作者自己触动、感动的人物身上;二是尽可能选择贴近电影视听语言的镜头。
 
从这些层面出发,她梳理出素材中的几组人物关系:妻子和丈夫、年轻的恋人、爷爷和小孙子、医护和患者,志愿者和服务对象。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妻子和丈夫的守望相助,小孙子对爷爷一声一声的呼唤,一对共并肩作战的年轻医生喜结连理,医生坚定的告诉病人:你给我撑着……
 
影片所呈现的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深深打动每一个人。
 

78岁的孟宪明老人,开始没有一点力气,吞咽困难,需要靠医护人员用针管把营养液送进嘴里来维持。慢慢的,他尝试吃白开水泡馒头,再后来可以吃下掰碎的煮鸡蛋,他自娱自乐的说,“这个是‘满汉全席’了,前面那个是‘西餐’”。

老人一直非常乐观积极的治疗,夸赞照顾他的医生和护士:是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人。
 

《武汉日夜》不仅呈现了那些战胜病毒的人,也记录下无法挽回的生命。
 
一位护士长坚守岗位,但她的父亲最终还是没能抢救成功,在特殊情况下,去世的患者由专门人员包裹好送走,她站在旁边哭喊但是没有办法看父亲最后一面。
 
患者张超自始至终都非常乐观,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同时在治疗的爸爸、妈妈却无法像他一样成功走出医院。
 
某医院护士长,在武汉解封之后,整理好逝者的遗物,挨个打电话送到家属手上,她一遍遍说着:不好意思啊,没有救活您的家人,我们真的尽最大努力的,但是,对不起……
 

整部影片没有煽情,也没有把大家置于过度悲伤的情绪当中,只是用克制的方式来表达。曹金玲导演表示,在创作中很在意的一点就是不想放进主创人员的情绪,最为忠实的纪录、客观的呈现是最重要的,对每一个个个体生命的尊重是整个团队一致认可的方向。

为此,在武汉逐渐恢复后,她还专门去了武汉,对片中主要人物进行追拍。当再次见到片中康复回家的孟宪民老人时,他腰板挺得特别直,曹金玲导演说,他和老伴那天都穿着红色的衣服坐在阳光下,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前开着芦花,他说,你看今年的芦花开的特别好。

公园遛弯下棋的老人得知他们是要做成电影,还热情的呼朋唤友希望留下大家共同的身影。

“这种生命中的韧劲非常值得尊重。”曹导感慨。

在她的作品中呈现的不仅是以上的几组人物,她把武汉也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人物,从开始街巷里空无一人,只要东湖的湖水,长江的江水在静静流淌,到后来街上开始有人,樱花开始盛开,再到人来人往,恢复活力。
 

《武汉日夜》所记录的不仅仅是城市和人物,更记录着爱和凝聚力,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快速取得战役的胜利,作为创作者,制片人李玮和导演曹金玲希望观众在看完影片后能够有所思考,能够更珍爱自己、关爱家人,慷慨的对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往期回顾


疯了这么多年,郑爽这一次还能被原谅吗?
无冕之王张震,到底差哪一口气?
少女感这东西,当然要看少女们的了
《上阳赋》这一战,章子怡还有多少胜算?
《奇葩说》变了,我们也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